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文獻
于文亭譯(1993)。皮划艇手冊,武漢體育學院出版,1-4。
中華民國獨木舟協會(2015)。C級獨木舟教練講義。中華民國獨木舟協會。臺北縣:中華民國獨木舟協會。
中華民國輕艇協會(2018)。獨木舟介紹。2018年11月12日。資料引用自:http://www.taiwancanoe.com.tw/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2019)敦促行政院履行海洋國家之宣示,建立全國水岸安全機制,協助修改或廢止現有不當水域禁令。2019年5月5日。資料引自︰https://join.gov.tw/idea/detail/9212ae27-f8a8-465a-a483-940dc66c1e0b?fbclid=IwAR1V_GOaXbAFfQ_Is9_T16arrRJSflBzUpDYKWVy44TWFn9bsY0b3S5J-l4
尹俊翔(2010)。臺灣獨木舟運動發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王伯宇、王盛雄(2017)。影響臺灣激流獨木舟發展之因素: 開拓者的看法。臺灣體育學術研究,21-41。
王宗吉(1992)。體育運動社會學。臺北市:銀何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王盛雄(2010)。臺灣激流獨木舟運動參與動機與發展之研究。亞洲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官方網站(2019)。輕艇運動。2019年5月5日。資料引自︰https://tokyo2020.org/en/games/sport/olympic/canoe/
臺灣獨木舟環島(2018)。簡介。2018年11月12日。資料引用自:http://taiwankayaktour.com/
交通部(2019)。交通部新聞稿。2019年5月5日。資料引自︰https://www.motc.gov.tw/ch/home.jsp?id=14&parentpath=0%2C2&mcustomize=news_view.jsp&dataserno=201904160003&aplistdn=ou=data,ou=news,ou=chinese,ou=ap_root,o=motc,c=tw&toolsflag=Y&imgfolder=img%2Fstandard
交通部觀光局 (2006)。中華民國95年國人旅遊狀況調查。臺北:交通部觀光局。
交通部觀光局 (2007)。中華民國96年國人旅遊狀況調查。臺北:交通部觀光局。
交通部觀光局 (2013)。中華民國102年國人旅遊狀況調查。臺北:交通部觀光局。
交通部觀光局 (2014)。中華民國103年國人旅遊狀況調查。臺北:交通部觀光局。
交通部觀光局 (2015)。中華民國104年國人旅遊狀況調查。臺北:交通部觀光局。
交通部觀光局 (2016)。中華民國105年國人旅遊狀況調查。臺北:交通部觀光局。
交通部觀光局 (2016)。水域遊憩活動管理辦法。臺北:交通部觀光局。
交通部觀光局 (2017)。中華民國106年國人旅遊狀況調查。臺北:交通部觀光局。
交通部公路總局(2019)。認識蘇花改。臺北:公路總局。
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臺北:揚智出版社。
牟鍾福(2003)。我國海域運動發展之研究。臺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1)。海洋白皮書。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行政院海巡署(2004)。國家海洋政策綱領。臺北:行政院海巡署。
行政院海洋事務推動委員會(2006)。海洋政策白皮書。臺北:行政院海洋事務推動委員會。
行政院(2018)。海洋委員會組織法。臺北:行政院。
何維華(1996)。輕艇運動。國立體育學院,未出版碩士論文,桃園縣。
吳國銑、魏士欽(2007)。推展海洋運動面臨之課題與可行策略。國民體育季刊,36(3)。
吳曼琪(2010)。政府與大型運動賽事之關係─以2007世界盃棒球賽為個案。國立中興大學為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呂亞力(2009)。政治學(修訂六版)。臺北:三民書局。
李委珈、方信淵、陳秀榮(2008)。臺灣休閒輕艇推廣現況之探討。2008 年兩岸運動訓練與運動休閒管理學術研討會。長榮大學運動休閒管理學系,臺南。
李委珈(2009)。臺灣輕艇運動歷史與發展之研究。長榮運動學刊,3,118-224。
李昱叡(2006)。臺灣海洋運動永續發展之願景與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0。
李明儒、陳元陽(2008)。澎湖海洋運動發展策略之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2-3,78-93。
李琪(2010)從水上救生的起源、現狀瞻望未來發展前景。科技創業月刊,7,47–48。
宜蘭縣政府(2017)。漁二字第1060007226B號。宜蘭縣政府。
宜蘭縣政府(2018)。府旅管字第1070155673B號公文。宜蘭縣政府。
林宜蔓(2003):休閒運動項目簡介-輕艇簡介(Flatwater)。休閒運動期刊,2,27-33 頁。
林盛峰(2004)。保齡球運動的歷史演進與發展。大專體育,71,77-81。
花蓮縣政府(2017)。觀產字第1060137196號公文。花蓮縣政府。
邱建章、林如瀚(2011)文化經濟:臺灣運動產業的新經濟。臺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運動產業專題研究結案報告書。
邱展文(2005)。臺東地區水域休閒運動之研究-以風浪板、潛水及獨木舟為例。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臺東。胡幼慧編(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徐祥議(2017)。獨-海洋獨木舟環島者的冒險歷程與生命態度。國立臺東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臺東縣。國際輕艇總會(2018)。International Canoe Federation。2018年11月12日。資料引用自:https://www.canoeicf.com/
張之元(2016)。臺灣風箏衝浪運動發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臺科技大學,臺南市。張承漢(1995)。社會組織與社會關係。臺北市:幼獅文化。
張振岳(1998)。噶瑪蘭族群的祭儀與生活。臺北市:常民文化。
張祖德(2011)。澎湖海洋獨木舟運動的發展與挑戰。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澎湖。張偉信(2011)。臺灣帆船活動發展之研究。國立海洋大學運輸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基隆市。許智富(2008)。蜜月灣衝浪活動區之旅由的生命周期與發展策略。運動休閒管理學報,3(1),84-103。
許樹淵(2012)。體育運動社會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許龍池、謝孟志(2014)臺灣衝浪運動發展阻礙因素之研究。休閒觀光與運動健康學報,4-2,2-19。
陸晉湟(2013)。臺灣救生運動發展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嘉義縣。傅筱涵(2010)。臺灣衝浪運動發展現況之探究。靜宜體育,4,27-34。
華路遠(2005)。奧運百科,漢宇國際文化,臺北縣中和市。p155。
黃坤得、許成源(2002)。水域休閒運動之發展趨勢。大專體育,62,174-180。
黃東治、邱金松譯(2008)。運動世界的社會學。臺北:學富。
黃振紅(2008)。新興休閒活動-輕艇運動推展演變歷程探討。淡江體育,11,93-102。
黃楷翔、廖俊儒(2008)。臺灣風浪板運動發展現況及策略之探討。中華體育,22(1)。
楊宗翰、王建臺(2006)。臺灣水域休閒運動發展之研究-以帆船為例。屏東教大體育,10,244-258。
楊明恩(1999)。我國古代的獨木舟。學校體育,9(5),56-59。
楊明恩(2007)。輕艇運動。國立體育學院,未出版碩士論文。桃園縣。
楊明恩(2013)。國際輕艇運動發展趨勢與重要課題之研究。中華運動休閒與創新研發管理學刊,3卷1期,P12 – 22。
經濟部水利署(2018)。臺灣海岸。2018年12月1日。資料引用自:https://www.wra.gov.tw/6950/7170/7356/7378/
葉至誠、葉立誠(1999)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商鼎文化。
葉至誠主編(2000)。社會科學概論。臺北:揚智文化。
廖清海、張志成(2008)。從社會變遷與現象看體育運動發展的趨勢。嘉大體育健康休閒,7:3,183-194
劉修祥(2001)。海洋觀光-發展、影響與管理。臺北市:桂魯書局。
劉照金(2010)。運動產業發展之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國民體育季刊,39,38-44。
蔡文輝(2010)。社會學修訂六版。臺北:三民書局。
鄭憲成(2009)。潛水參與體驗與滿意度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8(1),81-90。
蕭瑞麟(2008)不用數字的研究:質性研究的思辯脈絡。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賴正全、詹益欣、黃艾君(2014)。探討臺灣風浪板運動之發展及訓練策略。交大體育學刊,7,49~56。
簡春安、鄒平儀(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臺北:巨流。
蘇維杉(2009)。運動社會學。臺北市:華都文化。
蘇達貞(2016)。破浪,海洋獨木舟玩家攻略。臺北:漫遊者文化。
英文文獻
Canoe (2017). Introduction and guild. Retrieved November 18 2017, from: http http://canoe.com
Dowd, J. (1981). Sea Kayaking A Manual for Long-Distance Touring. Vancouver, Canada: Greystone Book.
Dillon, P. S. & Oyen, J. (2009). Kayaking Outdoor Adventures. United States: Human Kinetics.
Gratton, C. & Jones, I. (2007). Research Methods for Sport Studies. UK.
Kayak (2017). Introduction and guild. Retrieved November 18 2017, from: http://kayak.com
MacGregor, J. (1867). A Thousand Miles in the Rob Roy Canoe. Murray, USA: Dixon-Price Publishing (2000)
Norman, D.K. (2017). Sociological Methods: A Sourcebook. Routledge
Patton, M. Q. (2001).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Thousand Oaks, CA, US: Sage Publications, Inc.
Rowe, R. (1989). Canoeing handbook. Guildford: Biddles Ltd.
Tutty, L. M., Rothery, M. A., & Grinnell, R. M. (1996).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social workers: phases, steps, and tasks. Boston: Allyn & Ba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