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1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09 23:4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章繼舜
研究生(外文):Chi-shun Chang
論文名稱:應收帳款債權讓與法律關係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Legal Study of the Assignment of Accounts Receivable
指導教授:林誠二林誠二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erh 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系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7
中文關鍵詞:應收帳款債權讓與
外文關鍵詞:factoringaccount receivablesthe Assignment of Accounts Receivabl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8
  • 點閱點閱:105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0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由於整體國際經營環境之變遷所導致之國際貿易交易型態的改變,應收帳款承購業務(Factoring)所具備之資金融通、信用擔保、帳務管理、及帳款催收等功能,讓想要增加市場競爭力之出口商受到青睞。雖國際應收帳款承購業務於國際間早已是成熟之金融服務商品,惟當我國逐漸廣泛採用的今日,其相關之法律關係及爭議問題,國內討論尚非豐富,本文試圖就其債權讓與之相關法律議題,以我國學說與實務見解為本,再參酌各國法制加以整理分析。
本文先簡介我國關於應收帳款承購業務之債權讓與之意義、性質(第二章第一節)及法律效力(第二章第二節);再介紹應收帳款承購業務之意義、功能及種類(第三章第一節),並說明銀行辦理該項業務之規範(第三章第二節第一項),及其與其他相關之金融商品如應收帳款債權買斷(第三章第二節第二項)及出口保險(第三章第二節第三項)之比較。其次,本文將進一步蒐集國內學者、實務見解,及參酌日本、德國、美國統一商法典,及國際應收帳款承購業務公約、聯合國國際貿易應收帳款讓與公約等國際規範,就實務運作上重要且常見之問題,即將來債權之讓與(第四章)、禁止讓與之特約(第五章)及其對債務人以外第三人之效力(第六章),歸納其見解以供參考,此亦為本文研究分析比較之重心。最後,再摘要歸納本文研究心得,並試圖藉由分析上述各國學說實務以及國際規範所得出之結果,提出將來我國關於應收帳款債權讓與法制之立法建議。
Because of the transformation in the pattern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s, factoring, with its financing, risk-bearing and debt-management/collection function, has helped enhancing export businesses which seek to elevat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Although factoring business has been widely adop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for many years, there are, however, only a few discussions in Taiwan with respect to the leg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ies and available resolutions for potential disputes. The thesis intends to provide some clarification and analysis, based on domestic jurisprudence and academic comments, as well as legal regimes of other jurisdictions.
The thesis first introduces the meaning, the nature (Section 2-1) and the legal effect (Section 2-2) of assignment of account receivables under factoring business in Taiwan, and the legal connotation, the functions and the varieties of factoring (Section 3-1), and relevant banking regulations with respect to factoring (Section 3-2-1), and compares factoring with other related financial commodities such as forfeiting (Section 3-2-2) and export insurance (Section 3-2-3),. Secondly the thesis further organizes domestic jurisprudence and academic comments, as well as legal regimes of Japan, Germany, and US Uniform Commercial Code and major 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 including UN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and UN Convention on the Assignment of Receivable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to provide some analytical views to three critical disputes in practices— the transfer of future creditor’s rights (Section 4), the contractual terms prohibiting assignments (Section 5), and the effects to third parties (Section 6), which form the center of the thesis. The final part of the thesis concludes from aforesaid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ources, and attempts to provide some legal advises regarding factoring disputes in Taiwan.
第一章 序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3
第二章 我國債權讓與之法律規範 7
第一節 我國債權讓與之法律意義與性質 7
第一項 債權讓與之意義 7
第二項 債權讓與之性質 8
第三項 債權之讓與性 9
第二節 我國債權讓與之法律效力 12
第一項 對內效力 12
第二項 對債務人之效力 14
第三章 應收帳款承購業務 17
第一節 應收帳款承購業務之簡介 17
第一項 應收帳款承購業務之意義 17
第二項 應收帳款承購業務之功能 19
第三項 應收帳款承購業務的種類 20
第二節 銀行辦理應收帳款承購業務及與其他金融商品之比較 23
第一項 銀行辦理應收帳款承購業務 23
第二項 應收帳款承購與Forfaiting業務之比較 28
第三項 應收帳款承購與輸出保險業務之比較 30

第四章 將來應收帳款之概括讓與 33
第一節 概述 33
第二節 各國法制 34
第一項 德國 34
第二項 日本 36
第三項 美國統一商法典 37
第三節 國際公約 38
第一項 國際應收帳款承購業務公約 38
第二項 聯合國國際貿易應收帳款讓與公約 38
第三項 小結 39
第四節 我國規範 40
第一項 學說見解 40
第二項 實務見解 42
第三項 小結 48
第五章 應收帳款之禁止讓與特約 51
第一節 概述 51
第二節 各國法制 51
第一項 德國 51
第二項 日本 53
第三項 美國統一商法典 54
第三節 國際公約 55
第一項 國際應收帳款承購業務公約 55
第二項 聯合國國際貿易應收帳款讓與公約 56
第三項 小結 58
第四節 我國規範 59
第一項 學說見解 59
第二項 實務見解 60
第三項 小結 61
第六章 應收帳款債權讓與對第三人效力 63
第一節 概述 63
第二節 各國法制 63
第一項 德國 63
第二項 日本 64
第三項 美國統一商法典 67
第三節 國際公約 69
第一項 國際應收帳款承購業務公約 69
第二項 聯合國國際貿易應收帳款讓與公約 70
第三項 小結 73
第四節 我國規範 74
第一項 學說見解 74
第二項 實務見解 76
第三項 小結 77
第七章 結論 79
參考文獻 85
附件
一、UNIDROIT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Factoring【節錄部份條文】
二、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Assignment of Receivables in International Trade【節錄部份條文】
三、聯合國國際貿易應收款轉讓公約【節錄部份條文】
四、UNIFORM COMMERICAL CODE - ARTICLE 9 【節錄部份條文】
壹、中文部分(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一、書籍
1.史尚寬,債法總論,台北:史吳仲芳、史光華合刊,1983年3月。
2.朱宏文,國際保理與法律實務,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01年9月。
3.林誠二,民法債編總論-體系化解說(下),台北:瑞興書局,2001年3月。
4.吳建賢譯,國際應收帳款承購統一規則(General rules for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台北:財團法人臺灣金融研訓院,2003 年。
5.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下冊),台北:著者自刊,2003年3月。
6.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下冊,台北:三民書局,2006 年1月。
7.孫新強譯,美國《統一商法典》及其正式評述(第一卷)AMERICAN UNIFORM COMMERCIAL CODE AND ITS OFFICIAL COMMENTS,作者:美國法學會、美國統一州法委員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6月
8.高聖平譯,美國《統一商法典》及其正式評述(第三卷)AMERICAN UNIFORM COMMERCIAL CODE AND ITS OFFICIAL COMMENTS,作者:美國法學會、美國統一州法委員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
9.渠濤,最新日本民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2月。
10.張登科,強制執行法,台北::三民書局,1998 年8 月。
11.黃立,民法債編總論,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6年11月。
12.黃斌,國際保理-金融創新與法律實務,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8月。
13.鄭玉波,民法債編總論,台北:三民書局,2002年6月。
14.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下冊),台北,著者自刊,2007年6月。
15.蕭長瑞,銀行法令實務(二),台北:財團法人臺灣金融研訓院,2006年。

二、期刊論文
1.王文宇,「從資產證券化論將來債權之讓與---兼評九十年台上字第一四三八號判決」,法令月刊53 卷10 期,2002 年10 月。
2.王澤鑑,「物權行為無因性理論之檢討」,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一冊(台北,著者自刊,1996 年10月)。
3.尹章華,「物權行為理論之質疑與辯證」,法學叢刊104 期,1990 年。
4.尹章華,「論債權讓與之獨立性與無因性」,司法週刊482 期,1990 年8 月。
5.林誠二,「將來債權讓與之效力」,月旦法學教室第57期,2007年7月。
6.紀夙娟,「論國際應收帳款業務」,景文技術學院學報第13期(上),2000年10月。
7.張炳煌著,「應收帳款融資之法律問題」,月旦法學第11期,1996年。
8.許懷儷,「有關日本債權讓與登記制度之簡介」,萬國法律122 期,2002 年4月。
9.裴麗萍,「論債權讓與的若干基本問題」,中國法學6 期,1995年12月。
10.鄧誠中、紀麗秋,「論應收帳款收買業務」,企銀季刊24 卷2 期,2000年10月。
11.鄧誠中、紀麗秋,「國際應收帳款收買業務在國際貿易上之運用」,臺灣經濟金融月刊36 卷7 期,2000年7月。
12.鄧誠中、紀麗秋,「我國應收帳款收買業務之探討」,臺灣金融財務季刊1卷1期,2000年9月。
13劉紹猷,「『將來之債權』的讓與(一)」,法學叢刊73 期,1974年1月。
14.劉紹猷,「將來之債權」的讓與(二),載於法學叢刊74 期,1974年4月。
15.劉紹猷,「將來之債權」的讓與(三),載於法學叢刊76 期,1974年10月。
16.劉鶴田,「論國際應收帳款收買規範的演進趨勢」,臺灣經濟金融月刊39 卷5期,2003年5月。
17.蕭長瑞,「論應收帳承購業務之法律性質」,存款保險資訊季刊17 卷1 期,2003年9月。
18.韓海光、崔建遠,論債權讓與的標的物,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3年第5期p12-17,2003年,引自中國法學網http://www.iolaw.org.cn/shownews.asp?id=16457。

三、學位論文
1.王舒慧,「國際應收帳款承購業務之法制面研究」,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5年。
2.余盈鋒,「債權讓與對外效力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3.林安紜,「應收帳款管理業務法律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4.林晏如,「應收帳款管理業務契約性質及債權讓與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5.許振湖,「應收帳款買賣經理之法律關係研究」,私立輔仁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6.張道周,「應收帳款管理契約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7.曾鴻鳴,「論貿易融資項下國際應收帳款承購(International Factoring)與買斷(Forfaiting)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學程全球經營與貿易組碩士論文,2003年。
8.董浩雲,「應收帳款收買業務法律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9.謝武釗,「國際買賣非信用狀付款方式之研究」,私立逢甲大學國際貿易所碩士論文,2006年。

四、網路資料(按網站名稱筆劃排序)
1.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United Nations Commiss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Law )http://www.uncitral.org/uncitral/index.html
2.FCI網站http://www.factors-chain.com/。

貳、外文部分(按作者姓氏排列):
1.Salinger, Freddy R.,“ Factoring: the law and practice of invoice finance,” 3rd ed (by Freddy Salinger with a contribution from R. Bruce Wood, with a forward by Roy Goode, (London, Sweet and Maxwell, 1999).
2.Salinger, Freddy R.,“ Factoring Law and Practice” , London, Sweet and Maxwell, 1999.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