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1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07 19:1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曾佳媛
研究生(外文):TSENG,CHIA-YUAN
論文名稱:垃圾清運路線規劃之探討-以羅東鎮公所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Research of Municipal Waste Collection Route Planning - The Example of Luodong Township
指導教授:陳家堂陳家堂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CHIA-TANG
口試委員:任玄樓邦儒陳家堂
口試委員(外文):JEN,HSUANLOU,PANG-JUCHEN,CHIA-TANG
口試日期:2016-06-19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醒吾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資訊科技應用系
學門:電算機學門
學類:電算機一般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6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2
中文關鍵詞:地理資訊系統Google Map垃圾清運路線規劃
外文關鍵詞: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oogle MapWaste collectionRoute plann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52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垃圾是人類日常生活及社會經濟活動無法避免的產物,而垃圾之處理包含存放、收集、清運、中間處理及最終處置等過程,其中垃圾之收集與清運與民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是執行環境衛生的重要工作,目前大多數的都市均已規劃垃圾收運點位置及收運路線,但收運路線規劃往往缺乏考量距離長短、投入成本、收運量多寡及各車次工作負荷等因素,造成勞役不均、分佈不均、負責區域重疊等現象。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運用空間模式將既有收運路線做一有效的重新分配,進而劃分整體收運範圍及路線指派,完成地區性的垃圾收運工作是本研究之主要目的。
垃圾車路線規劃屬於具有收運容量限制與路線長度的車輛途程問題,本研究嘗試以均衡工作負荷為前提,考量於收運量、收運點數及收運距離等限制條件下,結合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及Google Map等空間資訊應用技術,檢視羅東鎮現有11條垃圾清運路線之良窳,針對重複路段進行調整,以減少收運距離及車輛數,並就宜蘭縣羅東鎮公所年度清潔車輛維修、油耗、人事費等,計算每條清運路線所需耗費成本,分析9項清運效率指標因路線重整後所產生的增減變化,進而確認本研究建議的清運路線重調整,有助於收運路線總營運成本降低,清運量上升,提高收運效率。建立此一操作模式,未來於因應都市發展與人口分佈調整時,提供政府對於收運點規劃與新增,以及垃圾收運範圍劃設與路線指派,可隨時配合實況進行彈性調整,使垃圾收運管理達到資訊化與系統化目標。

Waste is a product that can not be avoided in human daily life and socio-economic activities. The waste disposal is the processes of storage, collection, transport, intermediate treatment and final disposal. In particuar, the waste collection and removal is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daily life and is important to the environmental health. Most cities have planned their waste collection routes by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collection points and routes. However, there have been several issues such as disportionate labour work load, uneven collection coverage, regional collection overlap, etc., due to the lack of consideration of the key factors (e.g. the amount of the waste, the length of routes,input costs, and work load). Therefore, the prime goal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se the exisitg waste collection data with limited resources by using gepraphic informtion and the spatial model in order to propose an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waste collection and disposal plan for the region.
Waste collection route planning has Vehicle Routing Problems (VRP) related route length and the limitation of collection capacity. In this study, we used the 11 waste collection routes in Luuodong town as an example to test our model. Our model set out 9 collection efficency indicators, with the evenly distributed work load as a prerequisit and waste load, collection points and distance as constraints. It used the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such a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 and Google Map to adjust the routes to reduce the total distance of the collection routes and the number of the vehicles to find the most cost effective and efficent route distribution plan. It used vehicle maintenance cost, fuel cost and staffing cost to calcualte the operating cost for each route. Then, it analysed the changes of 9 indicators resulted from route adjustments and came up with the proposed waste collection plan which minises the total operating cost and maximises the efficency for the region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model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ssisting the government to plan the future waste collection points and routes in a short time in order to respond quickly to the waste collection needs due to rapid change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動機
1.2. 研究目的
2 文獻探討
2.1. 垃圾收集處理
2.1.1. 我國廢棄物處理政策
2.1.2. 垃圾清運方式
2.1.3. 收集時段
2.1.4. 垃圾收集清運頻率
2.1.5. 小結
2.2. 垃圾集運路線的規劃模式相關文獻
2.3. 垃圾清理效率之探討
2.4. 垃圾清運路線重整原則
3 研究方法與結果
3.1. 研究流程
3.2. 研究方法
4 宜蘭縣羅東鎮垃圾清運路線之分析
4.1. 垃圾清理政策
4.2. 羅東鎮垃圾清運路線檢討
4.2.1. 清運路線現況說明
4.2.2. 清運路線重整作業
4.3. 路線調整前後清運效率比較
4.3.1. 效率指標篩選與換算
4.3.2. 垃圾清運路線調整前後之效率分析
5 結論與建議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謝錦松、黃正義(1991). 固體廢棄物處理(修訂第三版). 台北:淑馨出版社.
2.蘇雄義(2000). 物流與運籌管理-觀念、機能與整合. 台北:華泰書局.
3.王小璠(1983). ASupplyModelforMunicipalWasteCollection. 運輸計畫季刊, 12(4), 523-537.
4. 石計生(2000),宜蘭縣社會經濟發展史。宜蘭:宜蘭縣史館
5.韓復華、楊智凱、卓裕仁(1997). 應用門檻接受法求解車輛路線問題之研究. 運輸計畫季刊, 26, 253-280.
6.張祖恩(1985). 市鎮垃圾儲存、收集、清運系統最適化之研究. 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編,研究報告, (頁78-79). 台北市:編者.,1985,“”,研究報告。
7.張祖恩、廖育英、鄭顯榮(1987). 提高都市垃圾集運效率之研究. 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編,第二屆廢棄物處理技術研討會, (頁11-23). 新竹市:編者.
8.張祖恩、溫清光、廖育英、嚴小梅、李郁宜(1987). 市鎮垃圾貯存、收集、清運系統最適化之研究(第二年)-提高垃圾清運效率之研究. 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編,研究報告第 54 號, 新竹市:編者.
9.韓復華、卓裕仁、陳國清(1999). 五種巨集啟發式解法在VRP問題上的應用與比較. 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編,中華民國第四屆運輸網路研討會論文集, 新竹市:編者.
10.徐振盛(1983). 台北市垃圾清運效率改善之研究.台北市環保局。
11.吳旻樵(2002). 新VRP啟發式解法之開發. 碩士論文, 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 新竹市.
12.李宗儒、翁基華,1999,“具工作負荷平衡支配送車輛途程問題”,《運輸學刊》,11,pp.59-72。
13.李洪鑫(2000). 含時間窗車輛途程問題各演算法適用範圍之探討. 碩士論文, 東海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 台中市.
14.呂鴻毅(1996). 垃圾集運路線最適化規劃及地理資訊系統之應用. 碩士論文, 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 台南市.
15.林柏齊(1998). 運用基因演算法於週期性廢棄物收集路線之規劃. 碩士論文, 國立成功大學, 台南市.
16.林宗儀(2001). 垃圾公車清運系統之收集點位置規劃. 碩士論文, 國立交通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 新竹市.
17.郭孟勳(1985). 垃圾集運路線規劃模式之研究. 碩士論文, 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 台北市.
18.陳盛奇(1986). 都市垃圾收集輸送系統之研究. 碩士論文, 私立文化大學實業計畫研究所, 台北市.
19.陳正元(1992). 節省法與路線交換改善法在車輛路線問題上之應用. 碩士論文, 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 新竹市.
20.陳勝男(1996). 禁忌搜尋法應用於車輛路線問題之研究. 碩士論文, 大葉工學院工業工程研究所, 彰化縣.
21.陳建都(1997). 校車路線指派問題之研究. 碩士論文, 大葉工學院事業經營研究所, 彰化縣.
22.黃敏捷(1979). 台北市固體廢棄物運輸系統研究. 碩士論文, 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 新竹市.
23.黃承威(1998). 以工作負荷與轉彎合適性為基準之垃圾車巡迴路線規劃. 碩士論文, 國立交通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 新竹市.
24. 張容瑄(2002). 模擬退火法在校車路線問題上的應用. 碩士論文, 國立中正大學數學研究所, 嘉義縣.
25.廖育英(1986). 市鎮垃圾儲存、收集、清運系統最適化之研究. 碩士論文, 國立成功大學, 臺南市.
26.蔡麗敏(2000). 廢輪胎處理廠區位指派與運送路線選擇之研究. 碩士論文, 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 新竹市.
27.魏憶琳(1997). 結合基因演繹法及經驗啟發法進行資源回收及垃圾清運系統之規劃. 碩士論文, 國立成功大學, 臺南市.
28.林靖凱(2007). 考量市鎮廢棄物清運與回收時間便利性路線之規劃. 碩士論文, 朝陽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系, 台中市.
29.林冠宇(2006). 垃圾車收運範圍劃設之研究-以台中市南屯區為例. 碩士論文, 朝陽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系, 台中市.
30.李昀晏(2010). 都市垃圾清運路徑優選之研究. 碩士論文, 逢甲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學系, 台中市.
31.張傑(2009). 以改良的 A*演算法規劃較佳導引路徑之研究. 碩士論文, 大同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 台北市.
32.柳劍山(2007). 新竹市垃圾清運資源重整之研究─以香山區為例. 碩士論文, 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 新竹市.
33.鄒燦陽、馬傳宗、曾伯昌(2007). 利澤焚化廠空氣污染防制暨周界戴奧辛之調查研究. 宜蘭縣政府 96 年度自行研究報告, 宜蘭縣政府環境保護局, 宜蘭縣.
34.丁庭宇、鄭為元(1986). 台灣地區民眾對垃圾處理問題態度之研究.  衛生署環境保護局研究報告, 台北市.
【英文部分】
1..Karp, R. ,(1972) , Reducibility Among Combinatorial Problems , in Complexity of Computer Computations , pp.85-104.
2. Laporte, G., Gendreau, M., Potivn, J.V. and Semet, F. ,( 2000) , Classical and Modern Heuristics for the Vehicle Routing Problem , 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s in Operation Research 7 , pp.285-300。
3.Thompson, P.M. and Psaraftis, H. , (1993) , Cyclic Transfer Algorithms for Multi-Vehicle Routing and Scheduling Problems , Operations Research 41 , pp.935-946.
【網頁資料】
1.行政院環境保護局統計資料庫http://210.69.101.110/epa/stmain.jsp?sys=100。
2.宜蘭縣政府環境保護局網站https://www.ilepb.gov.tw/Jobs/01005/01005.aspx。
3.人口密度資料https://sheethub.com/ronnyvvang/%E4%BA%BA%E5%8F%A3%E5%AF%86%E5%BA%A6%E8%B3%87%E6%96%99?page=5。
4.行政院環境保護署http://www.epa.gov.tw/public/others/EPA-86-E3H1-09-01%E4%B8%80%E8%88%AC%E5%BB%A2%E6%A3%84%E7%89%A9%EF%BC%88%E5%9E%83%E5%9C%BE%EF%BC%89%E6%94%B6%E8%B2%BB%E6%8A%80%E8%A1%93%E7%A0%94%E7%A9%B6.pdf,1997,一般廢棄物(垃圾)收費技術研究,p.30-35。
5.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低碳永續家園資訊網,認證平等成果專區。(http://lcss.epa.gov.tw/LcssViewPage/Responsive/AreaResult.aspx?cityid=10002&DistrictId=1000202)
6.MBA [http://wiki.mbalib.智庫百科垃圾處理產業(Waste Disposal Industry)com/zh-tw/%E5%9E%83%E5%9C%BE%E5%A4%84%E7%90%86%E4%BA%A7%E4%B8%9A]
7.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站資料,http://www.epa.gov.tw/ct.asp?xItem=35369&CtNode=34117&mp=epa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