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26 01:3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洪佳君
研究生(外文):Chia-Chun Hung
論文名稱:從全球治理觀點探討NGO之組織發展:以國際土地政策訓練研究中心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Looking into NGO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 Governance: A Cas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Land Policy Studies and Training
指導教授:張榮農張榮農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Jung-Nung Ch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銘傳大學
系所名稱: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班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綜合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0
中文關鍵詞:公民社會全球治理非政府組織組織變革
外文關鍵詞:global governancecivil soecitynon-gonvernmental organizationorganizational chang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84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21世紀是一個全球化、網絡化,以知識和資訊為基礎的新社會,新資訊科技、通訊及網際網路的變革,不僅是新知識經濟、新規則和新市場正在逐漸形成之中,同時新形式的人民參與及全球治理也強力浮現,因而聯合國在1999年「人類發展報告」中即將「非政府組織視為是其中重要的一員,更是一個新的、具影響力的行動者」。面對此時勢,應該讓政府及NGO之間、公共及私人部門之間、組織行動者及地方公民社會之間等共同參與和分享,不只是回顧走過的歷史,也應更努力前瞻未來所要扮演的角色與擘劃的新願景。
全球治理觀點在於以主權國家政府的政府弱化為前提,強調政府組織間、非政府組織和其他行為體與政府並存,甚至可以實行「沒有政府的治理」,強調以經濟自由、政治多元的共同價值觀進行國際「協調與合作」。設立於桃園的國際土地政策研究訓練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Land Policy Studies and Training, ICLPST)是許多傳播台灣農業發展成功經驗最具成效的國際性專業訓練機構之一,本研究以該中心為例,並以質性個案研究為方法,透過文獻探討及深度訪談,從全球治理及組織發展與變革相關概念與理論,探討國土中心的組織發展歷史、組織角色任務與功能及該組織未來可能走向,進行三方面之深入研究。由於國土中心多年來成功地推動土地政策訓練相關業務,探討該組織如何維持其優勢並突破目前組織發展的問題與瓶頸,找到更適切的立足身份,與國際間接軌、分享台灣發展土地政策的成功經驗,以及如何將組織轉型朝向一個比較符合台灣法源依據的組織發展方向與政策目標,將可作為其他NGO組織發展之參考。
The 21st century features a globalized, networked, knowledge-based and information-oriented new society. The revolution in new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s and internet has not only formed a knowledge-based economy, new rules, and new market, but also led to the booming of new civil participation and global governance styles. Therefore, in 1999, the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UNDP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 had claimed that “NGOs have been effectively advocated for human development, maintaining pressure on national governments, international agencies and corporations to live up commitments and to protect human rights and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Facing this trend, policy-makers should examine the roles of NGOs in the past and formulate new visions for the future while participating and sharing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NGOs, the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 and organizations and civil society.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comprehend the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of NGOs in Taiwan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global governance and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change. The research takes a qualitative approach, with the methodology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he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Land Policy Studies and Training (ICLPST) in Taoyuan has been taken as an example for the study of its background, history, current status, relevant rules and regulations, relationships with the government and civil society,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hrough different stages of organization change, ICLPST has been given a good opportunity for future development, while it has also experienced many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such as political implications, shortage of financial support and human resources, and insufficient legal establishments.
摘要 iv
誌謝 vi
目次 vii
表目錄 ix
圖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架構 5
第四節 名詞解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全球化的全球治理 7
第二節 非政府組織相關概念 18
第三節 台灣非政府組織的發展 25
第四節 組織變革 37
第三章 個案研究:國際土地政策訓練研究中心 48
第一節 引言 48
第二節 組織產生、發展與背景分析 49
第三節 組織管理與制度 55
第四節 組織變革與策略管理 61
第五節 問題與瓶頸 66

第四章 結論與建議 69
第一節 結論 69
第二節 後續研究方向 72
參考文獻 74
附錄 82
一、訪談聯絡信函 82
二、訪談綱要(一) 83
三、訪談綱要(二) 84
四、訪談記錄(一) 86
五、訪談記錄(二) 90
六、訪談記錄(三) 93
七、非政府組織法的立法原則 95
壹、中文部分
一、書籍
王振軒,《非政府組織的議題與發展》。台北:鼎茂圖書,民94。

外交部NGO委員會,《迎向世界的台灣NGO》。台北:外交部,民95。

朱景鵬著,《國際組織管理-全球化區域化之觀點》。台北:聯經,民93。

江明修主編,《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台北:智勝文化,民89。

江明修審訂,Ann C. Hudock原著,《非政府組織》。台北:智勝文化,民92。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我國與國際非政府組織發展關係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民82。

何增科主編,《公民社會與第三部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民89。


余佩珊譯,彼德•杜拉克著,《非營利機構的經營之道》。台北:遠流出版公司,民83。

吳定、鄭勝分、李盈盈,《組織發展應用技術》。台北:智勝,民94。

吳秉恩,《組織行為學》。台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民91。

李青芬、李雅婷、趙慕芬編譯,Stephen P. Robbins原著,《組織行為學》。台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民91。

沈宗瑞等譯,David Held et al 著,《全球化大轉變:全球化對政治、經濟與文化的衝擊》。台北:韋伯文化,民90。

周旭華譯,科特(John P. Kotter) 等著 ,《變革》。台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民89。

俞可平,《治理與善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民89年。

高希均、李誠主編,〈農復會、土地改革與台灣經濟發展〉,《台灣經驗四十年》。台北:天下文化,民83。

張英明、張其祿編著,《組織變革論述與實踐-高雄市政府公教人力發展局的故事》。台北:商鼎文化,民95。

許士軍,《管理學》。台北:東華書局,民82。

陳義勝,《組織行為學》。台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民85。

喜瑪拉雅基金會,《非政府組織法的立法原則(討論草案)》。台北:財團法人喜瑪拉雅基金會,民89。

馮燕,〈非營利組織的法律規範與架構〉,收錄於蕭新煌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台北:巨流,民89。

黃競娟等譯,Gillian Youngs著,《全球化時代的國際關係》。台北:韋伯文化,民90,頁2。

楊日青等譯,Andrew Heywood 著,《政治學新論》。台北:韋伯文化,民88。

楊雪冬,《全球化:西方理論前沿》。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民91,頁47。

楊龍芳,《全球化的悖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民87。

賈西津、魏玉等譯,薩拉蒙等,《全球公民社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民91,頁3-4。

蔡明殿、陳清泉、賴明灼編,《民間團體參與世界貿易組織部長會議工作手冊》。高雄:高雄市人權城市促進會,民94。

蔡東杰譯,Joseph S. Nye Jr.著。《美國霸權的矛盾與未來》。台北: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91。

鄧正來,J.C. Alexander編,《國家與市民社會:一種社會理論的研究途徑》。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民91。

蕭新煌,《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台北:巨流,民89。

謝安田,《企業管理》。台北:五南圖書公司,民81。

謝安田,《管理的力量 : 謝安田談管理實務》。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80。

韓經綸譯,Steers R.M著,《組織行為》,台北:五南書局,民82。

二、期刊
毛樹仁、吳坤霖,〈台灣非政府於政府外交事務的角色及功能〉,《國家政策季刊》第3卷,第1期,民93.3,頁179-200。

江明修、鄭勝分,〈全球治理與非營利組織〉,《中國行政》,第73期,民92,頁71-95。

宋學文,〈全球化與非政府組織(NGO''s)對國際關係之影響〉,《新世紀智庫論壇》,第11期,民89,頁43-51。

宋學文,〈全球化與與全球治理對我國公共政策之影響:並兼論對兩岸關係研究之意涵〉,《中國大陸研究》,第44卷,第4期,民90,頁8。

宋學文,〈非政府組織(NGOs)在全球治理中之機會與限制:一個政治學的觀點〉,《中國行政評論》,第13卷,第1期,民92,頁127-158。

官有垣,民89a,「非營利組織在台灣的發展:兼論政府對財團法人基金會的法令規範」,《中國行政評論》,第10卷第1期,頁75-110。

張亞中,〈全球治理:主權與權力的解析〉,《問題與研究》,第40卷第4期,民90.7、8,頁4-5。

張英陣,〈第三部門與社會福利政策分析〉,《社區發展季刊》,第70 期,民84.6,頁146。

楊昊,〈全球化、全球治理與公民社會〉,《行政試訊》,第11期,民92.12,頁3-12。

蕭力愷,〈全球化與全球治理〉,《競爭力評論》,第7期,民94.7,頁31-33。

鍾京佑,〈全球治理與公民社會:台灣非政府組織參與國際社會的觀點〉,《政治科學論叢》,第18期,民92,頁28-32。

顧忠華,〈二十一世紀非營利組織與非政府組織的全球化〉,《新世紀智庫論壇》,第11期,民89,頁17-24。

三、論文
江明修、鄭勝分,〈全球性公民社會組織之結構、管理策略與結盟之道〉,「政大公共政策論壇:全球化與台灣」學術研討會,台北,民91.06,頁8-14。

李漢盈,〈組織變革中員工態度之研究─我國國營電信事業員工的調查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3。

周芬姿,〈台灣NGO之現況與理論探討-組織與民主的觀點〉,「第四屆亞洲地區非政府組織論壇」NGO青年營,台北,民92。

張曉文,〈從全球治理探討非政府組織之角色:一個人權與人道救援之觀點〉,,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3,頁44-54。

曾俊明,〈組織變革與改變績效之研究-以取得ISO14001認證之製造廠商為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7。

黃錦淑,〈研發人員的工作設計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兩種工作特性模式之應用〉,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1。

劉坤億,〈全球治理的理想與現實〉,「經濟全球化與兩岸地方治理」學術研討會,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主辦,民91.09。

龍仕璋,〈組織變革對技術融合效果之影響:以先進製造技術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民90。

四、文件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行政法人法草案說帖〉,民92。

法務部法律事務司,〈財團法人法草案〉,民92。

五、網路
江明修,〈各國公民社會初探〉,http://www.nyc.gov.tw/chinese/all_in1/05_knowledge_detail.php?MainID=6&ID=82&Type= , 民95.06.06。

行政院農委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94年度補(捐)助民間團體及個人資料表(1至3 月份) 〉,http://www.coa.gov.tw/htmlarea_file/web_articles/4935/94_01.pdf 。

行政院農委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94年度補(捐)助民間團體及個人資料表(7至9月份)〉,http://www.coa.gov.tw/htmlarea_file/web_articles/4935/94_03.pdf 。

行政院農委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94年度補(捐)助民間團體及個人資料表(10至12月份) 〉,http://www.coa.gov.tw/htmlarea_file/web_articles/4935/94_04.pdf 。

行政院農委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95年度補(捐)助民間團體及個人資料表(1至3月份)〉,http://www.coa.gov.tw/htmlarea_file/web_articles/4935/95_01.pdf 。

行政院農委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95年度補(捐)助民間團體及個人資料表(4至6月份) 〉,http://www.coa.gov.tw/htmlarea_file/web_articles/4935/95_02.pdf 。

行政院農委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96年度補(捐)助民間團體及個人資料表(1至3月份)〉,http://www.coa.gov.tw/htmlarea_file/web_articles/4935/96_01.pdf 。

行政院農委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96年度補(捐)助民間團體及個人資料表(4至6月份) 〉,http://www.coa.gov.tw/htmlarea_file/web_articles/4935/96_02.pdf 。

邱重崴、楊昊,〈東亞公民社會的形成與發展:全球化衝擊下的另一種治理模式?〉,http://www.dseas.ncnu.edu.tw/data/2005_seastw/2k5_seas_tw/%AA%F4%AD%AB%B4Q.pdf,民94。

劉承愚、賴文智、陳仲嶙,〈我國財團法人法制概說〉http://www.is-law.com/Book05/Book0507.htm,民90.09.10。

貳、西文部分
(I)Books
Brizius, J. A., Christopher, G. C., Christopher, D., and Foster, S. E., etc., Creating High-performance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1998.

Drucker, P. F., Managing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Practices and principles. London: Butterworth- Heinemann Ltd, 1990.

F.L., Leeuw, Produkit en effectiviteit van overheidsbeleid:institutionele analyse en effectmeting. Amsterdam, VUGA, 1992.

Fernando, J. L. & Heston, A. W., The Role of NGOs: Charity and Empowerment. U.S.A. CA: Sage Publications, Inc., 1997.

Giddens, Anthony,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0.

Kooiman, J. (ed.) Modern Governance: New Government-Society Interactions. California: Sage, 1993.

Leavitt, H. J., “Applied Organization Change in Industry: Structure, Technical, and Human Approaches” New Perspective in Organization Research, pp.1144-1168, Chicago: Rand McNally, 1965.

Leavitt, H.J, “Applied Organization Change in Industry” in J.G Marcheds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 pp144-167, Chicago:Rand McNally,1976.

Montgomery, J.D., Hughes, Jr., R.B., and Davis, R.H., Rural Improvement and Politics Development: The JCRR Model. Washington D.C.: Department of State, 1964.

O’Brien, R. et. Al.. Contesting Global Governance: Multilateral Economic Institutions and Global Social Movemen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OECD, Participatory Development and Good Governance, p.14, Paris: OECD, 1995.

Pieterse, J. N., Lsah, S. and Robertson, R., eds, Globalization as Hybridization, p.47, London: Global Modernities, 1995.

Robbins, Stephen P.,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J:Prentice Hall, Inc., 1993.

Rosenau, James N. and Czempiel, Ernst-Otto, Gonernance without Government: Orde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Seibel, Wolfgang and Anheier, H, K. The Third Sector: Comparative Studies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New York: Walter de Grugter, 1990.

The 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 Our Global Neighbourhoo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Thorbecke, E. and Galenson.W, e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Economic Growth and Structural Change in Taiwan. Ithaca: Cornall University Press, 1979.

UNDP, Governance for Sustainable Human Development, pp.2-3, New York: UNDP, 1997.

World Bank, Governance, The World Bank’s Experience, p.xiv,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1994.

Brizius, Jack A., Christopher, Gail C. Christopher, Dyer, Barbara R. and Foster, Susan E. Foster etc., Creating High-performance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1998.

(II)Periodicals
Coston, Jennifer M., “A Model and Typology of Government-NGO Relationships,”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27(3), September 1998, pp. 358-382.

Diamond, Larry, “Rethinking Civil Society: Toward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Journal of Democracy, Vol.5, 1994, pp. 4-17.

Kotter, J.P. and Schlesinger, L.A., Choosing Strategies for Change. Harvard Review,, 1979, pp. 108-116.

Lewin., K., “Forntiers in Group Dynamics: Concept, Method, and Reality in Social Science” Human Relations, 1947, pp. 5-41

Scholte, Jan Aart , “Civil Society and Democracy in Global Governance,” Global Governance, Vol.8, No.3, 2002, p.283.

Smith, C., Norton, B., & Ellis, D., “Leavitt''s Diamond and The Flatter Library: A Case Study in Organizational Change.” Library Management, Vol.13, No.5, 1992, pp.18-22.

(III)Documents
UNCED, Promoting Education and Public Awareness and Training, Agenda 21,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conches, 1992.

(IV)Internet
Willetts, Peter, “What is a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http:// www.staff.city.ac.uk/p.willetts/CS-NTWKS/NGO-ART.HTM , August 15, 2006.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本篇電子全文限研究生所屬學校校內系統及IP範圍內開放)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