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部分
1.Boudry P, Collet B, Cornette F, Hervouet V, Bonhomme F,(2002). “High variance in reproductive success of the Pacific oyster (Crassostrea gigas Thunberg) revealed by microsatellite-based parentage analysis of multifactorial crosses.”, Aquaculture, 204:283–296.
2.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 (IUCN),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 World Wild Fund for Nature (WWF). “World Conservation Strategy”.
3.William J. Mitsch, James G. Gosselink (2000).“Wetlands”, 2nd ed., Wiley, pp 920.
4.Yin Chang, Hong-Chun Li, Ray-Yeng Yang (2011).“The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Feasibility of Water Clarificationand CO2 Storage by Cultured Oyster”, Proceedings of the Twenty-first (2011) International Offshore and Polar Engineering Conference.
5.The NOAA/UNH Cooperative Institute Coastal and Estuarin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CICEET)(2003)“Restoring An Oyster Reef For Mitigation of Estuarine Water Quality.”
中文部分
(依年份排列)
1.洪楚璋、郭崇義、羅美蓮及陳敏豐(1992)「台灣西岸養殖貝類累積重金屬因之研究」,貝類學報,第8期,35-86頁。2.曾鈞懋、魏慶琳、毛鵬程(1993)「香山養殖牡蠣重金屬含量和生長環境之關係」,台灣海洋大學學刊,第31期,101-116頁。
3.溼地保護工作委員會(1994)「八十三年度台灣海岸地區環境敏感地帶保護區示範規劃---項類、紅樹林、溼地調查計畫」,高雄市野項協會。
4.丁雲源(1995)「養殖漁業-貝類養殖(牡蠣)」,台灣農家要覽漁業篇,241-244頁。
5.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1995~2010)「中華民國台灣地區漁業統計年報」,漁業署。
6.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1995~2010)「台灣地區沿近海與養殖漁家經濟調查」,漁業署。
7.邵廣昭(1999)「曾文溪口海岸地區陸海交互作用之研究總計畫」,全球變遷通訊雜誌,第21期,10-21頁。8.邱文彥(1999)「臺灣濕地環境的生態教育」,環境教育季刊,第39期,23-32頁。9.胡興華(2000)「話漁台灣」,漁業推廣專輯,第八輯,漁業署。
10.林澤聖、宋鴻樟(2001)「毒牡蠣事件評議」,台灣公共衛生雜誌.,第20期,80-83頁。
11.莊玉珍、王惠芳(2001)「台灣的溼地」,遠足文化出版社。
12.王金聲(2001)「新竹地區河川與鄰近海域沈積物重金屬之空間分佈與垂直分佈」,國立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碩士論文。13.胡興華(2004)「臺灣海洋養殖的先驅—牡蠣,拓漁臺灣」,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第65 頁。
14.蔡政霖(2004)「台灣牡蠣養殖產業之經濟分析」,國立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碩士論文。15.蕭茂讃(2004)「環保警察制度與商業倫理之探討:以台灣環保警察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6.陳冠全、陳岳川、劉俊宏(2005)「漫談牡蠣繁養殖及其展望(中)」,養魚世界,第5期,59-65頁。17.李玲玲、趙榮台(2005)「台灣現有保護區之分類檢討與管理現況分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18.吳春吉 (2006) 「竹科放流水中銅及砷來源追蹤分析及其對香山海域養殖區牡蠣影響之探討」,國立中央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9.杜中菁(2006)「不同產區與季節之牡蠣重金屬含量分析」,國立海洋大學食品營養系碩士論文。20.行政院內政部營建署(2007),國家重要濕地彙編。
21.行政院內政部營建署(2007),國家重要濕地導覽手冊。
22.邱景星、鄒佩珊、李永棠、林孟龍(2008)「高屏溪舊鐵橋濕地公園開發影響遊客休閒行為模式之探討」,第一屆亞洲溼地大會論文集, 183-189頁。
23.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08)「97 年版環境白皮書」,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24.陳俞伶(2009)「台南牡蠣業者因應氣候變異-颱風調適策略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海洋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25.詹順貴、何彥陞、蔡志揚、葉再富(2010)「濕地永續經營管理方法及相關法令之探討委託計畫案總結報告書」,行政院內政部營建署委託。
26.行政院內政部營建署(2010)「濕地法草案總說明」。
27.新竹市政府(2010) 「99年新竹市國家重要濕地生態環境調查及復育計畫」,新竹市政府。
28.劉健明(2010)「貝類養殖技術」,五洲出版社。
29.張引、黃愛玲、李宗翰、李紅春、劉景毅(2010)「牡蠣養殖對淨化水質與封存二氧化碳之初步研究」,第32屆海洋工程研討會論文集。
30.蕭聖代、莊世昌、吳繼倫(2011)「牡蠣的生態服務」,水產試驗所期刊,第65期。
31.張書奇、余光昌、蔡利局、陳姿文、江蓬鈺(2012)「河川底泥污染整治技術研究-以二仁溪為例」,工業污染防治,第121期,第145頁。32.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2),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與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審核作業要點。
網頁資料
1.國際重要溼地公約官方網頁(瀏覽日期:2013年2月),網址:http://www.ramsar.org/cda/en/ramsar-documents-texts-convention-on/main/ramsar/1-31-38%5E20671_4000_0__
2.行政院官方網頁(瀏覽日期:2013年3月),網址:http://www.ey.gov.tw/News_Content.aspx?n=F8BAEBE9491FC830&s=D11678713AEC57FB
3.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官方網頁(瀏覽日期:2013年5月),網址:
http://www.fa.gov.tw/cht/FishClass/index.aspx
4.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官方網頁(瀏覽日期:2013年5月),網址:
http://www.tfrin.gov.tw/mp.asp?mp=1
5.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官方網站漁業署新聞稿聲明(瀏覽日期:2013年4月),網址:
http://www.fa.gov.tw/cht/NewsPaper/content.aspx?id=693&chk=6D71A1B8-F295-41ED-A046-E6CD16EB71F3¶m=
6.行政院環保署全國水質監測網官方網頁(瀏覽日期:2013年4月),網址:
http://wq.epa.gov.tw/WQEPA/Code/?Languages=
7.國家重要濕地保育計畫官方網頁(瀏覽日期:2013年1月),網址:
http://wetland-tw.tcd.gov.tw/WetLandWeb/index.php
8.台灣濕地網官方網頁(瀏覽日期:2013年2月),網址:http://wetland.e-info.org.tw/
9.環境資訊中心(瀏覽日期:2013年6月),網址:http://e-info.org.tw/node/56373
10.Oyster Restoration Program(瀏覽日期:2013年7月),網址:
http://oysters.unh.edu/index.html
11.Kate Orff SCAPE(瀏覽日期:2013年7月),網址: http://www.scapestudio.com/projects/oyster-tecture/
12.蔡蕙如、張春炎、楊樺「牡蠣躍身成為新環保英雄」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官方網頁(瀏覽日期:2013年5月),網址:
http://www.nsc.gov.tw/scitechvista/zh-tw/Feature/C/0/1/10/1/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