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9 01:4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吳佳親
研究生(外文):WU,CHIA-CHIN
論文名稱:揚琴移植作品分析與詮釋以《卡門幻想曲》、《Hutsul Diptych》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n Analysis of Yangqin Compositions of “Carmen Fantasia” and “Hutsul Diptych”
指導教授:蔡秉衡蔡秉衡引用關係陳思伃陳思伃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TSAI, PING-HENGCHEN, SHIH-YU
口試委員:莊文達蔡秉衡陳思伃
口試委員(外文):ZHUANG,WEN-DATSAI, PING-HENGCHEN, SHIH-YU
口試日期:2016-04-22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音樂學系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音樂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6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2
中文關鍵詞:揚琴移植作品演奏技法卡門幻想曲Hutsul Diptych
外文關鍵詞:YangqinTransplant musicPlaying techniquesCarmen FantasyHutsul Diptych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29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揚琴在中國的歷史不比其他樂器如琵琶、古箏久遠,因此在樂曲的數量上亦不多,因此,移植改編成其他樂器的作品,為揚琴創作中常見的形式。移植過程中由於樂器屬性不同,如何用揚琴重新詮釋表現樂曲的風貌,本文將以小提琴的《卡門幻想曲》與欽巴龍揚琴曲《Hutsul Diptych》做移植研究。透過作品風格、結構、特色的比較,釐清移植後作品的差異,對於這兩首移植樂曲衍生而來,不同於傳統揚琴的演奏技法進行闡述,希望對於提升揚琴演奏的技巧有所助益。
揚琴移植作品可說是做為推動揚琴發展的其中一個手段,演奏移植作品不僅能擴充揚琴曲目數量、開拓揚琴新的技法,更影響了揚琴新一代創作曲目的風格。藉由移植不同性質的樂器、不同的音樂風格樂曲,大大豐富了揚琴的演奏技法。

Yangqin, unlike Pipa or Zheng, showed up relatively late in Chinese history. This leads Yangqin to have limited original compositions and transplant composition becomes a common form of Yangqin creations. During the transplanting process, how to transplant composition to Yangqin may differ due to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 of the original instrument of the composition. In this study, it uses two transplant pieces, "Carmen Fantasy" (original in Violin) and "Hutsul Diptych"(original in Cimbalom) to analyze how to adapt pieces of other instruments for Yangqin. This study compares the original edition and transplant edition through style, structure, and feature. It also elaborates the performing techniques in these two transplant pieces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one.
Transplanting compositions could be a way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Yangqin. Transplanted works not only expands the number of Yangqin compositions and developing new performing techniques, also affects the next generation’s composing style of Yangqin. By transplanting pieces of disparate instruments and music style could largely enrich the performing techniques of Yangqin.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ii
圖目錄.................................. iv
表目錄...................................v
譜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探討........................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5

第二章 《卡門幻想曲》樂曲分析與詮釋....... 7
第一節 作曲者生平......................8
第二節 樂曲創作背景....................9
第三節 《卡門幻想曲》樂曲分析............ 11
第四節 《卡門幻想曲》樂曲詮釋............25

第三章 《Hutsul Diptych》樂曲分析與詮釋.. 47
第一節 欽巴龍(Cimbalom)介紹............47
第二節 作曲者生平與樂曲創作背景..........54
第三節 《Hutsul Diptych》樂曲分析....... 56
第四節 《Hutsul Diptych》樂曲詮釋....... 70
第四章 結論............................ 83

參考資料................................ 87


◎專書

江菊松
1991 《華麗的擊弦樂器-揚琴探奧》。臺北:學藝出版社。
項祖華
1992 《揚琴彈奏技藝》。香港:繁榮出版社。
吳祖強
2003 《曲式與作品分析》。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劉月寧
2010 《東歐揚琴音樂文集》。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

◎外文專書

作者不詳
1896 《CIMBAL SCHULE》,布達佩斯。
作者不詳
1958 《Cimbalomiskola》,布達佩斯。
Stanley Sadie
1984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al Instruments》。
紐約:麥克米倫出版社。
作者不詳
1988 《CIMBALOM TUTOR》,布達佩斯。

◎期刊

項祖華
1989 〈音樂愛好者〉,《三大體系世界揚琴(一)》,頁2-4。
項祖華
1992 〈人民音樂〉,《世界揚琴音樂的交流和展望──答(人民音樂)記者
問》,頁7-9。
詹皖
2000 〈南通職業大學學報〉,《揚琴音樂作品的藝術手法探索》,第14卷,
第3期,頁108-109。
李玲玲
2006 〈中國音樂季刊〉,《現代揚琴音樂作品竹法探討》,頁156-158。
趙師加
2007 〈樂府新聲〉,《談揚琴作品演奏之再創作》,第3期,頁195-196。
王英
2010 〈藝術探索〉,《揚琴創新技法分類解析》,頁96-100。
王英
2010 〈音樂探索〉,《論揚琴演奏點、線、面的辯證統一》,頁82-84。
張薇薇
2012 〈湖北科技學院學報〉,《移植樂曲對中國民族樂器演奏的影響》,第
32卷,第12期,頁121-122。
白靜
2013 〈理論學術〉,《中國揚琴與匈牙利音樂會揚琴的比較研究》,頁9-10。
李瑾
2015 〈學術論壇〉,《中國揚琴演奏移植作品時的竹法設計》,頁160-161。
張馨
2015 〈戲劇之家〉,《揚琴創新技法對揚琴藝術發展的影響》,頁71。
龐卓
2016 〈學術論壇〉,《揚琴演奏技法訓練的創新研究》,頁114。

◎學位論文

熊家宜
2009 《小提琴樂曲移植至二胡演奏之研究-以〈卡門主題幻想曲〉為例》。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
羅正楎
2010 《現代揚琴技巧探析-〈龍船〉、〈林沖夜奔〉、〈卡門主題幻想曲〉》。
臺北:中國文化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音樂組。
侯一嵐
2010 《近年來中外揚琴藝術交流及思考》。北京:中國音樂學院。
顏翩翩
2012 《匈牙利揚琴之傳承、製作與演奏》。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
馬慧
2012 《揚琴外國移植作品的意義及技法運用分析》。北京:中央音樂學院。
陳霞
2013 《從〈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看揚琴作品創作多元化發展》。
山西:山西大學音樂學院。
廖育君
2014 《中西揚琴作品分析與詮釋-〈昭君怨〉、〈雲端〉、
〈Dumka-Shumka〉、〈78 Eaton wood Green〉為例》
臺北:中國文化大學音樂學系中國音樂組。
孫昳
2014 《中國揚琴移植、改編外國音樂作品研究》。吉林:吉林藝術學院。
蕭閩
2014 《近現代中國揚琴與匈牙利欽巴龍發展之比較》。南京:師範大學。

◎樂譜資料

薩拉沙泰。卡門。全音樂譜出版社。
項祖華。項祖華揚琴作品集(修訂版)。上海音樂出版社。2005年。
Taras Baran。THE CIMBALOM PLAYER。烏克蘭。2001年。

◎網路資料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results?search_query=Hutsul+Diptych
愛樂電子報:http://www.e-classical.com.tw/money/epaper.cfm?id=826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