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份
1.丁一賢、陳牧言(2005)。資料探勘。臺北:滄海書局。
2.何青蓉(1996)。終身學習與個人發展。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終身學習與教育改革,臺北:師大書苑。
3.佐藤一子,楊碧雲譯(1997)。社區文化與終生學習。成人教育雙月刊,第37期,第45-49頁。4.吳清山、林天佑(1996)。回流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第8卷,第87頁。
5.吳清山(1997)。學習型組織理論及其對教育革新的啟示。國教月刊,第43期,第1-7頁。6.吳明烈(1997)。學習社會理論的發展。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7.吳三靈(2004)。探索學校組織學習的有效方法。研習資訊雙月刊,第21卷第1期,第1-12頁。8.林清江(1998)。邁向新世紀的教育政策。教育資料文摘,第42期第2卷,第9-19頁。9.林振春(1998)。社區營造的教育策略。臺北:師大書苑。
10.林振春(2002)。社區大學與學習型社會。社區發展季刊,第100期,第91-106頁。11.胡夢鯨(1997)。終生教育典範的發展與實踐。臺北:師大書苑。
12.孫本初(1995)。學習型組織的內涵與運用。空大行政學報,第三期,第1-17頁。13.陳茂祥(2000)。以學習社會理念建構我國高等技職校院推廣教育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14.陳乃林(1998)。終生學習理論。成人教育雙月刊,第41期,第36-41頁。
15.陳炳南(2000)。從學習型組織與教師專業談建構學校本位經營。學校行政雙月刊,第8期,第41-48頁。
16.陳嘉彌、潘慧玲、魏惠娟、張明輝、王麗雲(2004)。當前影響學校發展學習型組織因素之探討。教育與心理研究,第27期第2卷,第307-324頁。17.陳順宇(2000)。多變量分析。台北:華泰書局。
18.教育部(1998)。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台北市:教育部。
19.馮秋桂(2001)。從學習型組織的觀點談建構學習型學校。
20.黃富順(1985)。成人學習動機-成人參與繼續教育動機取向之探討。高雄市:復文書局。
21.黃富順(1994)。社區學院在美國高等教育中的角色與地位。成人教育雙月刊,第20期,第12-21頁。22.黃富順(1996)。終生學習的意義、源起、發展與實施。載於中華民國成大教育學會(主編),終生學習與教育改革,第1-31頁。台北市:師大書苑。
23.黃富順(1997)。終生學習理念的意義與發展。成人教育雙月刊,第35期,第6-15頁。24.黃富順(1998)。回流教育的理念與實施。成人教育,第41期,第3-11頁。25.詹棟樑(1996)。回流教育的原則與實施。成人教育雙月刊,第31期,第2-7頁。26.楊國德(1996)。終身學習與高等教育改革。載於終生學習與教育改革,第350-351頁。台北:師大書苑。
27.廖述賢、溫志皓(2009)。資料探礦與商業智慧。台北市:雙葉書廊。
28.蔡秀美(1996)。終生學習社會的成長與規劃。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終生學習與教育改革,第83-118頁。臺北:師大書苑。
29.蔡培村(1998)。終生學習與教師生涯發展。臺灣教育,第565期,第14-26頁。30.蔡培村、武文瑛(2010)。成人教育學。高雄市:麗文文化。
31.蔡佩娟(2004)。學習型學校理論在國民小學行政策略上應用之調查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32.鄭婷伊(2014)。影響在職人士參與推廣教育課程進修之決策因素。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33.魏惠娟(1998)。邁向學習型組織的教育行政領導。教育政策論壇,第一卷第一期,第135-172頁。34.魏惠娟(2004)。學習型學校的規劃與實踐:一個學校的經驗。研習資訊雙月刊,第21卷第1期,第13-19頁。35.蘇明燦(2001)。發展以學習型組織為核心的學校組織。教育資料與研究,第40期,第32-36頁。 二、英文部分
1.Cropley, A. J. (1980). Towards a system of lifelong education: Some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Hamburg: UNESCO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2.Garvin (1993). ‘Building a Learning Organiz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3(4): 78–91
3.Jarvis, P. (1990). An International dietionary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London, Routledge.
4.McGill, M.E., Slocum, Jr. J.W., & Lei. D. (1992).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Learning Organizations.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21(1): 5-17.
5.Pant, L. (2001). The Growing Role of Organizational Control: Does Organization Learning Empower or Subjugate Workers.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ccounting.
6.Palmer, R. (1969). Hermeneutics: Interpretation theory inSchlemacher, Dilthey, Heidegger, and Gadamer. Evanston, IL:Nor 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7.Senge, Peter (1990) 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New York: Doubleday.
8.Senge, Peter (1994). The fifth discipline;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郭進隆譯,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台北:天下。
三、網路部分
1.國立教育資料館,終身教育
http://subject.naer.edu.tw/2d/longlife/outline/outline_0102.asp,最後瀏覽日2015.04.10
2.原文:高齡化與終身學習-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tw/post/3/12033
3.教育部網站,104學年度大學校院一覽表
http://ulist.moe.gov.tw/Download/FileDownload
4.教育部統計處,主要統計表-歷年
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4075&Page=20046&Index=5&WID=3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
5.行政院主計總處,行業標準分類
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28854&ctNode=5479&mp=1
6.全國法規資料庫
http://law.moj.gov.tw/
7.彰化縣鹿秀社區大學
http://ls.ccu.org.tw/school.php
8.內政部統計處,內政國際指標,主要國家老化指數
http://sowf.moi.gov.tw/stat/national/lis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