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國內文獻
(1)王仕升(2016)。易科罰金制度之檢討。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史麗珠、涂慧慈、黃怡樺、連恆榮、黃惠鈞、韋海浪、林雪蓉(2012)。台灣地方毒品危害防制中心成立後戒癮更生人的再犯率。長庚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科、長庚大學分子醫學研究中心生物統計核心實驗室、桃園縣政府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疾管科、桃園榮民醫院精神部藥癮科。秀傳醫學雜誌Show–Chwan Med J 2012; 11(3,4): 75-87。
(3)李修安(2016)。兩岸跨境犯罪之治理-以電信詐欺為例。桃園市政府警察局行政科股長兼任大學助理教授。犯罪學期刊第十八卷第二期,民105年,31-50頁。
(4)何明洲(2014)。住宅竊盜犯罪手法分析與防制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現任職於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副局長。犯罪學期刊第十七卷第二期,民103年,37-66頁。
(5)何紹陵(2004)。2001年中華民國臺閩地區犯罪成本之初探。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6)周文生、王玉玲(2013)。酒後違規者對酒駕行為認知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交通學系暨交通管理研究所副教授、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交通警察大隊分隊長。交通學報第十三卷第二期,民102年,153-178頁。
(7)林淑婷(2014)。施用毒品罪量刑及再犯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犯罪研究所。碩士論文。(8)林順昌(2012)。易服社會勞動制度之成效研究─以桃園縣為例。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檢查署觀護人。社區發展季刊 138 期。
(9)林筱青(2010)。高中職師生藥物濫用處遇模式認知差異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犯罪研究所。碩士論文。(10)許祖銘(2014)。防制酒駕執法現況及策進作為。內政部警政署交通組警務正。1 0 3 年道路交通安全與執法研討會。
(11)陳泉錫、詹中原、季延平(2016)。台灣地區毒癮者接受美沙酮替代療法後再犯毒品之成因探討。法務部資訊處處長、考試院考試委員、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副教授。犯罪防治研究專刊第八期犯罪防治論壇。
(12)陳國慶(2016)。易刑處分之研究-以我國易服社會勞動制度為中心。嶺東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3)黃家慶(2011)。以中止犯罪理論探討成年男性藥癮者持續戒癮之影響因素。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4)惲純良(2015)。不法意圖在詐欺罪的定位、功能與判斷標準。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東吳法律學報第二十七卷第二期。
(15)楊士隆(1999)。受刑人累( 再) 犯問題與紓緩對策。中正大學。研討會論文集。
(16)楊士隆(1995)運用環境設計預防犯罪之探討,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25卷第4 期,119-137頁。
(17)鄭舒倖(2006)。矯正機關的感染管制。桃園醫院感染科主任。感染控制雜誌第16卷第1期,民95年,9-16頁。
(18)蔡中志(2010)。酒後駕車肇事防制對策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交通學系暨交通管理研究所教授。交通學報第10卷第1期,民99年6月,P39-P58。
(19)薛智仁(2009)。限制短期自由刑之制裁體系改革方向—兼評易服社會勞動之增訂。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政大法學評論201008(116期)。
(20)盧映潔(2011)。德國替代自由刑之公益勞動(Gemeinnützige Arbeit)制度及其實務運作介紹——兼及我國易服社會勞動制度之說明與比較。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系。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2012 (36期)。
(21)劉擇昌(2013)。臺灣地區都市化因子對竊盜犯罪影響及其區域變異:全域性與區域性迴歸分析。澎湖縣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警務員。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第21期,2013年9月,135-174頁。
(22)謝詩涵、曾建豪、李敬樑(2016)。酒駕受刑人在監適應情形之研究-以嘉義地區為例。矯正署嘉義看守所輔導員、矯正署嘉義看守所管理員、矯正署安全督導組視察。矯正期刊第5卷第2期,民105年,95-120頁。
(23)施冠宇(2015)。短期自由刑及罰金案件統計分析。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檢察署統計室書記官。法務統計短文。
(24)陳進步(2011)。易服社會勞動實施槪況。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檢察署統計主任。專題分析法律宣導。
(25)楊玄榆(2015)。公共危險罪與詐欺罪案件之性別統計分析。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檢察署統計書記官。法務統計短文。
(26)賴桂蓮(2016)。不能安全駕駛罪案件性別統計分析。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檢察署統計室主任。法務統計短文。
(27)呂自守(民81)。再犯之定義。監獄學辭典。台北:法務部。
(28)林茂榮、楊士隆、黃維賢(2010)。監獄行刑法(4版1刷)。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9)許春金(2003)。犯罪學。三民書局。
(30)黃徵男(2001)。監獄學-經營與管理。首席文化出版社。
(31)黃徵男(2007)。21世紀監獄學。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32)蔡德輝、楊士隆(民88),社區處遇制度之可行性評估研究,法務部專題研究計劃。
(33)蔡德輝、楊士隆(2009)。犯罪學(三版)。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34)立法院法律系統。中華民國刑法第五十六條。
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0121AFFD733000000000000000001400000000400FFFFFD00^04536094010700^0000A001001。瀏覽日期2017年5月1日。
(35)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國民所得常用資料。http://www.stat.gov.tw。瀏覽日期2017年5月1日。
(36)法務矯正署。96-105年矯正機關收容人數。
http://www.vst.moj.gov.tw/jqw_pub/。瀏覽日期2017年3月13日。
(37)法務統計資訊網。地方法院檢察署執行裁判確定有罪人數。http://www.rjsd.moj.gov.tw/RJSDWEB/common/WebList3_Report.aspx?list_id=807。瀏覽日期2017年5月1日。
(38)法務統計資訊網。地檢察署社區處遇終結案件實際履行件數http://www.rjsd.moj.gov.tw/RJSDWEB/common/WebList3_Report.aspx?list_id=917。瀏覽日期2017年3月13日。
(39)法務統計資訊網。94-105年地檢署執行毒品案件人數-依刑期分。
http://www.rjsd.moj.gov.tw/RJSDWEB/inquiry/InquireAdvance.aspx。瀏覽日期2017年3月15日。
(40)法務統計資訊網。94-105年不能安全駕駛判決確定人數。
http://www.rjsd.moj.gov.tw/RJSDWEB/inquiry/InquireAdvance.aspx。瀏覽日期2017年3月15日。
(41)法務統計資訊網。新入監竊盜罪受刑人特性。http://www.rjsd.moj.gov.tw/RJSDWEB/book/Book_Detail.aspx?book_id=191。瀏覽日期2017年5月7日。
(42)法務統計資訊網。新入監詐欺犯受刑人特性。
http://www.rjsd.moj.gov.tw/RJSDWEB/book/Book_Detail.aspx?book_id=191。瀏覽日期2017年5月7日。
(43)法務部司法官學院犯罪防治研究資料庫。兩極化刑事政策執行結果觀察及矯正機關超額收容情況研究。2015年9月3日。
http://www.tpi.moj.gov.tw/ct.asp?xItem=403247&ctNode=46323&mp=302。瀏覽日期2017年3月13日。
(44)最高法院檢察署。從刑罰本質探討我國犯罪矯正發展趨勢。https://www.tps.moj.gov.tw/ct.asp?xItem=17521&ctNode=137&mp=002。瀏覽日期2018年2月25日。
(45)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檢察署。1950年海牙舉行之國際刑法及監獄會議報告書指出短期自由刑缺點。http://www.ksh.moj.gov.tw/ct.asp?xItem=134747&ctNode=5201&mp=006。瀏覽日期2017年5月1日。
國外文獻
(46)Andrews,D.A. and J.Bonta(1994), The Psychology of Criminal Conduct.Cincinnati, OH:Anderson.
(47) Bonta, J.(1997), Offender Rehabilitation: from research to practice(User Report No.1997-01). Ottawa: Department of the Solicitor General of Canada.
(48)Clarke‚ R. V. & Eck, J.(2007) Crime analysis for problem solvers in 60 small steps,U.S.Depd.of Justice Center for problem oriented policing.
(49)Clarke‚ R. V. & Eck, J.(2003) Become a Problem-solving Crime Analyst in 55 Small Steps, London : Jill Dando Institute of Crime Science.
(50)Epps, kevin(1996), Sex Offenders, in Hollins(eds), Working with
offenders, John Wiley and Sons.
(51)Phelps, C. E.(1988),“Death and taxes: an opportunity for substitution”,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 pp.1-24.
(52)Voas, R. B.(2000),“Countermeasures for reducing alcohol-related crashes”,Forensic Science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