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期刊論文﹙按照姓名筆畫排列﹚
李元貞〈論台灣現代女詩人作品中「身體」與「情慾」的想像〉,《中外文學》第28卷第4期,P.43 ~P.81,1999.9。
李仕芬〈軟弱與挫敗—女性小說中的男性〉,《聯合文學》第14卷第5期,P.161 ~P.169,1998.3。
沈乃慧〈日據時代台灣小說的女性議題探析〉﹙下﹚,《文學台灣》第16期,P.167 ~P.195,1995.10。
沈乃慧〈日據時代台灣小說的女性議題探析〉﹙上﹚,《文學台灣》第15期,P.286 ~P.304,1995.7。
宋澤萊〈論台語小說中驚人的前衛性與民族性:試介賴和、黃石輝、宋澤萊、陳雷、王貞文的台語小說〉,《台語小說精選卷》,台北:前衛1998. P.11~P.58。
何笑梅〈新女性主義和台灣女性文學〉﹙一﹚,《台灣研究集刊》第2期,P.81 ~P.85,1993。
林靜茉〈婦人真的殺夫了嗎? —解構李昂《殺夫》中的女性主義〉,《文學台灣》第15期,P.272 ~P.283,1995.7。
呂美親〈陰影下美麗的女性風景:清文台語小說集《虱目仔ê滋味》〉.《海翁台語文學》,P.4 ~P.19, 2006.6。
邱貴芬〈戰後以來台灣女性小說發展概況〉,《台灣文學館通訊》,P.339~P.372,2008 .2
邱貴芬〈族國建構與當代台灣女性小說的認同政治〉,《思與言》第34卷第3期,P.79 ~P.112,1996.9。
邱貴芬〈失聲畫眉—探討台灣女性小說壓抑的母親論述〉,《台灣文藝》新生版第5期,P.34~P.38,1994.10。
邱貴芬〈當代台灣女性小說裡的孤女現象〉,《文學台灣》第1期,P.111 ~P.118 P.111,1991.12。
林芳玫〈《迷園》解析—性別認同與國族認同的弔詭〉,鍾慧玲主編《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台中:東海大學審訂,P.271 ~P.298,1997。
伊蘭.修華特﹙Elaine Showalter﹚著,張小虹譯〈荒野中的女性主義批評〉,《中外文學》第14卷,第10期,P. 77~P.106。
陳金順〈風中的花蕊—戰後台語女性文學概論〉,《台灣文學館通訊》,P.62 ~P.67,2008. 5。
陳玉玲〈王貞文基督教小說研究〉,《台北師院語文集刊》,第6期,P.109 ~P132,2001. 6。
張小虹〈性別與美學/政治:當代台灣女性主義文學研究〉,鍾慧玲主編《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台中:東海大學審訂,P.117 ~P.138,1997。
彭小妍〈李昂小說中的語言─由〈花季〉到《迷園》〉,鍾慧玲主編《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台中:東海大學審訂,P.263 ~P.270,1997.4。
謝惠貞〈王貞文台文小說〈橄欖情〉內底ê女性意識〉,《台文戰線》,P.160 ~P.187,2009.1。
蕭義玲〈女聲歡唱—女性小說的書寫向度〉,《幼獅文藝》第595期,P.23 ~P.33,2003.7。
蕭義玲〈女聲歡唱—女性小說的書寫向度〉,《幼獅文藝》第596期,P.26 ~P.29,2003.8。
◎專書
托里‧莫以(TORIL MOI)著,陳潔詩譯《性別/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台北:駱駝出版社,1995。
伍寶珠《書寫女性與女性書寫》。台北:大安出版社,2006。
特雷.伊格爾頓著,伍曉明譯《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羅柏特.休斯著,劉豫譯《文學結構主義》。台北:桂冠圖書1992。
何信翰《泛露西亞詩學理論kap台語現代詩研究》。台北: Airiti Press,2010。
何春蕤《豪爽女人》。台北:皇冠出版社,1999。
李亞敏《敘事學》。合肥: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李廣倉《結構主義文學批評方法研究》。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6。
李揚《中國民間故事形態研究》。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6。
宋澤萊主編《台語小說精選卷》。台北:前衛,1998。
呂秀蓮《新女性主義》。台北:聯合文學,2008。
維金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著, 張秀亞譯《自己的房間》。台北:天培文化,2000。
邱貴芬《仲介台灣女人》。台北:遠流出版社,1997。
林央敏《台語文學運動史論》。台北:前衛出版社,1996。
周英雄《結構主義與中國文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
勒內.韋勒克 奧斯汀.沃倫著 劉向愚 刑培明 陳經生 李哲明譯《文學理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
唐 荷《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台北:揚智出版社,2003。
格蕾.格林、考比里亞.庫恩(GAYLE GREENE AND COPPELIA KAHN)編,陳引馳譯《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台北:駱駝出版社,1995。
畢恆達《空間就是性別》。台北:心靈書坊, 2008。
張春凰、江永進、沈冬青《台語文學概論》。台北:前衛出版社,2001。
張岩冰《女權主義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7。
張小虹《性/別研究讀本》。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
張小虹《性別越界: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與批評》。台北:聯合文學,1995。
趙稀方《後殖民理論與台灣文學》。台北:人間出版社,2009。
樊洛平《當代台灣女性小說史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6。
費小平《國家政治:后殖民小說與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張寶琴等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4年。
簡瑛瑛主編《認同.差異.主體性》。台北:立緒文化,1997。
簡瑛瑛《何處是女兒家》。台北:聯合文學,1998。
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2000。
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台北:女書文化,1999。
◎學位論文
翁瑋佩《陳雷台語小說研究》,靜宜大學碩士論文,2004。
張郁琳《論張春凰王貞文與清文其人及台文作品內的性別認同與國族認同》,成功大學碩士論文,2007。張輝潭《台灣當代婦女運動與女性主義實踐初探》,清華大學碩士論文,2006。
陳瑤玲《陳雷作品研究》,台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陳姿妃《呂赫若小說中女性宿命觀研究》,屏東師範學院碩士論文,2004。黃文達《當代(1986–2008)台語小說內底的台灣意識》,中正大學碩士論文,2010。黃雅銘《鄭清文短篇小說中的女性書寫》,東吳大學碩士論文,2008黃佳惠《白話字資料中的台語文學研究》,台南師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楊斯顯《陳明仁台語小說中ê台灣人形象kap價值關研究》,靜宜大學碩士論文,2004。◎研討會論文:
朱香婷〈清文台語小說集《虱目仔ê滋味》ê女性書寫探討〉2007.10 《2007中山醫大台語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10-1~p10-44
李婉慈〈性命、性別、存在kap救贖—王貞文台語小說《天使》研究〉2007.10 《2007中山醫大台語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1~p45
呂美親〈論析清文小說〈虱目仔ê滋味〉中失落語詞ê積極意涵〉,《2005台語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273~P296 。
陳慕真〈母親、母土kap母語—鄭雅怡台語作品中ê女性書寫〉,《2005台語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377~P.403。
蔡幸紋〈清文台語小說集《虱目仔ê滋味》ê高雄書寫〉2007.10 《2007中山醫大台語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9-1~p9-35
◎網站
台語文數位典藏資料庫http://iug.csie.dahan.edu.tw/nmtl/dadwt/pbk.asp。
語言公平網站 mail.tku.edu.tw/cfshih/ln/paper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