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21 19:2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惠琪
研究生(外文):Hui-Chi Chang
論文名稱:國小初任主任的權力運作與衝突處理方式
論文名稱(外文):The Tactics of Power Exercise and Conflict Management by Novice Director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指導教授:林昱瑄林昱瑄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u-Hsuan Lin
口試委員:陳幸仁陳姿憓
口試日期:2014-05-27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南華大學
系所名稱:應用社會學系教育社會學碩士班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綜合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4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2
中文關鍵詞:初任主任權力運作衝突處理
外文關鍵詞:novice directorspower exerciseconflict managemen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47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採用深度訪談的方式,以嘉義縣國小就任未滿三年的主任為研究對象,探討國小初任主任在由教師轉任主任時的適應歷程,進而瞭解國小初任主任的權力運作策略,以及國小初任主任的衝突處理方式,並根據研究結果歸納出以下的研究結論:
一、初任主任在初任期間除了對於工作、人事的分際拿捏更是忙亂與困惑,有時甚至會因現實震撼過大而出現失控的焦慮。
二、初任主任在面對工作上的困境,會主動尋求校內支持、同期主任、前任學校以及專業人士等社會資本以化解初任的窘境。
三、初任主任隨著主任年資增加,對學校行政業務以及對學校相關人員的人格特質的掌控程度也會更加熟悉,所以對於學校同仁的政治權力運作使用的策略會從一開始的保護型策略,繼之是折衷型策略,最後在嫻熟主任的工作以及熟悉學校人事後就會使用影響型策略。
四、對於聘用自己成為主任的校長,初任主任或是為了回報校長的提攜之恩,或是因為臣服於校長的權威,所以在對校長的政治權力運用策略上大多採取保護型策略為主。
五、初任主任們在面對不同利益團體之間或同一利益團體內的衝突時,都期許自己可以肩負起溝通的橋樑。
六、初任主任在面對學校相關利害關係人之間的衝突時會找出衝突的潛在因子並尋求適當的方法化解學校衝突事件。
  根據上述研究結論,分別對初任主任、教育主管機關、以及未來後續研究提出相關建議。
  The in-depth interview method was adopted in the research, and interviewees are directors who have assumed the offices less than three years in Chiayi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s. My concern is to discuss the adaptation from general teachers to directors, and to understand the tactics of power exercise and conflict management as a novice . Based on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result as below:
1.Novice directors often feel confused on determining the priority between jobs and my colleagues, and even anxious for the shocking reality at novitiate.
2.Novice directors look for social capitals such as supports of the staffs, director fellows , ex-colleagues and the professionals to solve the predicaments at work.
3.Novice directors get used to school administration and the personalities of the staffs with years. The tactics to exercise power of their colleagues will starts with protection strategy, then compromise strategy, and finally influence strategy after getting familiar with the school ‘s social capitals.
4.Since the principles assign the position, novice directors will take the protection strategy on their political power for repaying the favor of them and submit to their authorities eventually.
5.Novice directors consider themselves as a bridge between groups of different interests and within a group.
6.Novice directors will find out the potential factors of conflicts among the related persons and try to find methods to solve those conflicts.
  Based on these conclusions, here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for other novice directors, education authorities and future research.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名詞釋義3
第二章 文獻探討5
第一節 學校組織權力運作5
第二節 學校組織衝突處理 11
第三節 國內初任主任相關研究 18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20
第一節 研究方法 20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20
第三節 研究流程 21
第四節 研究工具 24
第五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25
第六節 研究的信實度 27
第七節 研究倫理 28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 29
第一節 初任主任的適應歷程 29
第二節 初任主任的權力運作策略 57
第三節 初任主任的衝突處理方式 8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06
第一節 結論106
第二節 建議114
參考文獻118
壹、中文部分118
貳、英文部分120
附錄121
附錄一 訪談大綱 121
附錄二 訪談同意書 122
壹、中文部分
王逸修(2007)。四位國民小學初任主任行政作為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淑俐(2005)。溝通,其實不簡單-教育及學校行政溝通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五南。
李新鄉(2008)。組織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吳清山(1998)。學校行政。台北市:心理。
吳耿儀(2007)。臺北縣國民小學初任主任工作適應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林君齡(2001)。國民中校師會運作之微觀政治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明地、楊振昇、江芳盛譯,Robert G. Owens著(2000)。 教育組織行為。台北市:揚智文化。
林昭男(2001)。國小初任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奕成(2011)。教師互動之微觀政治分析:以初任教師為例。嘉大教育研究學刊,27,113-140。
林斐霜(2005)。初試啼聲:女校長生涯轉變與調適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35,95-116。
林葦芸譯,史蒂芬.路克斯(2005)著(2006)。權力:基進觀點。台北市:商周。
胡士琳(2003)。學校行政體系之微觀政治現象研究-以一所國民中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殷宏、武佳瀅(2011)。班級內教師權力運作的微觀政治分析。中等教育,62(3),114-131。
許籐繼(2001)。學校組織權力重建。台北市:五南。
秦夢群(2009)。教育行政-理論部分。台北市:五南。
康樂編譯(1989)。支配的類型-韋伯選集(III)。台北市,允晨出版社。
張榮景(2005)。學校組織衝突管理與協商談判之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37,50-67。
張慶勳(1996)。學校組織行為。台北市:五南。
教育部(2013)。國民教育階段學生人數預測分析報告(102~117學年度)。台北市:教育部。
陳文彥(2002)。教師與家長之微觀政治學分析。教育研究資訊,10(2),183-198。
陳幸仁(2007)。微觀政治學:一個學校行政的新興研究領域。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3,67-86。
陳幸仁(2008a)。學校教師會運作之微觀政治分析:一所小學之個案研究。屏東教大學學報-教育類,30,23-54。
陳幸仁(2008b)。家長參校務決策之微觀政治分析。國民教育研究學報,21,91-114。
陳靜宜(2005)。一個教務主任初任歷程的自我敘說探究。學校行政雙月刊,39,163-178。
陳寶山(2005)。學校行政理念與實踐。台北市:冠學。
馮世昌(2006)。國小學初任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之研究-以臺南縣市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葉砡秀(2007)。台南市國民小學初任總務主任工作困擾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黃彥超(2010)。校長與教師權力運用策略之微觀政治分析。教育行政論壇,2(1),119-145。
楊淑芬(2009)。國小初任主任之微觀政治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研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蔡培村(1998)。學校經營與管理。高雄市:麗文。
蔡璧煌(2008)。教育政治學。台北市:五南。
鄭弘岳(2003)。組織內衝突與衝突管理研究之回顧與前瞻。應用心理研究,20,53-82。
謝文全(2005)。教育行政學。台北市:高等。
蘇峰山(2009)。權力結構:一個概念的初步分析。載於鄒川雄、蘇峰山(主編),社會科學本土化之反思與前瞻:慶祝葉啟政教授榮退論文集(頁49-66)。嘉義縣: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貳、西文部分
Etzioni, A. (1964). Modern organization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Foucault, M. (1980).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vol.1: An Introduction, trans. By Hurley, R. New York: Vintage/Random House.
Iannaccone, L. (1975). Education policy systems: A study guide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s. FL: Nova University.
Marshall, C. & Scribner, J.D. (1991). ”It’s all political”:Inquiry into the micropolitics of education. 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V.23,N.4,Aub.,374-355.
Robbins, S.P. (1998). Organization behavior: Concepts, controversies and application (8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Weber, M. (1947). The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s (A. M. Henderson & T. Parsons, tra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林奕成(2011)。教師互動之微觀政治分析:以初任教師為例。嘉大教育研究學刊,27,113-140。
2. 林奕成(2011)。教師互動之微觀政治分析:以初任教師為例。嘉大教育研究學刊,27,113-140。
3. 林奕成(2011)。教師互動之微觀政治分析:以初任教師為例。嘉大教育研究學刊,27,113-140。
4. 林斐霜(2005)。初試啼聲:女校長生涯轉變與調適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35,95-116。
5. 林斐霜(2005)。初試啼聲:女校長生涯轉變與調適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35,95-116。
6. 林斐霜(2005)。初試啼聲:女校長生涯轉變與調適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35,95-116。
7. 張榮景(2005)。學校組織衝突管理與協商談判之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37,50-67。
8. 張榮景(2005)。學校組織衝突管理與協商談判之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37,50-67。
9. 張榮景(2005)。學校組織衝突管理與協商談判之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37,50-67。
10. 陳文彥(2002)。教師與家長之微觀政治學分析。教育研究資訊,10(2),183-198。
11. 陳文彥(2002)。教師與家長之微觀政治學分析。教育研究資訊,10(2),183-198。
12. 陳文彥(2002)。教師與家長之微觀政治學分析。教育研究資訊,10(2),183-198。
13. 陳幸仁(2007)。微觀政治學:一個學校行政的新興研究領域。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3,67-86。
14. 陳幸仁(2007)。微觀政治學:一個學校行政的新興研究領域。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3,67-86。
15. 陳幸仁(2007)。微觀政治學:一個學校行政的新興研究領域。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3,6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