一、中文文獻
書籍
王文宇,公司法論,台北:元照出版,六版,2018年10月。
王文宇,新公司與企業法,台北:元照出版,2003年。
王伟,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研究(修订版),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年10月。
王志誠、邵慶平、洪秀芬、陳俊仁,實用證券交易法,台北:新學林出版,第5版,2018年3月。
江朝國,保險法基礎理論,修訂四版,台北:瑞興出版,2002年9月。
宋一欣、孙宏涛,董事责任保险与投资者权益保护,法律出版社,2016年1月1日。
汪信君、廖世昌,保險法理論與實務,台北:元照出版,2006年9月。
林麗香,企業經營者責任之救濟制度研究,收錄於「現代公司法制之新課題-賴英照大法官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台北:元照出版,頁575-592,2005年8月。
胡韶雯,從美日董事會結構及法制變革論公開發行公司功能性委員會之再建構,收錄於賴英照講座教授七秩華誕祝賀論文集-當前公司與證券法制新趨勢,頁269-296,台北:元照出版,2016年8月。
陳彥良,公司治理法制-公司內部機關組織職權論,台北:翰蘆出版,2007年1月。
陸年青、許冀湯,現代股份公司與私有財產,台北:臺灣銀行出版,1981年。
曾宛如,公司法制基礎理論之再建構,台北:承法數位文化出版,2012年11月。
黃銘傑,經營者支配與股東支配外的第三條路─公司治理對未來公司法制革新之啟示,收錄於公司治理與企業金融法制之挑戰與興革,頁33-85,台北:元照出版,2006年9月
廖大穎,公司法原論,台北:三民出版,增訂七版,2016年2月。
劉連煜,公司監控與公司社會責任,台北:五南出版,1995年9月。
劉連煜,現代公司法,台北:新學林出版,十三版,2018年9月。
鄭玉波著、劉宗榮修訂,保險法論,台北:三民出版,修訂九版,2012年2月。
賴英照,股市遊戲規則-最新證券交易法解析,台北:自版,三版,2014年2月。
賴英照,賴英照說法-從內線交易到社會企業責任,台北:聯經出版,2007年6月。
蘭迪.霍蘭,美國公司法-德拉瓦州公司法經典案例選輯,台北:新學林出版,2011年10月。
期刊
方嘉麟,論經營判斷法則於我國法下適用之可能-以明基併購西門子手機部門一案為例,政大法學評論,第128期,頁261-349,2012年8月。
王文宇,法律移植的契機與挑戰-以公司法的受託、注意與忠實義務為中心,月旦民商法雜誌,第19期,頁81-91,2008年3月。
王志誠,美國公司經營機關之改造與啟發—兼論我國引進外部董事制度之基本課題,證券暨期貨管理,第16卷第11期,頁1-21,1998年11月。
王志誠,董事之監督義務—兆豐銀行遭美國紐約州金融服務署裁罰一.八億美元案之省思,月旦法學雜誌,第259期,頁5-18,2016年12月。
王志誠,董事會功能性分工之法制課題,政大法學評論,第92期,頁301-394,2006年8月。
李秀玲,淺談審計委員會之設計,證券暨期貨月刊,第29卷第6期,頁1-42,2011年6月。
卓俊雄,複數被保險人之責任保險金分配,月旦法學教室,第183期,頁19-22,2018年1月。
周百隆、林兆欣、許碩芬、楊傑安,董監事責任保險對盈餘保守性之影響,財務金融學刊,第23卷第1期,頁57-83,2015年3月。
周振鋒,論商業判斷法則於我國法制之適用-以企業併購為中心,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52期,頁145-193,2017年8月。
林仁光,董事會功能性分工之法制問題-經營權功能之強化與內部監控機制之設計,臺大法學論叢,第35卷第1期,頁157-265,2006年1月。
林國彬,董事忠誠義務與司法審查標準之研究─以美國德拉瓦州公司法為主要範圍,政大法學評論,第100期,頁135-214,2007年12月。
邵慶平,商業判斷原則的角色與適用-聯電案的延伸思考,科技法學評論,第8卷第1期,頁103-139,2011年6月。
邵慶平,董事法制的移植與衝突-兼論「外部董事免責」作為法制移植的策略,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57期,頁169-225,2005年12月。
洪秀芬,德國股份公司單軌制及雙軌制之建構,月旦法學雜誌,第258期,頁20-38,2016年10月。
梁茜、眭晓波,中日董事責任保險比較淺析,柴達木開發研究,2008卷1期,頁56-58,2008年2月。
莊永丞,從美國內線交易被告持有內線消息與使用內線消息之論爭,論我國證券交易法應有之立場與態度,東吳法律學報,第23卷第1期,頁135-181,2011年7月。
郭大維,從比較法之觀點探討我國現行公司董(監)事與重要職員責任保險制度,輔仁法學,第36期,頁113-198,2008年12月。
郭大維,論公司經營者責任之救濟機制-以公司對經營者補償制度為中心,,政大法學評論,第117期,頁305-346,2010年10月。
郭大維,論英美公司法制下董事責任限制與免除之規範對我國之啟示,東吳法律學報,第26卷4期,頁173-199,2015年4月。
陳彥良,董事義務責任的解構與建構德國法制之借鏡,月旦法學雜誌,第198期,頁124-154,2011年11月。
陳彥良,適用經營判斷原則的疑義──評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104年度重上字第1號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60期,頁57-65,2017年6月。
陳彩稚、張瑞益,公司治理:董監事責任與董事會結構,管理評論,第30卷第3期,頁1-23,2011年7月。
陳彩稚、龐嘉慧,董監事暨重要職員責任保險之需求因素分析,臺大管理論叢,第18卷第2期,頁171-195,2008年6月。
陳麗娟,從美國法與德國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之規定論我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之組織架構,高大法學論叢,第2卷第1期,頁115-146,2006年11月。
黃百立,日本董事注意義務之研究,中原財經法學,第19期,頁239-320,2007年12月。
黃帥升、陳肇鴻,公司治理及各國董事制度新趨勢,萬國法律,第174期,頁37-40,2010年12月。
廖大穎,公司負責人之注意義務與商業判斷原則的適用-台北地院九十三年度重訴第一四四號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1期,頁111-118,2010年2月。
劉若蘭、劉政淮、簡溥銘,董監事暨重要職員責任保險與資訊揭露品質及企業舞弊關係之研究,中華會計學刊,第11卷第1期,頁79-114,2015年7月。
劉連煜,公司負責人之忠實及注意義務,月旦法學教室,第7期,頁24-25,2003年5月。
劉連煜,健全獨立董監事與公司治理之法制研究-公司自治、外部監控與政府規制之交錯,收錄於公司法理論與判決研究(四),台北:元照出版,頁1-66,2006年4月。
劉連煜,現行上市上櫃公司獨立董事制度之檢討暨改進方案——從實證面出發,政大法學評論,第114期,頁53-156,2010年4月
劉連煜,董事責任與經營判斷法則,月旦民商法,第17期,頁178-196,2007年9月。
盧世寧,現行D&O(公司董監事重要職員)責任保險之評析-兼評析公司法修正後之影響,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3期,頁157-181,2003年2月。
學位論文
王品惠,公司治理與董事責任保險關係之研究--兼析論獨立董事責任保險,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民商法組碩士論文,2006年6月。林亭妤,董事責任補償制度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頁145,2011年6月楊欣怡,論董監事責任保險-從公司治理之實踐面出發,國立中正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7月。楊富勝,董事責任保護機制之研析-以美國法下責任限制與補償條款為中心,國立東華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7月。劉耀文,董事受託義務與經營判斷法則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碩士論文,2018年1月。蔡佩君,董事及重要職員責任保險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9年。謝丹瑜,獨立董事之職權、義務與責任,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4月。龔郁婷,事業責任保險之被保險人範圍-兼評我國現行董監事及重要職員責任保險,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7月。法院判決
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700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79年台上字第1203號判決。
臺中地方法院101年度訴字第2748號判決。
臺北地方法院92年訴字第4844號民事判決。
臺北地方法院93年重訴字第144號民事判決。
臺北地方法院96年度重訴字第234號判決。
臺北地方法院98年訴字第1385號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105年度金上更(二)字第1號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104年度重上字第1號判決。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99年度保險字第90號民事判決。
其他
李志峰,責任保險人參與和解之性質與參與後之責任-評臺中地方法院一O三年保險字第九號民事判決,發表於2019年東吳大學財經學術研討會,頁1-12,2019年5月8日。
董監事及重要職員責任保險與投資人權益保護,財團法人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中心105年度委託研究計畫,2016年12月。
陳俊元,董事責任補償與保險之研究—比較與實證的觀點,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15年12月。
二、外文文獻
書籍
BAINBRIDGE, STEPHEN M., CORPORATION LAW, FOUNDATION PRESS (2015).
GEVURTZ FRANKLIN, CORPORATION LAW, WEST ACADEMIC PUBLISHING (2010).
KNEPPER, WILLIAM & BAILEY, DAN A. , LIABILITY OF CORPORATE AND DIRECTORS (1998).
YOUNGMAN, IAN, DIRECTORS’ AND OFFICERS’ LIABILITY INSURANCE: A GUIDE TO INTERNATIONAL PRACTICE, CPC PRESS (1999).
期刊
Bainbridge, Stephen M. & Henderson, M. Todd, Boards-R-Us: Reconceptualizing Corporate Boards, 66 STAN. L. REV. 1051, 1065-1120 (2014).
Baker, Tom, & Griffith, Sean J., Predict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Risk: Evidence From the Directors’ & Officers’ Liability Insurance Market, 74 U. Chi. L. Rev. 487, 487-544(2007).
Gillette, Anjali P., Expanding Chief Officers’ Liability and the Promise to Raise Investor Confidence, 4 HOUS. BUS. & TAX L.J. 357,357-388(2004).
Parsons, Chris, Directors’ and Officers’ Liability Insurance: A Target or a Shield, 21(3) Comp. Law. 77, 77-86 (2000).
Tung, Freferick, The Puzzle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New Learning, 91 B. U. L. REV. 1175, 1175-1190(2011).
法院判決
Emerald Partners v. Berlin, 787 A. 2d 85 (Del. 2001).
Smith v. Van Gorkom, 488 A.2d 858 (Del. 1985).
三、網路資料
ACGA (2016), CG Watch 2016: Ecosystems matter, https://www.acga-asia.org/cgwatch.php (last visited 2018.11.17)
AIG損害保険株式会社之マネジメントリスクプロテクション保険相關介紹,:https://www.aig.co.jp/sonpo/business/product/mrp (最後瀏覽日2019.2.17)。
OECD (2015), G20/OECD Principle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OECD Publishing, Paris. http://dx.doi.org/10.1787/9789264236882-en (last visited 2018.11.17).
Spencer Stuart, 2018 United States Spencer Stuart Board Index, https://www.spencerstuart.com/-/media/2018/october/ssbi_2018.pdf (last visited 2018.11.20).
The World Bank, Corporate Governance, http://www.worldbank.org/en/topic/financialsector/brief/corporate-governance (last visited 2018.11.17).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公司治理簡介,https://www.sfb.gov.tw/ch/home.jsp?id=648&parentpath=0 (最後瀏覽日2018.11.17)
陳慧菱,上市櫃公司明年起擬強制投保董監事責任險 兩大產業受影響最大,鉅亨網,2018年10月14日,https://news.cnyes.com/news/id/4217452(最後瀏覽日:2019/5/4)。
彭禎伶,企業投保董監任險不足,工商時報,2018年7月18日,https://m.ctee.com.tw/focus/bccu/189273(最後瀏覽日:209/5/4) 。
潘姿羽,落實治理 金管會籲上市櫃公司6/30前完成4件事,經濟日報,2019年3月28日,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3/3724866 (最後瀏覽日:2019/4/16)。
戴瑞瑤,3成上市櫃公司未保董監責任險 2019年強制投保,ETtoday新聞雲,2018年8月27日,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827/1245276.htm (最後瀏覽日:2019/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