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8 07:1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洪健育
研究生(外文):Chien-Yu Hung
論文名稱:混凝土圓柱試體低反復次數抗壓疲勞強度試驗與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Test and Study of Compression Fatigue Strength for Low Arbitrarily Times Subject to Cylinder of Concrete
指導教授:彭添富彭添富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林至聰沈進發陳清泉
口試日期:2007-07-13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土木與防災研究所
學門:環境保護學門
學類:環境防災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3
中文關鍵詞:疲勞試驗反復振動
外文關鍵詞:Fatigue TestVibrate Arbitraril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8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隨著社會變遷,經濟的發達,人們對居住環境品質也日漸重視。在人們居住環境中,其生活一直都和振動息息相關,包括由建築物內部相關機械設備所產生之樓板衝擊振動,及建築物外部的交通、鐵道與鄰近建築工地施工所產生的振動等,以上這些因素不僅將影響到人們居住的生活品質與舒適性,並日後將對人體的健康產生不良的傷害。以往大家都只注意到地震對建築物結構安全的影響,卻都忽略了其他振動有可能對建築物結構所產生的影響,如電扶梯、電梯或是捷運列車運轉時所產生之微小振動是否會造成房屋結構強度之影響,為了瞭解混凝土結構物是否會受到微振動而使強度產生變化,因此,本研究進行混凝土試體受到低反復次數振動後強度壓力試驗來觀察其強度折損之研究,並做為日後研究之參考依據。
本研究內容是依據中國國家標準CNS1230為製作混凝土試體之標準,分別在不同強度下製作兩種不同大小圓柱試體,強度175kgf/cm2和強度210kgf/cm2其圓柱為15cm×30cm試體,強度280kgf/cm2其圓柱為12cm×24cm試體,並以微電腦動態疲勞試驗機來測試混凝土圓柱試體受低反復次數振動後其抗壓強度之影響,並藉由不同振動次數、振動荷重及齡期作為參數來比較,以評估混凝土強度受振動後是否有折損行為發生。
Under social transi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people have grown increasing demanding for living environment. In the human living environment, life has always been linked to vibration, including the vibration due to impact of floors caused by mechanical equipment inside the building, transportation outside of the building, vibration cause by railroad or neighboring construction sites. Those factors not only have affected the living quality and comfort of people, but post damages to health in the future. In the past, the public was concerned about the effect of earthquake on the safety of building structure, but has neglected the effects of other kinds of vibration on the structure, such as the minor vibrations caused by escalator, elevator, or running MRT train. To understand whether the strength of concrete structure is subjected to minor vibrations, this study conducted strength pressure experiments on concrete specimens under repeated low vibrations, in order to observe its strength loss and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future studies.
The concrete specimens used in the experiment were per CNS1230, and molded into columns of two sizes under different strengths. For strengths of 175kgf/cm2 and 210kgf/cm2, the specimen was 15cm×30cm; for strength of 280kgf/cm2, the specimen was 12cm×24cm. Micro-computer dynamic fatigue tester was used to test the effect of repeated low vibrations on the concrete strength.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under different vibration frequencies, vibration load, and duration, in order evaluate the strength loss after vibration.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誌謝 iv
目錄 v
表目錄 viii
圖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1
1.1 前言 1
1.2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1.3 研究方法 2
第二章 文獻回顧 3
2.1 混凝土材料 3
2.1.1 前言 3
2.1.2 混凝土特性 4
2.1.3 混凝土強度性質 6
2.1.3.1 水灰比 6
2.1.3.2 混凝土的齡期 7
2.1.3.3 溫度 8
2.1.3.4 水泥 9
2.1.3.5 骨材 10
2.1.3.6 礦物外加劑 12
2.1.3.7 化學外加劑 12
2.1.3.8 水泥與骨材之間黏結力 13
2.2 疲勞試驗 15
2.2.1 疲勞理論 15
2.2.2 疲勞破壞 16
2.2.3 疲勞強度 17
2.2.4 S-N曲線 17
2.2.5 混凝土之疲勞特性 19
2.2.6 疲勞週期 21
2.2.7 平均應力效應 23
2.2.8 影響疲勞壽命主要因素 24
2.2.8.1 應力集中的影響 24
2.2.8.2 尺寸的影響 24
2.2.8.3 表面狀態的影響 25
2.2.8.4 載荷的影響 25第三章 試驗規劃與過程 26
3.1 試驗內容 26
3.2 試驗材料 26
3.3 混凝土配比設計 29
3.4 主要儀器設備介紹 31
3.4.1 微電腦動態疲勞試驗機 31
3.4.2 萬能試驗機 32
3.4.3 混凝土拌合機 33
3.4.4 坍度模具組 33
3.4.5 圓柱試體模組 34
3.4.6 電子磅秤 35
3.4.7 電動搖篩機及篩網 35
3.4.8 細骨材比重及吸水率試驗儀器組 36
3.4.9 粗骨材比重及吸水率試驗儀器組 37
3.4.10 烘箱 38
3.5 試體規劃與設計 39
3.5.1 試體規劃 39
3.5.2 試體設計 43
3.6 試驗測試參數 44
3.6.1 控制參數 44
3.6.2 變數參數 44
3.7 試驗過程 45
3.8 試驗流程圖 55
第四章 試驗結果與討論 56
4.1 分析方法 56
4.2 試驗結果 56
4.2.1 第一批疲勞試驗結果 56
4.2.2 第二批疲勞試驗結果 58
4.2.3 第三批疲勞試驗結果 60
4.3 結果分析 62
4.3.1 第一批疲勞試驗 62
4.3.2 第二批疲勞試驗 66
4.3.3 第三批疲勞試驗 6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9
5.1 結論 69
5.2 建議 70
參考文獻 72
【1】沈永年 王和源 林仁益 郭文田,混凝土技術,台北: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
【2】黃兆龍,混凝土性質與行為,台北:詹氏書局,2001。
【3】黃兆龍,混凝土品質保證檢驗與制度,台北:詹氏書局,1989。
【4】Sidney Mindess and J.Francis Young and David Darwin,混凝土(原著第二版),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5】曹瑞棋,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台北: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
【6】黃嘉彥,工程結構之疲勞與破壞,台北:財團法人徐氏基金會,1997
【7】MeEvily, A.J., “Failure by Fatigue,” Mechanical Failure : Definition of the Problem, 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s Special Publication 423, Proceedings of the 20th Meeting of the Mechanical Failure Prevention Group, May 8-10, 1974, held at NBS, Gaithersburg, Md. (Issued April 1976), pp.13-24.
【8】蘇育德,複合材料疲勞壽命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2000。
【9】J.T. McCall(1958),ACI Journal,Vol.55,No.2,pp233-245
【10】ACI Committee 215(1974),“Consideration for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 Subjected to Fatigue Loading”,ACI Journal,Proceedings,Vol.71,No.12,pp.97-120
【11】Nordby G..M.(1958),“Fatigue of Concrete-A Review of Research”,ACI Journal,Vol.50,No.2,pp.191-220
【12】P.R.Sparks(1982),“The Influence of Rate of Loading and Material Variability on the Fatigue Characteristics of Concrete”,ACI SP-75,Detroit,pp.71-110
【13】Holman J.O.(1982),“Fatigue of Concrete by Constant and Variable Amplitude Loading”,ACI SP-75,Detroit,pp.47-70
【14】展維賢,碳纖維貼片(CFRP)補強RC樑構件受往復力作用試驗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土木與防災研究所,2004。
【15】彭添富,鋼筋混凝土學及設計第三冊-工作應力法,臺北:大中國圖書公司,1985
【16】中國國家標準CNS1230,試驗室混凝土試體製作及養護法,2005
【17】中國國家標準CNS486,粗細粒料篩析法,2001
【18】中國國家標準CNS487,細粒料比重及吸水率試驗法,1993。
【19】中國國家標準CNS488,粗粒料比重及吸水率試驗法,1993。
【20】中國國家標準CNS1176,混凝土坍度試驗法,2003
【21】中國國家標準CNS10991,混凝土圓柱試體模具,1984
【22】中國國家標準CNS386,試驗篩,1984
【23】中國國家標準CNS11297,混凝土圓柱試體蓋平法,2005
【24】王正雄,材料試驗,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2002
【25】姚衛星,結構疲勞壽命分析,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3
【26】彭添富,鋼筋混凝土,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1995
【27】鋼構造建築物鋼結構設計技術規範(二)鋼結構極限設計法規範及解說,營建雜誌社,2001
【28】蘇懇憲,鋼筋混凝土,台北:三民書局,2000
【29】余永寧,工程材料科學與設計,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30】沈韋佐,鋼筋輕質混凝土版受反覆荷載之行為研究,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2006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