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62)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17 07:2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美惠
研究生(外文):Mei-Hui Chen
論文名稱:運用類神經網路探討光電科技產業
論文名稱(外文):Application of Neural Network for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to implement TTQ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指導教授:林文燦博士黃俊明博士
指導教授(外文):Dr. Wen-Tsann LinDr. Jun-Ming Hu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研發科技與資訊管理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其他商業及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2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1
中文關鍵詞:臺灣訓練品質系統(TTQS)光電科技產業類神經網路深度訪談
外文關鍵詞:Taiwan TrainQuali System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IndustryNeural NetworksDepth Interview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29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近年全球光電市場出現快速成長的現象,且光電產業為政府致力推動之重點產業,無論是技術的提升或制定法源等方案,過去政府都積極輔導。而根據光電科技協會對光電產品範圍之界定,光電產業可分為六大類,分別是光電元件、光顯示器、光輸出入、光儲存、光通訊、雷射及其他光電應用等等類別。由於是屬於較晚發展之產業,在人才培育與技術面,與產業發展速度更是需要投入更多資源;故提昇企業整體人力素質、開發員工潛能及強化「知識管理」等課程,為光電產業培育人才之功能。
本研究主要為運用類神經網路探討光電科技產業導入、推行臺灣訓練品質系統(Taiwan TrainQuality System, TTQS)之績效研究,研究設計分成兩階段。首先,由職訓局所提供之99年度TTQS評核資料庫輸入於類神經網路學習預測,並獲得較重要之評核指標。第二階段,將類神經網路學習之結果,進行深度訪談問卷設計,做為質化分析作業用,以了解光電科技產業實際之需求與感受,並探討質性與量化之差異性,以充實並佐證本研究所提出之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經量化與質性之分析,光電科技產業導入TTQS後,可增加公司之經營績效,包括研發、管理、製程等三大方面皆有所提升,其次,依職能落差清單設計訓練課程,並與部門KPI相結合,以達綜效之效果。希望本研究所提出之建議能供未來光電科技產業推行、導入TTQS之參考依據。



In recent years, global PV market has grown rapidly, and the optoelectronics industry has been focused by the Government with commitment, whether it is technology enhancement or sources of law program development, government has actively promoted. Opt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ociation, according to the scope of the definition of optoelectronic products, optical industry can be divided into six categories: optical components, optical displays, optical input and output, optical storage,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aser and other optoelectronic applications, etc. category. As the industry is considered developed in the late stage, in personnel training and technical, and industrial growth rate is the need to invest more resources; therefore to enhanc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its manpower, to develop staff potential and to strengthen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other courses for the optoelectronics industry, functioning as nurturing talent personnel.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designing,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use of neural network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industry, and implementation of training quality assessment system in Taiwan (Taiwan TrainQuality System, TTQS) is divided into two phases. Provided by VTC 99 the database of TTQS, assessment input to the neural network learning predict the important assessment indicators. The second phase, the results of the neural network learning, in-depth interviews questionnaire design, used as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e job,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actual needs and feelings of the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industry, and to explore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ifferences in order to enrich and corroborated the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of the Institute. All three aspects of the study by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e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industry import TTQS, to increase the company's operating performance, includ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anagement, process, etc. 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list of functions of the gap between design training courses, and with the department KPI combined to achieve synergy effects. Hope that the recommendations proposed in this study can provide the future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industry to implement import TTQS reference basis.


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 iv
目錄 v
圖目錄 viii
表目錄 ix
第一章 前言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1
1.3 研究架構與流程 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4
2.1 光電科技產業 4
2.1.1 光電科技產業特性 4
2.1.2 光電科技產業之現況 5
2.2 ISO10015教育訓練品質系統 6
2.2.1 ISO 10015品質驗證系統起源 6
2.2.2 ISO 10015品質驗證系統架構 7
2.3 臺灣訓練品質系統(Taiwan TrainQuality System, TTQS) 9
2.3.1 TTQS 建立的起緣 9
2.3.2 TTQS之定義與內涵 10
2.3.3 TTQS之相關文獻 11
2.4 類神經網路(Ai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N) 14
2.4.1 類神經網路原理 14
2.4.2 類神經網路的學習種類 16
2.4.3 倒傳遞類神經網路(Back-propagation network,BPN) 17
2.5 深度訪談 18
2.5.1 深度訪談定義 18
2.5.2 深度訪談種類 19
2.5.3 深度訪談的特性 19
2.5.4 深度訪談設計與內容 21
2.5.5 深度訪談後資料處理 21
2.5.6 深度訪談的信度與效度 22
2.5.7 深度訪談實務應用 23
2.6 帕列托法則 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7
3.1 研究資料來源 28
3.2 研究方法的選取、使用 28
3.3 敘述統計分析 28
3.4 TTQS評核指標項目-企業機構版 29
3.5 變異數分析(ANOVA) 30
3.6 倒傳遞類神經網路 31
3.6.1 倒傳遞類神經網路系統模型 32
3.7 深度訪談 33
第四章 實證分析 37
4.1 TTQS資料庫敘述統計分析 37
4.2 變異數分析(ANOVA) 38
4.3 類神經網路 39
4.3.1 類神經網路學習與分析 39
4.3.2 小結 42
4.4 深度訪談 42
4.4.1 問卷資料整理、編碼 43
4.4.2 訪談資料之分析 45
4.4.3 計畫範疇 45
4.4.4 設計範疇 47
4.4.5 執行範疇 48
4.4.6 查核範疇 49
4.4.7 成果範疇 50
4.5 類神經網路分析與深度訪談之驗證分析 51
4.5.1 共同性分析 51
4.5.2 差異性分析 5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4
5.1 結論 54
5.2 建議 55
參考文獻 56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 附錄1-1
附錄二 訪談對象資料表 附錄2-1
附錄三 訪談問項題目 附錄3-1
附錄四 深度訪談內容逐字稿 附錄4-1
附錄五 深度訪談內容逐字稿 附錄5-1
附錄六 深度訪談內容逐字稿 附錄6-1
附錄七 深度訪談內容逐字稿 附錄7-1
附錄八 深度訪談內容逐字稿 附錄8-1
附錄九 深度訪談內容逐字稿 附錄9-1
附錄十 深度訪談內容逐字稿 附錄10-1
附錄十一 深度訪談內容逐字稿 附錄11-1
附錄十二 深度訪談之資料整理編碼 附錄12-1
附錄十三 個人簡歷與自傳 附錄13-1

圖目錄
圖 1 本研究之流程圖 3
圖 2 全球歷年光電產值趨勢分析圖 5
圖 3 臺灣歷年光電產值趨勢分析圖 6
圖 4 組織績效與訓練關係圖 9
圖 5 TTQS循環迴圈 11
圖 6 人工神經元模型 15
圖 7 倒傳遞類神經路模型 17
圖 8 本研究流程圖 27
圖 9 類神經網路架構示意圖 33
圖 10 效果評估圖-訓練組 42
圖 11 效果評估圖-測試組 42


中文文獻:
1. 中華民國中小企業協會IIP國際人力資源品質系統觀摩活動研析報告, 2010,臺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之資料。
2. 白景文、孔毓翔,2010,臺北市職業工會導入TTQS關鍵成功因素之分析,亞太經濟管理評論,14卷,1期,頁89-111。
3. 白森全,2009,民俗文化創意商品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為例,國立勤益科技大學研發與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4. 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PIDA),2012,2012光電大未來記者聯誼會,一月。
5.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2010,TTQS教育訓練課程統一教材基礎班講義-企業機構版,99年度訓練品質系統實計畫彙整控管作業服務。
6. 何旺宗,2010,資料融合技術結合類神經網路對高速公路事件延遲時間預測之研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碩士論文。
7. 吳萬益, 2005,企業研究方法,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8. 李弘暉,2007,運用ISO10015轉換教育訓練投資為企業競爭,品質月刊,43卷,7期,頁78-83。
9. 李明璜,2012,數學能力分組教學對國中生學習成就與學習態度之影響,國立中興大學應用數學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10. 林文燦、孔慶瑜、林麗玲,2009,IIP、ISO10015與TTQS差異分析,品質月刊,45卷,4期,頁52-56。
11. 林四海,2012,企業導入TTQS後評核成功之重要關鍵因素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行銷學系所碩士論文。
12. 林婉婷,2010,企業導入TTQS(臺灣教育訓練品質系統)成效之分析,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13. 林榮賜,2012,企業引進TTQS之策略探討-以日商A企業為例,國立中興大學高階經理人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14. 林麗玲,2010,應用關聯法則探討臺灣企業推行TTQS績效評估成效之研究,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碩士論文。
15. 孫仲山、魏巧珊,2006,國內光電產業人力需求分析,科技教育課程改革與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期,頁271-276。
16. 席與莉,2008,公務人力訓練導入ISO10015之研究,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論文。
17. 袁方編,2002,社會研究方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8. 馬成傑,2010,監督式學習類神經網路於銑削斷刀即時監控之研究,中原大學工業與系統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19. 張華城,2000,應用類神經網路模式於產品造形特徵辨識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20. 張翠玲,2009,職業訓練機構導入訓練品質系統成效追蹤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21. 張韻姿,2010,網路新聞之帕列托法則分析-以交大喀報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22. 許世葦, 2011,應用類神經網路探討臺灣訓練品質系統TTQS推動績效評估之研究,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碩士論文。
23. 許評貴,2006,科技大學光電科技領域學程實施現況與未來發展之研究,科技教育課程改革與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期,頁84-91。
24. 陳彥伶, 2010,應用類神經網路模擬鋼筋混凝域房屋結構容量震譜,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25. 曾偉智,2010,軟體專案管理成本、時程預測之研究-以國內軟體產業之『資訊應用系統建置』案為例,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資訊管理所。
26. 童煥彩,2009,企業導入TTQS後對經營績效之影響—以製造業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7. 黃建龍, 2010,應用類神經網路技術分析產品報價系統之研究-以運動器材業為例,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碩士論文。
28. 黃惇勝、蔡靖一,2010,企業透過TTQS辦訓意願之調查研究,東亞論壇,467期,頁65-80。
29. 葉怡成,2001,類神經網路模式應用與實作,臺北儒林圖書。
30. 葉怡成、吳沛儒,2009,基於類神經網路與交叉驗證法之田口方法,品質學報,16卷,4期,頁261-279。
31. 葉怡成、彭釗哲、連立川,2005,類神經網路與經驗公式在高性能混凝土抗壓強度預測之比較,技術學刊,20卷,3期,頁261-268。
32. 葉燦賢,2010,應用類神經網路模擬設計思考策略,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論文。
33. 葛建培,2008,訓練品質、組織承諾與組織績效關聯性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34. 葛修昊,2006,光電產業員工離職傾向之因素分析,義守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35. 董文雅、洪清海, 2009,談TTQS在工會系統之應用,臺灣總工會勞工論壇。
36. 廖述賢、溫志皓,2012,資料探勘理論與應用以IBM SPSS Modeler為範例,博碩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37. 劉念慈,2009,中部地區企業訓練品質評鑑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
38. 歐宗殷,2010,資料探勘為基礎之零售業銷售預測模式以連鎖超商鮮食商品為例,國來清華大學博士論文。
39. 鄧鴻群, 2003,電子製造服務業導入顧客關係管理之關鍵成功因素探討,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班。
40. 鄭浩峻,2012,運用群集分析法建構TTQS成功關鍵指標,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碩士論文。
41. 蕭慈惠,2000,ISO 9001品質保證系統之發展沿革及未來趨勢探討—兼論資源最佳化利用的生產系統,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營建工程所碩士論文。
42. 賴瑞珠,2010,屯區藝文中心表演行銷策略之研究,國立勤益科技大學研發科技與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3. 薛凱藝, 2011,生物科技產業導入TTQS成效績效之研究,國立勤益科技大學研發科技與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4. 蘇億珊,2006,企業導入ISO 10015教育訓練品質系統之可行性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文獻:
1. Koch,R.(1998).The 80/20 principle:The Secret of Achieving More with Less.New York:Currency Doubleday.
2. Lichia Yiu &; Raymond Saner.(2004). SO10015: A Strategic Instrument in Human Capital Development,Switzerland: CSEND.
3. Mishler, E. G.(1986). Research interviewing:Context and narrative.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4. Rumelhart D.E., Hinton G.E., &; Williams R.J.,(1986),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 explorations in the microstructure of cognition. Mit Press Computational Models Of Cognition and Perception Series (1), p.318-362.
5. Saner-Yiu, L., &; Saner, R. (2005). Does it pay to train? ISO 10015 assures the quality and return on investment of training. ISO Management System, 5(2), 1-6.
6. Vellido A, Lisboa P.J.G,(1999), Neural Networks in Business: a Survey of Applications.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17: p. 51-70.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28. 黃惇勝、蔡靖一,2010,企業透過TTQS辦訓意願之調查研究,東亞論壇,467期,頁65-80。
2. 10. 林文燦、孔慶瑜、林麗玲,2009,IIP、ISO10015與TTQS差異分析,品質月刊,45卷,4期,頁52-56。
3. 2. 白景文、孔毓翔,2010,臺北市職業工會導入TTQS關鍵成功因素之分析,亞太經濟管理評論,14卷,1期,頁89-111。
4. 30. 葉怡成、吳沛儒,2009,基於類神經網路與交叉驗證法之田口方法,品質學報,16卷,4期,頁261-279。
5. 31. 葉怡成、彭釗哲、連立川,2005,類神經網路與經驗公式在高性能混凝土抗壓強度預測之比較,技術學刊,20卷,3期,頁261-268。
6. 陳國祥、管倖生、鄧怡莘、張育銘(2001)。感性工學將感性予以理性化的手法。工業設計,29(1),6-7。
7. 陳殿禮、紀冠宇(2010)。木材視覺意象之研究-以台灣產商用針葉樹為例。設計學報,15(2),55-72。
8. 楊金瑞、葉信宏(1999)。鎂合金表面處理簡介。工業材料雜誌,152,106-109。
9. 楊智超(1999)。鎂合金材料特性及新製程發展。工業材料,152(8),72-80。
10. 楊智超(2003)。輕量化新鎂合金材料之發展。工業材料,198,81-85。
11. 劉鎮源、唐麗英(2009)。整合灰關聯分析與感性工學於產品設計開發。品質學報,16(3),165-177。
12. 蔡幸甫(2000)。輕金屬產業的發展趨勢。工業材料。166(10), 165-168。
13. 蔡幸甫(2001)。輕金屬產業發展狀況及商機。工業材料。174(6), 7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