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6 20:1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沛晶
研究生(外文):Pei-Ching Lin
論文名稱:我國大學評鑑法制之論析 -以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Law and Practice of University Evaluation in Taiwan: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 Accreditation Council of Taiwan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周志宏周志宏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h-Hung Chou
口試委員:郭麗珍陳文政
口試委員(外文):Li-Jen,KuoWen-Jen,Chen
口試日期:2016-07-19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文教法律碩士班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專業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6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5
中文關鍵詞:大學評鑑大學評鑑辦法評鑑中心
外文關鍵詞:University EvaluationUniversity Act, University RulesThe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 Accreditation Council of Taiwa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39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旨在瞭解我國大學評鑑的制度設計與運作及我國大學評鑑相關法律問題,藉由瞭解美、英等先進國家大學評鑑制度的比較,進行研究分析,並探討我國推動大學評鑑之法律基礎與背景、評鑑制度的架構、內容、運作及檢討。
本文採法解釋學、文獻分析法及比較研究法。本文肯認大學評鑑機制,對於提昇高等教育之質量,固有其正面之意義,惟長久以來,國內的評鑑工作均由教育部主導,縱其後成立專責評鑑機構-「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教育部仍具有強勢之主導權,而致其評鑑制度之客觀、公平性受到質疑。而且將大學評鑑結果公布,且作為補助、及學校調整規模之參考依據,對學校的未來發展,更是影響甚鉅。
本研究的結論為其推動大學評鑑乃基於因應少子化及全球化,與主要國家之大學評鑑目的相符;其次,我國大學評鑑制度設計實施已有相關法令規範,評鑑作業則委託評鑑中心辦理,不過在執行上仍存在若干問題,如成立專責評鑑機構-「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之相關法源其評鑑依據是否逾越大學法之授權、「大學評鑑辦法」逾越大學法授權、而評鑑中心辦理系所評鑑侵犯大學自治、其救濟程序無法落實;再者,先進國家的大學評鑑制度設計與運作值得參考,特別在強調大學自我評鑑、自我管制及評鑑機構之客觀性等。根據結論提出建議,包括以專責機構由半官方性質轉為獨立化、法律授權依據應再明確化、申訴主體應由官方為之與救濟制度應更明確。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University evaluation system design and ope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university-related legal issues in Taiwan. By understanding the comparative United States, Britain and other advanced countries’ university evaluation system, conduct research and analysis, and explore the background of the legal basis for promoting the university evaluation, the evaluation system architecture, content, operation and review.
In this paper, adopt law hermeneutics, document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method. This article willing to recognize university evaluation mechanism for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intrinsic meaning of its positive aspects, but a long time, all the domestic work evaluation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leading vertical subsequently set up a dedicated evaluation mechanism - "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 Accreditation Council of Taiwan".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still has a strong dominance of that may cause its object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fairness has been questioned. And the university announced the results of evaluation, as subsidize, and school adjustment scale of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it is very huge impact.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based on its evaluation to promote the university in response to globalization and the declining birthrate, the University of the main countries consistent evaluation purposes; Second, college in our country’s Evaluation System has been designed to implement the relevant laws and norms, job evaluation commissioned center for evaluation, college in our country,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Such a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dedicated evaluation mechanism - related legal basis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 Accreditation Council of Taiwan ";University of Law in excess of authority, "university evaluation approach" to go beyond the University Act authorization and evaluation center for Evaluation Department violated university autonomy, its relief program can’t be implemented.; Furthermore, the university evaluation system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advanced countries is worth considering, especially emphasizing the university self-evaluation, self-control and objectivity of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etc.
Make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including dedicated agency by the semi-official nature into independence, it should be based on clear legal authority of the complainant by the official to whom the body and relief system should be made clearer.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1
第一項 研究動機 1
第二項 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範圍 2
第一項 研究方法 2
第二項 研究範圍 4
第三節 文獻分析 5
第二章 我國大學評鑑之法律規範 7
第一節 憲法規定 7
第二節 法律規範 8
第三節 行政命令 9
第三章 我國大學評鑑制度之建構設計 11
第一節 英美兩國評鑑制度之介紹與分析 11
第一項 英國大學評鑑制度之介紹 12
第二項 美國大學評鑑制度之介紹 16
第二節 我國評鑑制度建構 21
第一項 評鑑機構 24
第二項 評鑑中心之組織與運作 26
第三項 現行評鑑運作模式 29
第四項 評鑑中心定位之檢討 31
第四章 我國大學評鑑制度之法律爭議 35
第一節 評鑑對象與範圍之法律爭議 35
第一項 評鑑對象之爭議 35
第二項 評鑑範圍之法律爭議 40
第二節 評鑑結果之法律爭議 47
第三節 救濟途徑之法律爭議 53
第四節 評鑑法制之司法審查基準 62
第一項 司法審查大學評鑑法制之憲法意涵 62
第二項 大學評鑑法制司法審查基準 65
第五章 結論 73
第一節 評鑑制度之未來趨勢 74
第二節 我國評鑑法制之展望 80
第三節 檢討與建議 83

參考文獻 … 89

一、中文文獻
(一)書籍
Karl Larenz(著),陳愛娥(譯) ,1996年,《法學方法論》,台北:五南。
王九逵等(譯),2003年。21世紀美國高等教育-社會、政治、經濟的挑戰(原作者:Philip G. Altbach, Robert O. Berdahl, and Patricia J. Gumport(主編))。臺北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保進,1997年,〈大學評鑑模式(二)---品質保證制度〉,陳漢強編《大學評鑑》,台北:五南。
王瑞壎,2009年,《美國高等教育評鑑制度》。臺北市:台灣評鑑協會。
伍振鷟,1997年,〈《大學法》與大學評鑑〉,陳漢強編《大學評鑑》,台北:五南。
李惠宗,2015年7月,《憲法要義》,七版,台北:元照。。
許育典,2014年4月,《大學法治與高教行政》,初版,台北:元照。
周志宏,2012年10月,《學術自由與高等教育法制(二)》,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吳清山,2010年1月,《高等教育評鑑議題研究》,初版,高等教育文化事業
楊仁壽,1987年11月,《法學方法論》,3版,台北市:同作者。
楊日然,2005年,《法理學》,台北:三民。
陳漢強,1997年,〈政府與大學評鑑〉,陳漢強編《大學評鑑》,台北:五南。
陳敏,2009年9月。《行政法總論》6版。台北:新學林。
劉秀曦,2008年,《英國高等教育評鑑制度》,台北:台灣評鑑協會。
蔡茂寅、李建良、林明鏘、周志宏合著,2006年10月。《行政程序法實用》3版。臺北: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董保成,2005年,<判斷餘地與正當法律程序:從釋字第462號探究起>,收於:教育部主編,《大學自治與教師、學生權利之保護》,台北:教育部。
顏若映,1997年,〈大學評鑑模式(一)-認可制度〉,陳漢強編《大學評鑑》,台北:五南。
蘇錦麗,1997年,《高等教育評鑑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二)學位論文
余竹郁,2006年6月。《大學分類與評鑑-以英國高等教育為例》。新竹: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奕成,2010年7月。《台灣與印度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比較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曾秀梓,2009年6月。《我國大學評鑑制度設計與實務運作之分析-以95年度大學評鑑為例》。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立軒,2008年6月。《英國、美國、台灣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比較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文家,2007年,《台灣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與英國高等教育品質保證署組織與運作比較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藍婉心,2006年6月,《高等教育評鑑對我國學術自由之影響-以九十五年度系所評鑑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論文。
謝富穎,2013年6月,《台灣與日本國立大學評鑑之比較研究》,國立暨南大學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三)研討會論文、期刊
李建良,2009年3月,〈試論大學評鑑結果之法律性質-兼評教育部台訴字第0970089970A號訴願決定〉,《台灣本土法學》,第123期,頁23-36。
李建良,2001年12月,〈大學自治、受大學教育權與法律保留原則-「二一退學制度」合憲性的探討〉,《台灣法學》,29期,頁33-46。
李惠宗,2002年9月,<制度性保障之學術自由與大學自治權>,《台灣本土法學》,38期,頁13-37。
李惠宗,2009年6月,〈大學系所評鑑法治之反省學術研討會〉發言紀錄,《台灣法學雜誌》,第130期,頁98-150
林三欽,《針對「大學評鑑決定」提起訴願之容許性》,教育部97年度教育體系中之救濟與實務學術研討會。台北:教育部。
周志宏,2009年6月,〈大學系所評鑑法治之反省學術研討會〉發言紀錄,《台灣法學雜誌》,第130期,頁98-150。
池俊吉,2012年1月,〈美國高等教育認可組織之認可制度:發展與挑戰〉,《評鑑雙月刊》,第35期,頁36-42。
池俊吉,2012年1月,〈「認可制評鑑」評鑑標準規劃原則探析〉,《評鑑雙月刊》,第35期,頁22-26。
崔榮杓,2008年1月,〈韓國高等教育評鑑體系的過去與未來〉,《評鑑雙月刊》第11期,頁57-61。
黃月純,2014年5月,〈韓國高等教育評鑑之改革〉,《評鑑雙月刊》第49期,頁57-61。
許育典,2011年6月,<大學自治下大學評鑑制度的檢討:以系所評鑑為例>,《當代教育研究》,第19卷第2期,頁119-158。
楊瑩,2009年1月,〈英國高等教育品質保證之運作與實施現況〉,評鑑雙月刊第17期,頁49-53。
楊智傑,2009年6月,<大學系所評鑑對私人講學自由之侵害>《台灣法學雜誌》第130 期,頁50-69。
陳文政,2008年6月,〈析論教育部「《大學評鑑辦法》」之適法性與合憲性〉,《政大法學評論》,第103期。頁3-54。
陳文政,2009年6月,〈試論我國大學評鑑法制之司法審查基準〉,《台灣法學雜誌》,第130期。頁71-96。
陳文政,2009年6月,〈大學系所評鑑法治之反省學術研討會〉發言紀錄,《台灣法學雜誌》,第130期。頁98-150。
蘇錦麗、詹惠雪,2006年3月。〈英國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制度新發展:QAA機構審議的作法〉,《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第2卷第1期,頁175-203。

(四)其他
立法院法制局,2008年。〈教育法上受委託行使公權力之研究-以高等教育評鑑中心為例〉。
教育部,2001年。〈大學教育政策白皮書〉。
評鑑中心,各年度評鑑實施計畫。
國家教育研究院http://3w.naer.edu.tw/education/edu_whitebook.jsp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http://www.heeact.edu.tw。
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
司法院大法官會議解釋http://www.judicial.gov.tw/constitutionalcourt/p03.asp
教育部主管法規查詢系統http://edu.law.moe.gov.tw/index.aspx

二、外文文獻
(一)日文
認證評價機關の認證に關する審查委員會。http://www.mext.go.jp/b_menu/shingi/chukyo/chukyo4/013/index.htm,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7月6日。
文部科學省(2009)。中央教育審議會大學分科會質保證システム部會(第4回參考資料)。東京都,日本:文部科學省。
文部科學省(2009)。認證評價制度に關する基礎資料。中央教育審議會大學分科會質保證システム部會(第4回H21.6.3)。東京都,日本:文部科學省。
文部科學省(2010)。大學機關別認證評價實施大綱(2010年)。東京都,日本:文部科學省。
文部科學省(2010)。文部科學大臣による評價機關の認證基準について。東京都,日本:文部科學省。
文部科學省(2012)。認證評價機關の認證に關する審查委員會 認證評價機關一覽(平成24年7月31日現在)。東京都,日本:文部科學省高等教育局高等教育企劃課。
文部科學省(2013)。認證基準について(中央教育審議會資料6大學分科會第13回/H14.12.26)。取自http://www.mext.go.jp/b_menu/shingi/chukyo/chukyo4/gijiroku/021201h.htm
文部科學省(2013)。認證評價機關の認證に關する審查委員會。取自http://www.mext.go.jp/b_menu/shingi/chukyo/chukyo4/013/index.htm
公益財團法人大學基準協會(2011)。「大學基準」およびその解說。取自http://www.juaa.or.jp/images/accreditation/pdf/handbook/university/2011/shiryou_01.pdf
公益財團法人大學基準協會(2013)。評價手數料。http://www.juaa.or.jp/accreditation/charge/index.html
公益財團法人日本高等教育評價機構(2012)。大學評價基準。http://www.jihee.or.jp/download/04_hyokakijyun.pdf
公益財團法人日本高等教育評價機構(2013)。日本高等教育評價機構のご案內。http://www.jihee.or.jp/info/info.html
公益財團法人日本高等教育評價機構(2013)。大學機關別認證評價實施大綱。http://www.jihee.or.jp/download/02_25jisshitanko.pdf
獨立行政法人大學評價‧學位授與機構(2011)。大學機關別認證評價大學評價基準。http://www.niad.ac.jp/n_hyouka/daigaku/__icsFiles/afieldfile/2013/05/24/no6_1_daigaku2kijun26.pdf
獨立行政法人大學評價‧學位授與機構(2013)。評價手數料。http://www.niad.ac.jp/n_hyouka/daigaku/1194101_833.html
(二)英文
CHEA. (2010). Recognition of accrediting organizations: Policy and procedures. Retrieved Nov. 25, 2011, from http://www.chea.org/pdf/Recognition_Policy-June_28_2010-FINAL.pdf
CHEA. (2011). Recognized accrediting organizations. Retrieved Nov. 25, 2011, from http://www.chea.org/pdf/CHEA_USDE_AllAccred.pdf
Eaton, J. S. (2004). Accredit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qualifications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United States. In Centre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Ed.), Quality and recogni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pp.63-74). Paris, France: OECD.
Eaton, J. S. (2008). The future of accreditation. Retrieved Nov. 25, 2011, from http://www.insidehighered.com/views/2008/03/24/eaton
Eaton, J. S. (2009). An overview of U.S. accreditation. Retrieved Nov. 25, 2011, from http://www.chea.org/pdf/2009.06_Overview_of_US_Accreditation.pdf
The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http://www.qaa.ac.uk/Pages/default.aspx
Council for Higher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http://www.chea.org/
Flexner Report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178858/Robbins Report
http://filestore.nationalarchives.gov.uk/pdfs/small/cab-129-114-c-173.pdf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