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文獻(依姓名筆劃排序)
(一)專書
楊通軒(2017),《個別勞工法-理論與實務》,第5版,頁335-336,五南出版社。
(二)專書論文
王松柏(2013),《勞動契約的特性—最高法院1999年台上字第1864號判決》,勞動法精選判例(初版) ,頁1-11,元照出版公司。
李玉春(2018),《待命時間—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2015年度勞上字第19號判決》,個別勞動法精選判決評釋,初版,頁73-81,元照出版公司。
林良榮(2013),《待命時間之認定與加班費請求 臺灣高等法院2005年勞上易字第36號判決》,勞動法精選判決評釋(初版) ,頁55-65,元照出版公司。
劉士豪(2018),《違反勞動基準法第84條之1之法律效果 大法官釋字第726號評釋》,個別勞動法精選判決評釋,初版,頁35-44,元照出版公司。
(三)期刊論文
丁志音(1999),《醫師如何看待醫院的企業化經營管理趨勢?》,中華公共衛生雜誌,第18卷,第2期,頁152-166。
王嘉琪、鄭雅文、王榮德、郭育良(2009),《職災補償制度發展與臺灣制度現況》,臺灣衛誌,第28期,頁1-15。
李志宏、施肇榮(2012),《醫事法律案例解讀系列(36)-醫院評鑑與健保支付(上)》臺灣醫界,第55卷,第6期,頁36-41。
李志宏、施肇榮(2012),《醫事法律案例解讀系列(37) 醫院評鑑與健保支付(下):新制與新版醫院評鑑》, 臺灣醫界,第55卷,第7期,頁24-30。
李壽星,《臺灣專科護理師是NP?還是CNS?》,月旦醫事法報告,第七期,頁51-76。
朱美璘(2016),《受僱醫師過勞職業災害之救濟》,月旦裁判時報,第53期,頁79-97。
邱駿彥(2015),《公立住院醫師應納入勞動基準法適用之呼籲》,月旦裁判時報,第38期,頁56-64。
邱駿彥(2010),《職業災害損害賠償—高雄地院98重訴24[按重訴24係重訴295之錯植]》,臺灣法學雜誌,第162期,頁190-192。
林良榮、王漢威(2017),《輪班制工作之「班次更換」與例假日之「一日」問題探討:國際規範比較、實務爭議與政策檢討》,臺灣法學雜誌,第322期,頁11-34。
林良榮(2018),《日本過勞職災之行政認定基準的形成、轉換與法理論爭--兼論我國法制建構之現況與學說發展》,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107期,頁225-334。
林更盛(2018),《過勞醫師的與有過失—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15號民事判決評析》,月旦裁判時報,第72期,頁14-29。
侯岳宏(2016),《醫師適用勞動基準法:「日本法之判準」》,月旦醫事法報告,第25期,頁44-53,元照出版公司。
洪尚平、蘇世斌、郭浩然(2017),《職業促發腦血管及心臟疾病之理論與實務》,臺灣家醫誌,頁109-117。
柯彤文、陳冠宇、洪聖惠、吳永隆 (2017),《實施臺灣住院診斷關聯群支付制度(Tw-DRGs)對醫療品質的影響》,臺灣醫界,第60卷,第8期,頁14-17。
徐婉寧(2016),《論過失相抵原則於受僱醫師過勞職災民訴之適用--評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102年度重勞上字第一號民事判決》,政大法學評論,第146期,頁259-304。
徐婉寧(2017),《職業病之認定與鑑定》,臺大校友雙月刊,2017年1月號,頁48-49。
徐婉寧(2018),《受僱醫師之職業災害救濟》,月旦醫事法報告,第17期,頁51-61。
張上淳(2015),《臺灣醫學教育的回顧與前瞻》,台大景福醫訊,第32卷第6期,頁5-8。
陳維恭(2015),《論住院醫師工時》,臺灣醫界,第58卷,第12期,頁36-39。
楊志良(2010),《醫院與醫師之聘僱關係》,醫療品質雜誌,第4期,第5卷,頁102-103。
楊銘欽、黎伊帆、魏璽倫(2007),《教學醫院主治醫師與住院醫師之工作時數與相關因素之研究》,醫學教育,第11卷,第3期,頁40-51。
廖慧娟(2007),《我國醫院評鑑之起源》,醫療品質雜誌,第1卷第1期,頁15-18。
劉梅君(2016),《醫院治理:醫事人員勞動權益保障被忽略的環節》,月旦醫事法報告,第2期,頁66-81。
鄭津津(2010),《勞動基準法之演變》,臺灣勞工季刊,第24期,頁66-77。
潘若卉、莊弘毅(2016),《談職業災害之認定》,高醫醫訊月刊,第35卷,第10期,頁6。
羅傳賢(2016),《醫師全面適用勞基法第84條之1可能產生的衝擊》,臺灣醫院協會,醫院雙月刊 ;第 49卷第5期,頁1-5。
(四)學位論文
王俐婷(2014),《醫療體系職業災害法律問題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徐詠君(2017),論勞動派遣關係中要派機構之職業災害補償責任—以製造業為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陳俊愷(2016),《受僱醫師工作時間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劉榮祥(2009),《國軍醫院醫師職務上行為與公務員身分適用之探討》,國防大學管理學院法律學系碩士論文。(五)研究計畫
劉立文、許繼峰(2009),《各國職災保險制度中預防與重建作法之比較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李政儒、邱駿彥(2017),《我國職業災害補償法制之研究》,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李明濱、胡佩怡(2014),《我國醫師工作壓力風險因子評估》,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沈育霖、吳章(2015),《職業安全衛生法雇主一般責任之研究》,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陳保中、李宸、劉曦宸、陳秉暉、林子涵、陳宗延(2017),《勞基法修法勞工健康風險評估報告》
二、法院判決、解釋令
(一)法院判決
高雄地院98年訴字第1825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03年度判字第641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03年度判字第574號判決
最高法院81年度台上字第347號判決
最高法院89年度台上字第1301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1191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102年度台上字第528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104年度台上字第977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15號民事判決
臺灣台中地方法院95年度勞簡上字第15號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104年度重勞上字第53號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87年度勞上字第5號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102年重勞上字第 1 號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104年度勞上易字第125號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105年度勞上易字第44號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100年度勞上易字第1號民事判決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100年度勞訴字第46號民事判決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100年度重勞訴字第5號民事判決
(二)行政函釋
財政部2012年1月20日台財稅字第10000461580號函
行政院衛生署2011年2月1日衛署醫字第1000200812號函
行政院衛生署2011年11月17日衛署醫字第1000210622號函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11年8月17日勞福3字第1000135877號函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03年5月21日勞保3字第0920027159號函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05年6月13日勞動4字第0940031933號函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05年8月18日勞動4字第0940046156號函
(三)公告
衛生福利部2017年12月28日衛部健字第1063360185號公告
衛生福利部2019年3月14日衛部醫字第1081661489號函
三、網路資料
(一)網路文章
1111人力銀行全民論壇(2018),《專科護理師/「雖然是少數,但我們是關鍵少數。」》, https://www.1111.com.tw/15sp/delicacy/discussTopic.asp?cat=medical&id=152525(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10月14日)。
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2016),《培養醫奴?醫學系公費生限選5大科 偏鄉綁約6年、落跑罰1500萬》,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7026(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10月14日)。
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2016),《臺灣十大「最血汗」工作出爐,你的職業有上榜嗎?》,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43962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10月14日)。
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2018),《4張圖看納入勞基法的醫師為何不到一成:問題不只是「工時」還有「錢」》,https://tw.news.yahoo.com/4%E5%BC%B5%E5%9C%96%E7%9C%8B%E7%B4%8D%E5%85%A5%E5%8B%9E%E5%9F%BA%E6%B3%95%E7%9A%84%E9%86%AB%E5%B8%AB%E7%82%BA%E4%BD%95%E4%B8%8D%E5%88%B0%E4%B8%80%E6%88%90%EF%BC%9A%E5%95%8F%E9%A1%8C%E4%B8%8D%E5%8F%AA-020651894.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10月15日)。
中華民國內政部統計處(2018),《內政統計報你知!》,https://www.moi.gov.tw/stat/news_detail.aspx?sn=14604。(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9月11日)。
今周刊,《醫師爭勞權 從不是為自己》,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392/post/201810030030/%E9%86%AB%E5%B8%AB%E7%88%AD%E5%8B%9E%E6%AC%8A%20%20%E5%BE%9E%E4%B8%8D%E6%98%AF%E7%82%BA%E8%87%AA%E5%B7%B1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10月4日)。
白裕承(2017),譯自“ Sleep Deficit: The Performance Killer,”HBR, October 2006,《睡眠為競爭力之母》,哈佛商業評論,https://www.hbrtaiwan.com/article_content_AR0002373_2.html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9月10日)。
包爾伯(2005),《醫院內醫生的職稱是怎麼按年資排列的啊???》,http://chrisbalboa.pixnet.net/blog/post/32966267-%E9%86%AB%E9%99%A2%E5%85%A7%E9%86%AB%E7%94%9F%E7%9A%84%E8%81%B7%E7%A8%B1%E6%98%AF%E6%80%8E%E9%BA%BC%E6%8C%89%E5%B9%B4%E8%B3%87%E6%8E%92%E5%88%97%E7%9A%84%E5%95%8A%3F%3F% (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4月12日)
林思宇,《醫療法要修法 醫師、病患與法院淪為「三輸」?》,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392/post/201712290002/%E9%86%AB%E7%99%82%E6%B3%95%E8%A6%81%E4%BF%AE%E6%B3%95%20%E9%86%AB%E5%B8%AB%E3%80%81%E7%97%85%E6%82%A3%E8%88%87%E6%B3%95%E9%99%A2%E6%B7%AA%E7%82%BA%E3%80%8C%E4%B8%89%E8%BC%B8%E3%80%8D%EF%BC%9F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10月4日)
洪小娟(2015),《全民健保20年 造就臺灣瑰寶》,今周刊,http://www.nhi.gov.tw/epaper/ItemDetail.aspx?DataID=4029&IsWebData=0&ItemTypeID=3&PapersID=359&PicID=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9月8日)。
洪鶯娟(2018),《談職業災害之認定》,台一國際專利法律事務所,https://www.taie.com.tw/tc/p4-publications-detail.asp?article_code=03&article_classify_sn=66&sn=1233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9月25日)。
高添富,《醫師責任與保險法制之研究:第二章 醫療事故之法律責任(四)》, http://www.lawtw.com/article.php?template=article_content&area=free_browse&parent_path=,1,1648,&job_id=85438&article_category_id=1082&article_id=38531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11月14日)
胡方翔(2017),《一例一休對醫界的震撼教育》,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5245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10月14日)。
胡方翔(2016),《醫療專業自主,來自勞動人權意識的覺醒》,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4632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10月14日)。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行政管理組(2018),《簡介》, https://www.jct.org.tw/cp-21-1155-4a85d-1.html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9月7日)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醫院評鑑組(2018),《醫院評鑑與訪查簡介》, https://www.jct.org.tw/cp-46-2579-a5a35-1.html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9月7日)
張清浩,《論勞動契約之當事人 --僱主與勞工》,http://www.lawtw.com/article.php?template=article_content&area=free_browse&parent_path=,1,785,&job_id=26867&article_category_id=862&article_id=12267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10月8日)
張清浩(2012),《勞動基準法上職業災害的認定標準》,http://www.lex.idv.tw/?p=4988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10月8日)
陳成曄(2014),《現代醫療勞動體系下的醫師團結》,https://www.coolloud.org.tw/node/81155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10月4日)。
陳陸川(2013),《淺談職業災害補償》, https://mymkc.com/article/content/21823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10月14日)。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8),《高齡化時程》https://www.ndc.gov.tw/Content_List.aspx?n=695E69E28C6AC7F3(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6月27日)。
勞動部 (2018),《職業災害與補償(助)》,https://www.mol.gov.tw/topic/3070/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9月29日)
勞動部(2018),《勞動基準法權益簡介》,https://www.mol.gov.tw/topic/3066/5837/19493/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10月4日)。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行政解釋》,https://www.bli.gov.tw/sub.aspx?a=P7dJgN2rtC4%3D(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10月18日)。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勞保資訊站(2017),《補習班及診所可主動辦理參加勞工保險,以保障權益》,https://www.bli.gov.tw/sub.aspx?a=jfRcukvrozw%3D。(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10月18日)。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2018),《工資認定與給付原則》,https://www.mol.gov.tw/topic/3067/5991/6008/19156/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10月10日)。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2018),《職業災害補償內容為何?》,https://www.mol.gov.tw/service/19851/19852/19863/14908/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9月29日)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2018),《職業災害補償時效?》,https://www.mol.gov.tw/service/19851/19852/19863/14893/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9月30日)。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2015),《勞動基準法第84條之1工作者》,https://www.mol.gov.tw/topic/3067/14530/19536/?cprint=pt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10月14日)。
勞動部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輪班勞工睡眠品質可能較為不好,應該防範可能造成之勞工健康影響!》,https://www.mol.gov.tw/announcement/27179/8013/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10月4日)。
勞動部勞動福祉退休司(2015),《勞工退休準備金簡介》,https://www.mol.gov.tw/topic/3078/3302/13153/13154/13157/?cprint=pt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10月14日)。
勞工保險局新聞聯絡室(2018),《診所可主動辦理參加勞工保險,以保障員工權益。》,https://www.mol.gov.tw/announcement/2099/36806/?cprint=pt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10月18日)
勞動視野工作室,《誰是臺灣法制下的「責任制」勞工?》,https://laborvision.pixnet.net/blog/post/62361535-%E8%AA%B0%E6%98%AF%E5%8F%B0%E7%81%A3%E6%B3%95%E5%88%B6%E4%B8%8B%E7%9A%84%E3%80%8C%E8%B2%AC%E4%BB%BB%E5%88%B6%E3%80%8D%E5%8B%9E%E5%B7%A5%EF%BC%9F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10月14日)。
黃天如(2018),《婦產科人力止跌回升!10幾年來都招不滿的婦產科住院醫師,為何翻身連年滿招?》,風傳媒,https://www.storm.mg/article/538631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10月20日)。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2015),《睡眠剝奪(Sleep Deprivation)》,http://www.heraldmonthly.ca/newspaper/web/articleView.php?date=201506&id=3853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9月15日)。
臺大醫院職業傷病防治中心環境及職業醫學部,《職業傷害、職業病的簡介及診斷》,https://www.ntuh.gov.tw/EOM/CMOID/DocLib11/%E9%A6%96%E9%A0%81.aspx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9月25日)。
鄭津津(2017),《職場與法律》,臺灣通識網,http://get.aca.ntu.edu.tw/getcdb/handle/getcdb/252687?un=6,(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9月25日)
劉宇哲,《勞工法律:勞動契約之特性與判斷標準》,http://www.cilo.com.tw/cubekm/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2011febLiu&Category=48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10月8日)。
劉育志,《醫生都很有錢?事實是:很多人零底薪、零退休金,一切看業績》,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40113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10月4日)
滕淑芬(2018),《臺灣醫療「五大皆空」,僅剩下一空了?》,遠見雜誌,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44106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10月23日)。
蔡親賢、劉仁賢(2006),《從輻射防護觀點談放射性碘131治療甲狀腺癌》,http://web.tccf.org.tw/lifetype/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222&blogId=1(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10月20日)。
蕭林盛 (2017),《醫師過勞職災之認定與權益保障─以嘉基急診醫師腦血管事件為例》,頁5,http://www.cychunion.org.tw/news_content.aspx?cid=&id=36,(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9月30日)。
衛生福利部公共關係室(2009),《邁向支付制度新紀元,健保推出臺灣版DRGs》,https://dep.mohw.gov.tw/PRO/cp-2731-27415-120.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4月14日)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2018),《什麼是DRGs支付制度?》https://www.nhi.gov.tw/Content_List.aspx?n=E3DB0AACBDECDA4B&topn=CA428784F9ED78C9。(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4月14日)
衛生福利部(2018),《衛福部將推動醫療法修法 與勞基法雙軌併行保障受雇醫師勞動權益》,https://www.mohw.gov.tw/cp-16-45491-1.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4月27日)。
衛福部醫事司(2016),《衛生福利部宣佈109年前所有聘僱醫師將納入勞基法保障》,https://www.mohw.gov.tw/cp-2628-19020-1.html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10月14日)
環台醫療策略聯盟(2007),《醫師憂鬱程度與工作壓力相關性調查》,http://www.athca.com.tw/event.php?page=2&id=17&category=1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9月11日)。
謝炎堯(2018),《美國醫師工時新制》,自由時報,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088025。(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9月16日)。
蘭方(2016),《三分鐘搞懂醫師升等轉職之路》,http://jiyulin.pixnet.net/blog/post/424904900 (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4月12日)
(二)網路媒體報導
ETtoday新聞雲(2018),《近萬件醫療糾紛難和解 責任保險 轉移院方醫師賠償負擔》,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420/1153782.htm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10月20日)。
三立新聞網(2015),《超時工作過勞死?亞東醫院實習生吐血倒臥 今宣告不治》,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12598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9月14日)
自由時報 (2011),《也是過勞死? 台大名醫一不治一搶回》,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454708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9月14日)
自由時報 (2011),《實習醫師疑過勞死 家人泣訴三不管》,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489964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9月14日)
新頭殼newtalk (2015),《塵爆後醫師嚴重過勞 勞團籲儘速納入勞基法》,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5-07-14/62205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9月14日)
自由時報(2018),《10人搶1缺 5大科住院醫師招收逆轉》,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182821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10月18日)。
匯流新聞網(2017),《逐步改善工作條件,住院醫師每週工時80小時8月上路》,https://cnews.com.tw/%E9%80%90%E6%AD%A5%E6%94%B9%E5%96%84%E5%B7%A5%E4%BD%9C%E6%A2%9D%E4%BB%B6%EF%BC%8C%E4%BD%8F%E9%99%A2%E9%86%AB%E5%B8%AB%E6%AF%8F%E9%80%B1%E5%B7%A5%E6%99%8280%E5%B0%8F%E6%99%828%E6%9C%88%E4%B8%8A/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9月16日)。
(三)統計資料
中華民國內政部統計處,《內政統計年報-戶政-01人口年齡分配》https://www.moi.gov.tw/files/site_stuff/321/2/year/year.html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9月11日)。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醫療統計》http://www.tma.tw/stats/index_AllPDF.asp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9月11日)。
勞動部,勞動統計月報,2019年2月,https://www.mol.gov.tw/statistics/2452/2453/%E5%8B%9E%E5%8B%95%E7%B5%B1%E8%A8%88%E6%9C%88%E5%A0%B1/,(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3月14日)
勞動部,國際勞動統計-表6-2就業者平均每年工時,https://www.mol.gov.tw/statistics/2452/2457/,(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3月14日)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職業災害統計資料,https://www.bli.gov.tw/0019152.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