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25 04:3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呂安涔
研究生(外文):AN-TSEN LU
論文名稱:中國總體經濟指標與台灣出口貿易及公司價值
論文名稱(外文):China Macroeconomic Indicators, Taiwan’s Export and Market Value
指導教授:毛慶生毛慶生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ng-Sheng Mao
口試委員:張清溪吳聰敏
口試委員(外文):ching-hsi changTsong-Min Wu
口試日期:2017-11-18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經濟學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經濟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9
中文關鍵詞:中國總體台灣出口:公司價值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32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論文主旨探討中國總體經濟指標是否會對台灣出口貿易成長及上市公司市場價值有顯著的影響效果,採用五個重要的中國總體經濟指標,包含中國採購經理人指數、中國出口貿易成長率、中國IPI工業指數成長率、上海綜合指數變動率及人民幣兌換美元變動率進行實證分析。然而因為中國只是台灣出口貿易的主要國家之一,本論文也控制美國市場對台灣的影響效果,控制變數包含美國實質GDP成長率以及美國聯邦資金利率。本論文收集上述變數進行實證分析,研究期間設定為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涵蓋120個月資料,我們利用許多時間序列方法進行實證分析,包含單根檢定、VAR模型、Granger因果關係檢定法、衝擊反應分析與預測誤差變異分解。實證結果歸納有如下幾點:

(一) 由VAR模型可知,我們發現台灣出口貿易成長以及台灣公司價值變動率會受到中國採購經理人指數成長率及中國IPI工業指數成長率顯著的影響;台灣公司價值變動率會受到人民幣兌換美元變動率微弱的影響;美國實質GDP成長率會顯著影響台灣出口貿易成長。
(二) Granger因果關係檢定的部分,我們發現中國採購經理人指數成長率、中國IPI工業指數成長率與台灣出口貿易成長率都具有雙向因果關係,而且中國採購經理人指數成長率與中國IPI工業指數成長率之過去訊息對台灣出口貿易成長率的影響效果較顯著。因此我們發現中國總體經濟指標的資訊會領先於台灣出口的資訊。
(三) 在衝擊反應函數部分,我們發現中國採購經理人指數成長率以及中國IPI工業指數成長率對台灣出口成長率及台灣公司價值的變動率有較為短期的衝擊效果,長期是不明顯的。
(四) 在預測誤差變異分解部分,各變數對於本身都有很高的解釋變異比例。對於台灣出口成長率,我們發現中國採購經理人指數成長率解釋比例最高約為12.83%,其次為中國IPI工業指數成長率解釋比例約為5.78%;對於台灣公司價值變動率,台灣出口成長率的解釋比例約為5.77%,中國採購經理人指數成長率的解釋比例約為2.15%,人民幣兌換美元變動率解釋比例約為2.44%。

綜合上述實證結果,本論文認為中國經濟指標會顯著影響台灣出口貿易成長以及公司市場價值,尤其是中國採購經理人指數成長率及中國IPI工業指數成長率。這兩個指標也許可以做為未來預測台灣出口貿易成長以及公司市場價值參考依據。


關鍵詞:中國總體經濟;台灣出口成長;公司市場價值。
We examine whether China''s economic indicators will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growth of Taiwan''s export and the market value. We use five major China''s economic indicators, including the China 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 China''s export growth rate, China''s IPI industry index, Shanghai composite index, and RMB/US exchange rate to carry out empirical analysis. We also control the effect of US market impacted on growth of export and the market value. The control variables are real GDP growth rate and federal funds rate. This study period was set from January 2006 to December 2015. We use a number of time series approach for empirical analysis, including unit root test, vector autoregression model, Granger causality test,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and variance decomposition. The empirical result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From the VAR model, we find that the growth of Taiwan''s export and the change rate of market value will be affected by the growth rate of China''s purchasing managers and China''s IPI industry index. The change of market value will be affected by RMB/US exchange rate. In control variables, the growth rate of US real GDP will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growth of Taiwan''s export.
2. The result of Granger causality test, we find that China''s 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 China IPI industry index and the growth of Taiwan''s export have feedback causal relationship. However, the effect of China''s 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 and China IPI industry index on the growth of Taiwan''s export is more significant than other China''s economic indicators.
3. In the part of impulse-response function, we find that the China''s 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 and China''s IPI industry index have a short-term impact on the growth of Taiwan''s export and the market value, which is not obvious for a long -term impact.
4. The result of variance decomposition, we find that the growth of Taiwan''s export is explained by China''s 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 is about 12.83%, followed by China''s IPI industry index of about 5.78%. The market value is explained by the growth Taiwan''s export is about 5.77%, the proportion of China''s 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 is about 2.15%, and the RMB/US exchange rate is about 2.44%.

Based on the above empirical results, this paper finds that China''s macroeconomic indicators will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growth of Taiwan''s export and the market value, especially PMI and IPI. These two indicators may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predicting the growth of Taiwan''s export and the market value.

Keywords: China''s economic indicators; Growth of Taiwan''s export; Market value.
誌謝 I
摘要 II
Abstract IV
目錄 VI
表目錄 VIII
圖目錄 IX
第一節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及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8
1.3 研究內容及架構 9
第二節 兩岸經貿往來的發展過程與相關文獻探討 11
2.1 兩岸經貿往來的發展過程 11
2.2 探討公司價值有關文獻的回顧 14
2.3 總體經濟與進出口貿易表現之間的文獻探討 18
第三節 變數定義及研究方法 21
3.1 資料來源及變數定義 21
3.2 研究方法 24
第四節 實證結果 30
4.1 單根檢定 30
4.2 敘述性統計 34
4.3 向量自我迴歸模型結果 38
4.4 Granger因果關係檢定結果 44
4.5 衝擊反應函數結果 47
4.6 預測誤差變異數分解結果 50
第五節 研究結論及建議 52
參考文獻 54
附錄 58
1.王元章與張椿柏(2011),從核心代理問題的角度探討股權結構,董事會特性對公司價值之影響,證券市場發展,第23卷第2期,頁131-174。
2.王麗惠(2006),證券市場績效對公司價值與資本結構之影響--臺灣政權論替前後期間之實證,中山管理評論,第14卷第3期,頁639-668。
3.丘垂昌與莊清騄(2010),獨立董監事、公司資訊透明度與公司價值之關聯性,中山管理評論,第18卷第4期,頁949-1008。
4.朱博湧、林裕淩與王筠傑(2015),獨立董事多樣性對於公司價值之研究,管理資訊計算,第4卷第2期,頁65-82。
5.交通部統計處,2011,兩岸三通政策實施結果,台北:交通部統計處。
6.何碧蘭、陳天志與蔡孟易(2013),匯率變動對貿易出口影響之研究--以臺灣機電類對四大國之出口值為例,桃園創新學報,第33期,頁239-258。
7.余惠芳(2010),外部監控、公司治理與公司績效之實證研究,文大商管學報,第15卷第2期,頁107-135。
8.李明源、莊素增與林靖傑(2015),ECFA對臺灣經營績效之影響--以汽車相關產業為例,華人經濟研究,第13卷第1期,頁39-54。
9.沈中華、朱浩民與王佑鈞(2014),政治關係如何影響公司價值?,管理評論,第33卷第4期,頁1-19。
10.林幸君(2015),兩岸直航對區域經濟及產業發展之影響--區域投入產出模型分析,應用經濟論叢,第97期 ,頁1-54。
11.林海鵬(2004),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經濟之影響及因應策略,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2.林彩梅與陳怡伶(2009),臺灣電子資訊業對大陸投資與貿易關係之研究:ARIMA移轉函數模式分析,多國籍企業管理評論,第3卷第2期,頁45-65 。
13.林淑惠、黃玟菱與卓翠月(2011),探討多角化對公司風險與價值之影響,商略學報,第3卷第4期,頁233-249。
14.柯勝揮與陳柏鈞(2015),企業赴大陸直接投資對兩岸貿易影響之研究--以臺灣傳統產業為例,華人經濟研究,第13卷第1期,頁157-171。
15.洪榮華、陳香如與林慧珍(2007),公司治理機制對創新、多角化策略及公司績效之影響--研發密集產業之實證,中山管理評論,第15卷第1期,頁37-60。
16.洪榮耀(2011),多國籍企業之品牌暨代工經營模式良瓢分析--以臺灣上市電子公司為例,東海管理評論,第12卷第2期,頁1-39。
17.徐啟升與黃志宏(2009),國際化與公司治理對臺灣資訊電子業生產效率之影響,東吳經濟商學學報,第66期,頁115-143。
18.高長(2012),《大陸政策與兩岸經貿》,台北:五南圖書,3版1刷。
19.高惠松與蔡純真(2014),資本結構、股利政策對公司價值之影響:訊號理論觀點,會計與公司治理,第9卷第1期,頁29-61。
20.曹壽民與陳光政(2010),創新活動、國際化與公司績效:以臺灣上市公司之國外直接投資檢測,管理學報,第27卷第3期,頁205-224。
21.許書銘與林師模(2007),兩岸經貿互動對我國總體經濟與產業發展之影響分析,臺灣管理學刊,第7卷第2期,頁123-144。
22.陳仕偉和蘇家偉(2010),出口、進口與經濟成長的因果關係 臺灣、韓國及新加坡之實證研究,臺灣銀行季刊,第61卷第2期,頁60-82。
23.陳立斌與崔可欣(2015),全球金融危機過後中、美股市對亞洲股市影響力消長之研究,輔仁管理評論,第22卷第3期,頁35-62。
24.陳治儒(2008),兩岸經濟成長、金融發展與出口貿易之Granger因果檢定,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5.陳彥勳(2014),自行車出口總值影響因素之探討,全民休閒發展學刊,第1卷第2期,頁56-70。
26.陳家偉、王凱立、吳安琪與吳振宇(2015),董事責任險於股權結構廣度及企業價值之研究,管理評論,第34卷第1期,頁23-45。
27.陳麗瑛(2010)。行政院經建會研究報告行政院經建會研究報告,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
28.黃政仁(2013),創新效率對公司價值創造之影響--研發資本之角色,東海管理評論,第15卷第1期,頁69-91。
29.葉貞儀與戴錦周(2010),臺灣上市公司國際合資宣告對股東財富影響之研究,朝陽商管評論,第9卷第2期,頁23-48。
30.葉華容與詹淑櫻(2011),中國大陸對外貿易所面臨的挑戰,東亞經貿投資研究季刊,第54期,頁1-18。
31.趙永祥(2014),兩岸金融產業合作能否創造雙贏?,華人前瞻研究,第10卷第2期,頁53-68。
32.劉子年(2011),貨幣戰爭對臺灣貿易收支之影響,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3期,頁091-108。
33.簡宣博(2015),海外投資之滙率風險管理,華人經濟研究,第13卷第1期, [民104.03] 頁127-155。
34.Dickey, D. A., & Fuller, W. A. (1979). Distribution of the estimators for autoregressive time series with a unit roo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74(366a), 427-431
35.Granger, C. W. J., (1969), “Investigating causal relations by econometric models and cross-spectral methods”, Econometrica, vol.37, pp. 424-438.
36.Granger, C. W., & Newbold, P. (1974). Spurious regressions in econometrics.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2(2), 111-120.
37.Jarita, D., (2008), “Impact of exchange rate shock on prices of imports and exports, Munich Personal RePec Archive working paper. (https:// mpra.ub.uni- muenchen.de/11624/1/MPRA_paper_11624.pdf)
38.Kalra, R., (2012), “Impact of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on Indian stock market”, The IUP Journal of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vol. 9(1), pp. 43-54.
39.Phillips, P. C. B. and P. Perron, (1988), “Testing for a unit root in time series regression”, Biometrica, vol. 75, pp. 332-346.
40.Said, S. and D. Dickey, (1984), “Testing for unit roots in 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 models with unknown order”, Biometrica, vol. 71(3), pp. 599-607.
41.Sims, C.A., (1980), “Macroeconomics and reality”, Econometrica, vol. 48, pp. 1-48.
42.Srinivasan, P. I., (2011), “Causal nexus between stock market return and selected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in India: Evidence from the National Stock Exchange (NSE)”, Journal of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vol. 8(4), pp. 7-24.
43.Thorbecke, W., (2011), “The effects of exchange rate changes on trade in east Asi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e, Economics and Policy, vol. 2 (1), pp. 85-102.
44.Zhang, Y., Chang, H. S., and J. Gauger, (2006), “The threshold effect of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on trade volume: Evidence from G-7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Journal, vol. 20(4), pp. 461-476.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2.王麗惠(2006),證券市場績效對公司價值與資本結構之影響--臺灣政權論替前後期間之實證,中山管理評論,第14卷第3期,頁639-668。
2. 4.朱博湧、林裕淩與王筠傑(2015),獨立董事多樣性對於公司價值之研究,管理資訊計算,第4卷第2期,頁65-82。
3. 6.何碧蘭、陳天志與蔡孟易(2013),匯率變動對貿易出口影響之研究--以臺灣機電類對四大國之出口值為例,桃園創新學報,第33期,頁239-258。
4. 7.余惠芳(2010),外部監控、公司治理與公司績效之實證研究,文大商管學報,第15卷第2期,頁107-135。
5. 8.李明源、莊素增與林靖傑(2015),ECFA對臺灣經營績效之影響--以汽車相關產業為例,華人經濟研究,第13卷第1期,頁39-54。
6. 9.沈中華、朱浩民與王佑鈞(2014),政治關係如何影響公司價值?,管理評論,第33卷第4期,頁1-19。
7. 10.林幸君(2015),兩岸直航對區域經濟及產業發展之影響--區域投入產出模型分析,應用經濟論叢,第97期 ,頁1-54。
8. 13.林淑惠、黃玟菱與卓翠月(2011),探討多角化對公司風險與價值之影響,商略學報,第3卷第4期,頁233-249。
9. 15.洪榮華、陳香如與林慧珍(2007),公司治理機制對創新、多角化策略及公司績效之影響--研發密集產業之實證,中山管理評論,第15卷第1期,頁37-60。
10. 16.洪榮耀(2011),多國籍企業之品牌暨代工經營模式良瓢分析--以臺灣上市電子公司為例,東海管理評論,第12卷第2期,頁1-39。
11. 25.陳彥勳(2014),自行車出口總值影響因素之探討,全民休閒發展學刊,第1卷第2期,頁56-70。
12. 26.陳家偉、王凱立、吳安琪與吳振宇(2015),董事責任險於股權結構廣度及企業價值之研究,管理評論,第34卷第1期,頁23-45。
13. 28.黃政仁(2013),創新效率對公司價值創造之影響--研發資本之角色,東海管理評論,第15卷第1期,頁69-91。
14. 31.趙永祥(2014),兩岸金融產業合作能否創造雙贏?,華人前瞻研究,第10卷第2期,頁53-68。
15. 32.劉子年(2011),貨幣戰爭對臺灣貿易收支之影響,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3期,頁09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