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內政部(2018)。內政部統計處統計年報。2018年2月12日取自
https://www.moi.gov.tw/files/site_stuff/321/2/year/year.html。
內政部戶政司(2018)。人口政策及統計資料。2018年5月20日取自 https://www.ris.gov.tw/zh_TW/346
王世哲、吳坤良(譯)(2002)。Mattias Pinger、Jose Manuel Asun著。面
臨十字路口的成人教育:學尋出路。台北市:巨流圖書。
王秀里(2004)。高雄縣市成人參與非正規學習動機與障礙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
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王政彥(2004)。變遷社會中成人教育的變與不變。成人教育,77,12-22。
王秋絨(1997)。成人教育的思想與實務─現代、後現代的論辯。台北:心理。
王素蘭(2006)。退休人員擔任志工者之社會支持、生活適應對參與志願服務動機
之影響。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朱文慶(2007)。高雄市國民小學志工服務學習與生活滿意度。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朱坤連(1994)。退休人員生活需求及滿意度相關因素之研究以高雄市公教退休人
員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文琴(1997)。國立空中大學高齡學生參與動機和學習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國
立空中大學研究報告第22號。台北:空大。
吳永安(2007)。志工參與動機與持續服務動力之研究—宜蘭縣榮欣志工團體個案
分析。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
吳永銘(1998)。我國老人教育辦理現況暨發展取向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
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吳明隆、涂金堂(2007)。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五南。
吳坤良(1999)。老人的社區參與動機、參與程度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吳郁銘(2004)。活動型老人休閒運動參與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以中華基督教青年
會萬華會所會員為例。輔仁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燕萍(2017)。醫療志工參與動機、工作投入與持續服務意願之研究-以大林慈
濟醫院為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
邱明宗(2007)。登山健行者人格特質、休閒滿意對登山行為及生活滿意度的影響—以台中市大坑地區為例。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邱榮泰(2012)。臺中市國中學生籃球運動參與動機及涉入程度對滿意度與休閒效益之影響研究。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運動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李再發(2003)。高雄縣市國小退休教師社會參與、社會支持與生活滿意度。國立
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李百麟(2009)。高齡者之生活滿意度與成功老化各因素關係之探討。危機管理學
刊,6(2),25-38。
李百麟、王巧利(2012)。老年情緒與調適。危機管理學刊,9(2),95-104。
李威駿(2010)。社區大學學員的老化知識與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苗栗縣社
區大學為例。玄奘大學成人教育與人力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李崇義(2003)。主觀幸福感理論初探及其對高齡者之啟示。成人教育,74,42-51。
李瑞金、馬逸華、陳美真(1995)。台北市銀髮族社會參與需求研究。財團法人台
北市行天宮委託研究。中興大學社會學系,台中。
李瑞金(1996)。老年婦女的退休與生活方式。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季刊,71,
42-51。
沈琮閔(2011)。慈濟醫療志工服務學習歷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
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阮鵬宇(2007)。老人大學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彰化縣政府老人大學
為例。大葉大學工業工程與科技管理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周雅容(1994)。不同來源的社會支持與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人口變遷、國民健康
與社會安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中央研究院。
邱榮泰(2012)。台中市國中學生籃球運動參與動機及涉入程度對滿意度與休閒效
益之影響研究。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運動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林子揚(2008)。台北市籃球俱樂部參與者參與動機、持續涉入與滿意度之相關研
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廷勳(2010)。生活滿意度量表分數於台灣老人之穩定性、重要影響因子與敏感
性。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欣儀(2014)。中高齡者自主服務學習之研究: 學習、改變、增能的故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林美和(2004)。高齡者參與資訊學習之動機與特性之分析:以資策會舉辦的資
訊爺爺奶奶選拔活動為例,成人教育,78,2-9。
林虹似(2007)。高齡者參與志願服務之動機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以雲嘉南地區慈濟基金會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林祥順(2013)。導遊志工參與動機、工作滿意度與持續服務意願之研究─以花東
縱谷國家風景區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林振春(2000)。成人的服務學習。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成人學習革命,141-168
。台北:師大學苑。
林振春(2012)。學習共同體雙核心引擎的理論建構。城區終身教育與學習共同體
建設國際研討會,上海市。
林麗惠(2001)。高齡者參與學習活動與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
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麗惠(2002)。高齡者參與學習活動之探究。成人教育學刊,6,107-130。
林麗惠(2004)。高齡者對成功老化條件及策略之初探。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
學會主編,高齡社會與高齡教育,151-183。台北:師大書苑。
林麗惠(2006)。高齡者參與志願服務與成功老化之研究。生死學研究,4,1-36。
洪鳳美(2005)。國中導師轉型領導風格、班級氣氛與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以台北縣市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胡夢鯨(2012)。臺灣樂齡學習示範中心的現況與三種SOP。臺灣樂齡發展協會會
訊,4,10-23。
范涵惠(2002)。長期照護機構老人健康狀況、生活適應及生活滿意度相關性之探
討。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馬慧君、施教裕(1998)。志願服務工作者參與類型之初探-以埔里五個團體的志
工爲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2(1),157-192。
徐俊賢(2005)。博物館志工參與動機與工作滿足之研究-以台北市天文科學教務
館為例。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高昀琪(2006)。高齡學習者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桃園縣老人大學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高齡者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粘容慈(2004)。重新發現力量∼高齡志工參與志願服務的充權經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張月芬(2004)。家庭教育中心志工參與動機、內外控信念與其組織承諾之研究。
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張春興(2004)。心理學概要。台北:東華。
張春興(2011)。現代心理學-重修版。台北:東華。
張蕙麟(2007)。高雄市退休高齡者休閒參與、休閒滿意度及生活滿意度關聯模式
之建立與分析。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6(2),102-109。
教育部(2006)。邁向高齡社會老人教育政策白皮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2)。教育部補助直轄市及縣(市)政府設置樂齡學習中心實施要點。
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8)。樂齡學習網樂齡學習中心歷年成果。2018年5月20日。取自http://moe.senioredu.moe.gov.tw/Home/SeniorCenter
梁金麗(2001)。社區老人生活品質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6)。105-150年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18年3月15日。取自https://www.ndc.gov.tw/Content_List.aspx?n=84223C65B6F94D72
陳美惠(2006)。影響台灣地區有偶婦女時間分配之因素。銘傳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肇男(1999)。老人三寶:老本、老伴與老友-台灣老人狀況檢討。台北:中央
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陳肇男(2003)。台灣老人休閒生活與生活品質。人口學刊,26,96-136。
陳寶瑟(2008)。中老年志工的服務動機、社會支持、服務學習效果及生活滿意度
之研究。佛光大學社會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
傅嘉瑜(2005)。高齡者社團參與類型、參與程度與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政治
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曾俊銘(2004)。學校退休人員終身學習參與情形與再工作關係之研究-以嘉義地
區退休教師聯誼會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曾美鈴(1992)。老年人終老覺知與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台中市老人為對象。東海
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游柱然(2009)。論美國高校服務學習的起源與發展。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
報,3(8),61-64。
馮文彬(2010)。台北縣國民小學志工參與動機及工作滿意度之調查研究。國立台
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心珍(1995)。嘉義市老年婦女的自我概念對其生活滿意度及參與學習意願之影
響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黃弘欽(2011)。高齡志工社會支持與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
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黃悅紋(2010)。高齡志工學習動機與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雲嘉南地區慈濟
基金會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高齡者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黃淑貞、林春鳳(2010)。銀髮族休閒活動參與對生活滿意度相關文獻之探討。2010
年第三屆運動科學暨休閒遊憩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34-243。
黃國城(2007)。代間學習及其對高齡教育之啟示。社區發展季刊,118,265-278。
黃國彥、鍾思嘉(1987)。老人健康自評、生活改變、生命意義與生活滿意之關係。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3(1),169-181。
黃富順(2000)。成人教育導論。台北:五南。
黃富順(2002)。老人心理問題與輔導策略。成人教育,67,37-44。
黃富順(2004)。高齡學習。台北::五南。
黃富順(2009)。高齡學習與高等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黃璉華(1992)。老人生活滿意度相關因素之因徑分析研究。護理雜誌,39(4),
37-47。
勞動部(2016)。勞動統計專網-勞動統計報告。2018年3月15日。取自https://www.mol.gov.tw/statistics/2452/
楊雅雲(2011)。非營利組織志工參與動機、組織承諾與工作滿足感之研究─以新
竹縣慈濟志工為例。明新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葉重新(2011)。教育心理學。台北:心理。
葉俊郎(1994)。老年人參與志願服務之探究。老人教育,5,26-35。
葉鄉誼(2007)。銀髮中的華冠-參與安養機構服務的高齡志工之生命故事銀髮中的華冠-參與安養機構服務的高齡志工之生命故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與輔導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趙希斌、鄒泓(2001)。美國服務學習實踐及研究綜述。比較教育研究,22(8),
35-39。
僧羽綸(2015)。中高齡者參與合作式服務學習歷程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高齡者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劉玉桂(2007)。中國大陸社區體育推廣現況之探討。大專體育學術專刊,96,
51-56。
劉敏珍(2000)。老年人之人際親密、依附風格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
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劉淑娟(1999)。罹患慢性病老人生命態度及生活滿意度之探討。護理研究,7(4),
295-305。
劉家勇(2016)。社區銀髮志工從事志願服務活動之動機與機會研究:以長庚養生文化村為例。台灣社會工作學刊,16,41-86。
劉靜軒(2005)。老人社會大學學員智慧與生活滿意度相關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
高齡者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劉湘雯(2012)。花蓮地區公務機關志工服務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
社會暨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劉瓊文(2016)。中高齡志工參與服務學習經驗之探討-以嘉義市樂齡學習中心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蔡旻婷(2014)。志工參與國民小學天文教育服務學習經驗之研究-以嘉義市某國
小家長志工團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衛生福利部(2016)。衛生福利部志願服務資訊網。2018年1月10日取自
https://vol.mohw.gov.tw/vol2/statistical/index.gsp。
衛生福利部(2016)。高齡社會白皮書。台北: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2014)。國民健康署健康監測與統計-監測調查及報告。2018年1月
10日取自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111。
鄭書芳(1998)。傅朗克意義治療法在老年生活意義教育上的探討。國立中正大學
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賴永和(2001)。國民中小學退休教師生活適應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
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賴爾柔(1998)。台灣鄉村老人生活滿意度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硏
究計畫成果報告。
戴章洲、吳正華(2009)。老人福利。台北:心理。
戴嘉育(2017)。高齡者志工參與服務動機、身心健康與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
以高雄市社區機構為例。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蔡長清、劉修祥、黃淑貞(2001)。退休老人休閒參與量及類型與生活滿意度之關
係。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學報,31,183-221。
鍾秀琴(2011)。大臺南市樂齡者學習成效及幸福感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
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謝秉育(2001)。玉山國家公園解說志工參與動機、控制信念與工作滿足之研究。
國立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簡素枝(2004)。嘉義縣市高齡者參與者與非參與者在人際關係、生活滿意度之比
較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簡瓊珠(2003)。高齡學習者生活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
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藍春琪(1994)。老人主、客觀社會支持來源的異同與生活滿意程度。東海大學社
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二、英文部分
A.C, Atkinson, K. Chaloner, A.M. Herzberg, and J. Juritz. (1993). Optimal experimental designs for properties of a compartmental model. Biomet-rics, 49,325-337.
Boshier. R. (1977). Education Particpa Scale Factors Structure for Older Adults. Adults Education, 28,165-175.
Cottrell L. (1940). Histologic variations with age in apparently normal peripheral never trunks. Arch Neurol psychiatry ,43,1138-1150.
Cropley, A. J. (1980). Toward a system of lifelong education-some practical consideration.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Duckenfield, M., & Wright, J. (1995). Pocket guide to service-learning. Clemson, National Dropout Prevention Center.
Edginton, C. R., Jordan, D. J., DeGraaf, D. G., & Edginton, S. R. (1995). Leisure and life satisfaction: foundational perspectives. Madison: Brown & Benchmark Pubilshers.
Jacoby, B. (1996).Service-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Concepts and Practices/Barbara Jacoby and associates:foreword by Thomas Ehrlich . San Francisco : Jossey-Bass.
Kolb‚D.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
Sigmon,R.(1996).The problem of definition in Services-Learning. The journey to Service-Learning. Washington, D.C..Council of Independent Colle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