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26 07:2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怡君
研究生(外文):LIN,I-CHUN
論文名稱:中部地區國民小學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與一般教師指導學生閱讀素養之比較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Research on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guiding students' reading literacy between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librarians and other elementary teachers in the central region of Taiwan
指導教授:賴苑玲賴苑玲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AI,YUAN-LING
口試委員:賴苑玲楊銀興陳海泓
口試委員(外文):LAI,YUAN-LINGYANG, YING-HSINGCHEN, HAI-HON
口試日期:2019-02-21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教學碩士學位班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綜合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8
中文關鍵詞:圖書教師閱讀素養教師閱讀素養
外文關鍵詞:teacher librarianreading literacyteachers’ reading literac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31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部地區國民小學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與一般教師指導學生閱讀素養的情形,以及二者之間在指導學生閱讀素養的差異情形。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及半結構式訪談法進行研究,以106學年度中部各縣市國民小學學校的圖書教師84人與一般教師126人為研究對象進行調查。本研究之有效問卷為210份。問卷統計方法包含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分析,並將半結構式訪談所得資料加以轉譯、彙整與建檔,用來輔助瞭解本研究的問卷不足處。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中部地區國民小學圖書教師指導學生閱讀素養之整體表現為高程度。
二、中部地區國民小學一般教師指導學生閱讀素養之整體表現為中高程度。
三、不同背景變項之中部地區國民小學圖書教師指導學生閱讀素養無差異。
四、不同背景變項之中部地區國民小學一般教師指導學生閱讀素養無差異。
五、中部地區國民小學圖書教師與一般教師在「指導學生從各式各樣的文章中建構出意義的能力」、「指導學生從閱讀中學習的能力」、「參與學校及生活中閱讀社群的活動」及「由閱讀獲得樂趣」層面有差異;在「指導學生理解並運用語言的能力」層面無差異。
最後,本研究依據研究的結論,分別針對學校、國小教師及後續研究者提出建議以供參考。


This study aims at investigating the situation of guiding students’ reading literacy by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librarians and other elementary teachers in the central region of Taiwan and also explor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 of teachers.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in this study, that 84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librarians and 126 elementary teachers in the central region of Taiwan in 2017 academic year were recruited as research subjects. A number of 210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and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were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data from semi-interviewed interview was transcribed, consolidated, and set up with files in order to fetch up the shortage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research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It demonstrated high level of overall performance on guiding students’ reading literacy by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librarians in the central region of Taiwan.
2. It demonstrated high-intermedium level of overall performance on guiding students’ reading literacy by othe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the central region of Taiwan.
3. It revealed no difference among different types of background variables on guiding students’ reading literacy by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librarians in the central region of Taiwan.
4. It revealed no difference among different types of background variables on guiding students’ reading literacy by othe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the central region of Taiwan.
5. There we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librarians and other elementary teachers in the central region of Taiwan, including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guiding students to construct sense from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articles, the skills of developing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via reading, their participation in reading activities in schools and communities, their pleasures found in reading; However,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teachers while guiding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language and know its application.
Finally, this study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for schools, elementary teachers and researchers on the basis of this research findings.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次 III
表次 V
圖次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7
第三節 研究問題 7
第四節 名詞釋義 9
第五節 研究範圍、方法與與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圖書教師之探究 13
第二節 閱讀素養之探討 21
第三節 教師閱讀素養之相關研究 3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9
第四節 研究流程 61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6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7
第一節 中部地區國民小學圖書教師與一般教師指導學生閱讀素養之現況 67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中部地區國民小學圖書教師指導學生閱讀素養之差異 79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中部地區國民小學一般教師指導學生閱讀素養之差異 87
第四節 中部地區國民小學圖書教師與一般教師指導學生閱讀素養之差異 9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9
第一節 結論 99
第二節 建議 101
參考文獻 105
一、中文文獻 105
二、西文文獻 112
附錄 115
附錄一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素養量表 115
附錄二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素養量表 122
附錄三 訪談大綱 129


一、中文文獻
天下雜誌(2008)。二十一世紀所需的素養。親子天下雙月刊,1,48-59。
天下雜誌基金會(2009)。台灣閱讀現況-2:閱讀的核心,在於思考。取自
http://reading.cw.com.tw/Controller?event=READDOC&docid=2000264
司徒達賢(2011)。無法自行閱讀,何來知識經濟。天下雜誌,358。取自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04395
池增輝、張苑珍(1999)。從終身學習的觀點論高中教師資訊素養之培育—以松山高中為例。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社會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師大。
李佳穎(2007)。漢字形音對應關係及其神經機制在閱讀發展研究上的應用,中央研究院週報,1131,3-5 。
李德竹(1994),由資訊素養研究圖書館資訊服務之意義與內涵,臺北: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吳雨珊(2010)。全球大投入推廣閱讀。出版商務週報。取自http://blog.udn.com/jason080/4021028
吳美美(1996)。資訊時代人人需要資訊素養。社教雙月刊,73,4-5 。
呂美慧(1996)。一個國小低年級教師對閱讀教學的信念與實踐。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幸曼玲、林玫伶、陳錦蓮(2008)。國小三年級學童閱讀推論理解策略之成
效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專案(教育部閱讀教學策略開發與推廣計畫)。取自http://140.115.107.17:8080/RST/data/user/admin/files/200910161026383.pdf
林永豐(2009)。中小學課程之社會變遷基礎與理論趨向之研究與分析。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委託研究報告。國立中正大學課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明煌(2011)。日本中小學閱讀教育課程改革現況。教育資料集刊,50,69-90。
林茂欽(2014)。國小高年級學童數位閱讀素養與學習調整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視導與評鑑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清山(1998)。有效學習的方法。臺北:教育部。
林菁(1999)。兒童資訊素養之研究,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社會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師大。
卓珊瑜(2014)。國民小學「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之角色理論與實務落差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周芷誼(2006)。閱讀環境與學童閱讀態度相關之研究-以彰化縣一所國小五年級為例。國曆台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洪月女(譯)(1998)。Ken Goodman著。談閱讀。臺北:心理。
柯華葳(2006)。教出閱讀力。臺北:天下雜誌。
柯華葳(2011)。教出閱讀力Ⅱ ─ 讓孩子成為有策略的優質讀者。臺北:天下雜誌。取自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09393
柯華葳、詹益玲、張建妤、游雅婷(2008)。台灣四年級學生閱讀素養 PIRLS 2006 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NSC 96-MOE-S-008-002)。桃園:國立中央大學。
柯慶輝(2014)。國小教師閱讀教學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高錦雪(1999)。由「技術」與「素養」談大學圖書館的使用者服務:由一個研討會的論文及討論說起。大學圖書館,3(3),4-10。
張一蕃(1997)。資訊時代之國民素養與教育於資訊科技對人文、社會的衝擊與影響期末研究報告。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取自http://www.sinica.edu.tw/~cdp/project/01
張小菁(1996)。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閱讀教學信念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張弘坤(2010)。深耕兒童閱讀-累積與世界接軌的能量。南投文教,29,20-25。
張惠萍(2008)。國民小學教師閱讀教學信念、教學行為與教學困境之研究。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張毓仁、柯華葳、邱皓政、歐宗霖、溫福星(2011)。教師閱讀教學行為與學生閱讀態度和閱讀能力自我評價對於閱讀成就之跨層次影響:以PIRLS2006為例。教育科學研究期刊, 56(2),69-105。
張鈿富、吳京玲、吳慧子、吳連祺、周文菁 ( 2008)。國際與區域組織相關教育政策研究。臺北: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張瀞文(2012)。PIRLS成績躍升世界第九,台灣學生成績很好動機很差。親子天下,取自
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45472-PIRLS
陳光華、林欣怡(2001)。日本圖書資訊學教育的發展與現況。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刊,16,117-144。
陳兆敏(2010)。國民小學級任教師人格特質與閱讀教學信念關係之研究—以臺南市為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測驗統計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陳怡如(2007)。國小推動閱讀活動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南華大學出版與文化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怡靜(2012)。高雄市國小教師閱讀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玟君(2011)。國小教師閱讀行為、閱讀教學信念與閱讀教學行為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昭珍、趙子萱(2010)。圖書教師的角色及任務。圖書教師電子報。取自http://teacherlibrarian.lib.ntnu.edu.tw/index.php?id=13
陳昭珍、簡馨瑩、林菁、賴苑玲、陳海泓(2011)。圖書教師手冊。臺北:教育部。
陳雁齡(2002)。中部地區推行閱讀活動及國小學童參與閱讀活動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陳敬衡(2002)。資訊素養在高中國文科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私立輔仁大學圖書資訊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教育部(1981)。國民小學設備標準。臺北:正中書局。
教育部(2002)。國民小學圖書館設立及營運標準。教育部主管法規查詢系統,取自
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Details.aspxid=GL000105&KeyWordHL=&StyleType=1
教育部(2008)。「悅讀 101」 教育部國民中小學提升閱讀計畫。教育部兒童閱讀網,取自http://www.lmps.ylc.edu.tw/data/reading/
教育部(2009)。教育部試辦縣市國民小學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實施計畫。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 2014)。享受閱讀的甜滋味-教育部閱讀磐石獎活動起跑。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電子報。取自 http://www.k12ea.gov.tw/ap/epaper_view.aspx?sn=5c874585-1b2f-4a1c- 846d-3a8366fcf433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語文課程手冊。臺北市: 國家教育研究院。
梁月霞(2011)。香港小學圖書教師制度。圖書教師電子報。取自http://teacherlibrarian.lib.ntnu.edu.tw/index.php?id=62
黃瑞昌(2014)。國民小學教師之閱讀素養與閱讀教學策略相關之研究。國立暨南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賈勤(2012)。 現代派文學辭典。臺北:新銳文創。
蓋浙生(1993)。教育投資與經濟發展。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成人教育中心主編,文化變遷與教育發展(頁251-280)。嘉義:國立中正大學。
劉貞孜 ( 1994 )。中美小學圖書館標準之比較。臺北市:五南。
劉佩雲、宋曜廷、簡馨瑩(2003)。國小學童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測驗學刊,51(1),46-71。
賴苑玲(2000)。以資訊素養為基礎之國民小學圖書館利用教育課程之設
計與實驗研究。台北:五南圖書。
關淑尤(2002)。台中市國民小學行政人員資訊素養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國民教育社群網。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網要。臺北:教育部,取自 http://teach.eje.edu.tw/9CC/index_new92.php

二、西文文獻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Librarians &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 (1988). Information power: Guidelines for school library media programs. Chicago, IL: Author.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Librarians (2009). Empowering learners: Guidelines for school library programs. Chicago, IL: Author
Australia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2004). Standards of
professional excellence for teacher librarians. Retrieved from Australia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Web site:
http://www.alia.org.au/about-alia/policies-standards-and- guidelines/
-professional-excellence-teacher-librarians
DeFord, D. E. (1979).The DeFord theoretical orientation to reading profile(TORP). From author’s Ph.D.dissertation, Indian Universit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236661)
Downing, J, & Leong, C.K. (1982). Psychology of reading. NY: Macmillam.
Duffy, G. G. (1977). A study of teacher conceptions of read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Reading Conference, New Orleans, LA, U.S.
Goodman, K. S. (1986).What’s whole in whole language. Portsmouth, NH:
Heinemann.
Goodman, K. S. (1996). On reading. Portsmouth, NH: Heinemann.
Lindsay, K. (2004). Mourning the loss of the district teacher-librarian. School
Libraries in Canada, 24(2), 24-28.
Harris, A. J. & Sipay, E. R. (1980), How to increase reading ability : A
guide to developmental and remedial methods (7th ed.). New York: Longman. PIRLS(2006).PIRLS 2006 National Report.PIRLS. Retrieved
from Web site:
http://lrn.ncu.edu.tw/pirls/files/PIRLS%202006%20National%20Report/PI
RLS%202006%20National%20Report%20%E7%AC%AC%E5%85%AB% E7%AB%A0.pdf
Quirk, M., Unrau, N., Ragusa, G., Rueda, R., Lim, H., Velasco, A., Fujii, K.
Bowers, E., Nemerouf, A., & Loera, G. (2010). Teacher beliefs about
reading motivation and their enactment in classrooms: The development of
a survey questionnaire. Reading Psychology, 31, 93-120
Richardson, V., Anders, P., Tidwell, D., & Lloyd, C.(199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beliefs and practices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struction.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28,559-586.
Selma K. R. (1978). Children’s services of public libraries. Urbana champaign,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graduate school of library service, 25-26.
OECD(2009). PISA 2009 Assessment Framework - Key competencies in reading,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France, OECD.
UNESCO (2005). Aspect of literacy assessment: Topics and issues form the UNESCOexpert meeting. Paris: Author.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