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216.73.216.152)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01 19:24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葛瀚中
研究生(外文):
GE, HAN-JHONG
論文名稱:
處置股票宣告效果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
The Announcement Effect of Disposition Securities
指導教授:
陳煒朋
指導教授(外文):
CHEN, WEI-PENG
口試委員:
陳煒朋
、
陳清和
、
劉炳麟
口試委員(外文):
CHEN, WEI-PENG
、
CHEN, CHIN-HO
、
LIN, PING-LIN
口試日期:
2019-07-16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
資訊與財金管理系
學門:
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
財務金融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6
中文關鍵詞:
注意股票
、
處置股票
、
異常報酬率
外文關鍵詞:
Disposition Securities
、
Cumulative Abnormal Returns
相關次數:
被引用:
16
點閱:2264
評分:
下載:298
書目收藏:0
本研究以事件研究法探討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這段時間曾受到處置懲處之上市上櫃股票,股價於處置執行日前後是否具有顯著異常報酬;並以多元迴歸分析探究累積報酬率、累積週轉率、處置前一日信用交易比重、外資總持股比、是否為台灣存託憑證(TDR)、是否為境外回台掛牌上市(KY股票)、是否為電子股等變數,能否對異常報酬率具有顯著解釋力。然有鑑於上市與上櫃公司在法規上的規範有所的差異,故本研究分別以「上市組」與「上櫃組」分別探討之。研究發現,無論上市櫃公司之處置股票,處置生效日當天皆會對股價造成負向衝擊,且二次處置所造成的影響時日更甚階段性一次處置。在上市組解釋變數方面,僅在CAR(0,0)下的信用交易比重之變數為10%顯著水準,且係數為正,其餘變數均不顯著。而上櫃組CAR(0,0)當中,變數累積報酬率、累積週轉率皆在5%顯著水準之下,且影響係數顯著為負,代表上櫃股票在宣告處置交易之前十個交易日,若累積報酬率與累積週轉率愈大,則處置後所出現的負向累積異常報酬率(CAR)愈巨;上櫃組CAR(0,10)中,則僅有信用交易比重在10%顯著水準,且係數為正,代表宣告處置前一日,若信用交易比重愈高,影響其股價累積異常報酬(CAR)愈大。處置制度原意為消彌過熱行情,但卻意外造成股價的劇烈波動,對此,主管機關可重新檢討該制度之成效。
This study uses the event research metho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price of listed stocks, which were disposed of during the period between January 1, 2013 and December 31, 2018 experienced significantly abnormal remunerations before and after the date of execution.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is also used to explore the variables of the cumulative rate of return, the cumulative turnover rate, the proportion of credit transactions one day prior to disposal, and the total foreign shareholding ratio; using this type of analysis, it is also possible to determine whether or not a traded item is a Taiwan depositary receipt (TDR), whether it is a stock listed on the Taiwan stock exchange by a foreign issuer (KY stock), whether it is an electronically traded stock, or whether it has the capacity to provide a significant explanation for an abnormal rate of return.
Concerning the differences in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between companies listed on the stock exchange market, and companies listed on the over-the-counter market, the “companies listed on the stock exchange market group” and “companies listed on the over-the-counter market group” are discussed separately in this study.
It is found that, regardless of the stock disposal of a company listed on the stock exchange market or on the over-the-counter market, starting from the effective date of disposal this will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stock price, and the negative impacts produced by the second disposal will be greater and last for considerably longer than those of the first one.
Concerning the variables of the “companies listed on the stock exchange market group”, the credit transactions ratio variable 10% under CAR(0,0) is significant, and the coefficient is positive. The remaining variables are not significant. Concerning the CAR(0,0) of the “companies listed on the over-the-counter market group”, their cumulative rate of return and cumulative turnover rate variables are 5% below the significance level, and the impact coefficient is significantly negative. This indicates that, ten trading days before the announcement of the disposal of over-the-counter stocks, the higher the cumulative rate of return and cumulative turnover rate, the greater the negative cumulative abnormal return (CAR) after the disposal. In the “companies listed on the over-the-counter market group”, under the CAR(0,10) of this group, only the proportion of credit transactions 10% is significant, and the coefficient is positive. This reveals that, on the day prior to the announcement of disposal, the higher the proportion of credit transactions, the greater the cumulative abnormal return (CAR) affecting its stock price. Although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disposal system is to eliminate the market when it is overheated, this mechanism has unexpectedly led the stock price to experience dramatic fluctuations. In this regard, the competent authority should revie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system.
目 錄
摘 要 i
ABSTRACT ii
誌 謝 iv
目 錄 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1
一、研究背景與動機 11
二、研究目的 13
三、研究流程與架構 1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一、關於國內監視制度現況 15
二、上市櫃公司處置股票之辦法 16
三、探討處置股票相關文獻 1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9
一、研究資料範圍 19
二、異常報酬率的估計與檢定 20
三、多元迴歸分析 23
第四章 研究結果 24
一、上市與上櫃公司的處置宣告效果 24
二、影響處置股票累積異常報酬之因子 38
第五章 結論 50
參考文獻 53
附錄一 55
上市公司 五分盤(0,10) 處置起始日 56
上市公司 五分盤(0,10) 恢復正常交易日 57
上市公司 二十分盤(0,10) 處置起始日 58
上市公司 二十分盤(0,10) 恢復正常交易日 59
上櫃公司 五分盤(0,10) 處置起始日 60
上櫃公司 五分盤(0,10) 恢復正常交易日 61
上櫃公司 二十分盤(0,10) 處置起始日 62
上櫃公司 二十分盤(0,10) 恢復正常交易日 63
上市公司 五分盤(-1,10) 處置起始日 64
上市公司 五分盤(-1,10) 恢復正常交易日 65
上市公司 二十分盤(-1,10) 處置起始日 66
上市公司 二十分盤(-1,10) 恢復正常交易日 67
上櫃公司 五分盤(-1,10) 處置起始日 68
上櫃公司 五分盤(-1,10) 恢復正常交易日 69
上櫃公司 二十分盤(-1,10) 處置起始日 70
上櫃公司 二十分盤(-1,10) 恢復正常交易日 71
附錄二 臺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公布或通知注意交易資訊暨處置作業要點 72
附錄三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櫃檯買賣公布或通知注意交易資訊暨處置作業要點 83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1.李政毅(2017),「處置股票宣告後股價異常報酬之探討–以台灣證券交易所與櫃檯買賣中心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朱欣梅(2013),「公告注意股票之研究–以台灣櫃台買賣中心交易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3.劉堉婷(1996),「監視制度下『注意股票』異常報酬之相關研究」,私立大江大學金融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4.黃建龍、林淑玲、葉銀華(2001),「股市監視制度對於市場流動性影響暨超額報酬關聯之研究:日內資料分析」,中山管理評論2003年春季號第十一卷第一期pp.137-175
5.黃三雄(2004),「股市監視制度『處置措施』效果之研究」,私立銘傳大學財務金融系未出版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6.陳惠珊(2006),「利用券資比探討處置股票的特性—門檻迴歸實證研究」,國立政治大學金融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7.李俊德(2010),「股票處置措施管理成效之研究」,私立銘傳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未出版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8.張長令(2014),「台灣櫃買中心警示股票與處置股票之研究」,長庚大學工商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9.台灣證券交易所(2009)。證券市場監視監理業務簡介。
二、英文文獻
1.Boehmer, E., Masumeci, J., and Poulsen, A. B., 1991, “Event-study methodology under conditions of event-induced varianc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 30, no. 2, pp. 253-272.
2.Cooper, S. K., Groth, J. C., and Avera, W. E., 1985, “Liquidity, exchange listing and common stock performance,”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vol. 37, no. 1, pp. 19-33.
3.Hansen, B., 1999, “Threshold effects in non-dynamic panels: Estimation, testing and inference,”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vol. 93, vol. 2, 345-368.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監視制度下注意股票異常報酬之相關研究
2.
利用券資比探討處置股票的特性--門檻迴歸實證研究
3.
股市監視制度「處置措施」效果之研究
4.
公告注意股票之研究 - 以台灣櫃檯買賣中心交易為例
5.
臺灣櫃買中心警示股票與處置股票之研究
6.
處置股票宣告後的股價異常報酬之探討─以台灣證券交易所與櫃檯買賣中心為例
7.
股票處置措施管理成效之研究
8.
台灣股市監視制度有效性之研究
9.
投資理財節目異常推介有價證券與投資人行為及報酬率檢視-以上櫃公司為例
10.
注意股與處置股票對相關產業與公司股價影響之研究
11.
臺灣上市公司違規及交易面異常處理制度對市場交易品質之影響
無相關期刊
1.
注意股與處置股票對相關產業與公司股價影響之研究
2.
超漲與超跌處置股在處置期間的股價研究
3.
處置股票宣告後的股價異常報酬之探討─以台灣證券交易所與櫃檯買賣中心為例
4.
臺灣櫃買中心警示股票與處置股票之研究
5.
台灣上市櫃公司處置股票價格現象之研究
6.
處置股資訊內涵之研究
7.
第一次處置股票漲跌對第二次處置股票異常報酬的影響
8.
臺灣股市處置措施對股票報酬之影響
9.
利用券資比探討處置股票的特性--門檻迴歸實證研究
10.
影響台灣處置股票價格行為之因素探討
11.
美國運輸產業公司資本結構因素之探討
12.
股市監視制度「處置措施」效果之研究
13.
監視制度下注意股票異常報酬之相關研究
14.
公告注意股票之研究 - 以台灣櫃檯買賣中心交易為例
15.
股票處置措施管理成效之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