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26)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28 23:5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邱筱茜
研究生(外文):Chiu, Hsiao-Chien
論文名稱:「窗光」鐵花窗紋樣創作研究-以台南庶民生活歷史為基礎
論文名稱(外文):A Creation Study on Patterns of Open-type Iron Windows: Based on Civilian Customs in Tainan.
指導教授:黃志偉黃志偉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uang, Chih-Wei
口試委員:蔡頌德曾薰誼
口試委員(外文):Tsai, Sung-TeTseng, Shun-Yi
口試日期:2016-07-15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崑山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
學門:設計學門
學類:視覺傳達設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6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4
中文關鍵詞:台南文化紋樣創作庶民生活鐵窗鐵花窗
外文關鍵詞:Tainan CultureCreation of PatternsCivilian Customs in TainanIron WindowsOpen-type Iron Window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338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6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鐵花窗-以黑鐵製成、擁抱許多花樣的窗-在日治時期從日本傳入,是台南街道巷弄時常可以看見,人們卻習慣性忽略的美麗,其多樣化的紋樣價值可以表徵著當代的日常與生活美學。

  本創作研究透過收集台南、台北、老街的鐵花窗紋樣並彙整、分析將紋樣分類成日本文化、幾何、新藝術⋯等類別,與日本傳統的紋樣對照後可瞭解紋樣除了防盜功能、美觀裝飾外,亦可以反映當代的庶民生活、生活美學、流行事物⋯等,而我們現今所看見的鐵花窗,都是30-60年代時所建造出的,反映著那個時代的庶民生活,是那個年代的記憶所在。如今,台灣在西化過程中,環境逐漸邁入高度同質化歷程,什麼紋樣可以表徵、代表台南這個地域?台南獨有的特色文化又是什麼呢?

  鐵花窗從台南發跡,終將回歸台南,藉由窗光—時光—流轉,反向思考現在台南獨有的特殊文化為何,那些和鐵花窗一樣,不保留就會消失的文化、存在於生活、食衣住行育樂裡的庶民文化,並將蒐集而來的鐵花窗紋樣整理、分析出其五大規則:組成元素、工藝工法、紋樣類別、紋樣排列方式、自身特性,在這些規則下與台南文化結合,創作出屬於台南的紋樣,將其以「單位化—平面化—立體化」三個層面做呈現,表現方式從單位到平面到立體來表現,並使用不同的媒材製作成形,產生一連串研究表現的過程,形成演進歷程。

Iron window-black iron, embracing many tricks of window-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from Japan and the Tainan Street Lane, is often seen, beautiful people habitually ignored, its value can b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diverse patterns of contemporary everyday life aesthetics.
This creation research through collection Tainan, and Taipei, and street of iron spent window patterns and meeting whole, and analysis will patterns classification into Japan culture, and geometry, and new art baby, category, and Japan traditional of patterns control Hou can understand patterns except anti-theft function, and beautiful decorative outside, also can reflect contemporary of Palace life, and life aesthetics, and popular things baby,, and we today by saw of iron spent window, are is 30-60 years generation Shi by built out of, reflect with that times of Palace life, is that era of memory where. Today, Taiwan in the process of westernization, course environment is entering the high degree of homogeneity, what patterns can be used to characterize, represent this area in Tainan? Tainan'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e then what is it?
Iron spent window from Tainan fortune, will return Tainan, through window light-time-circulation, reverse thinking now Tainan unique of special culture why, those and iron spent window as, not retained on will disappeared of culture, and exists Yu life, and food clothing live line Yu Le of Palace culture, and will collected and to of iron spent window patterns finishing, and analysis out its five big rules: composition elements, and process workers method, and patterns category, and patterns arranged way, and itself characteristics, in these rules Xia and Tainan culture combined, creation out belongs to Tainan of patterns, will its to " Units of stereo-plane-"three levels, expression from the unit to the plane to solid performance and use different materials to make, produce a series of studies on performance of process, formed the evolution.

目錄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致  謝 iii
目  錄 iv
前 言vi

壹、緒論 01
一、初遇鐵花窗 01
二、鐵花窗於我-鐵花窗意象 03
三、鐵花窗於設計 05
四、鐵花窗於社會-微觀鐵花窗到速食時代 07
五、鐵花窗於創作研究 09
六、創作研究方法 10
七、創作研究流程 11

貳、田野調查 12
一、鐵花窗紋樣裝飾價值 13
二、鐵花窗紋樣的彙整 14
(一)鐵花窗組成元素 14
(二)鐵花窗工藝工法 15
(三)鐵花窗紋樣類別 16
(四)紋樣排列方式 18
(五)鐵花窗自身特性 19
三、鐵花窗工法轉折 21
四、存在的形態比例與功能 21

參、學理基礎 23
一、鐵花窗發展歷史 23
二、鐵花窗紋樣裝飾風格 25

肆、創作理念 36

伍、創作主題與內容 38
一、四大主題 38
(一)食-鍋燒意麵 38
(二)行-台南圓環 41
(三)行-井仔腳鹽田 44
(四)節慶-鹽水蜂炮 46
(五) 基本形與變化形 48
二、單位紋樣平面化 50
三、創作方法 51
四、創作過程 52

陸、表現形式 54
一、單位化-圖章 54
二、平面化-雷切 56
三、立體化-燈飾 60
四、觀者 65

柒、展場規劃 66
捌、結語 73
玖、參考文獻 74

1.葉謹禎(民101)。《日治時期洋風建築鐵窗及小五金構件風格及仿製技法之探討—以迪化街歷史店屋為例》。華梵大學。新北市。
2.吳敘禎(民94)。《台灣日治時期近代建築門窗五金之初探》。中原大學。桃園市。
3.楊宜縈(民94)。《五金構件的設計美學與空間細部理論》。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4.黃懷萱(民96)。《近代台灣建築中裝飾金屬構件之研究》。台北藝術大學。台北市。
5.曾家浪(民96)。《台灣地區傳統打鐵店的技術變遷》。華梵大學。新北市。
6.林育菁(民87)。《裝飾藝術式樣在台灣日據時期建築之應用》。成功大學。台南市。
7.視覺設計研究所(民101)。《日本.中國傳統紋樣符號︰花布、染織、陶瓷、器物的東洋文化解析》。台北市:尖端出版。
8.王受之(民89)。《世界現代平面設計1800-1999》。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9.老屋顏(民104)。《老屋顏:走訪全台老房子,從老屋歷史、建築裝飾與時代故事,尋訪台灣人的生活足跡》。台北市:馬可孛羅文化。
10.姚村雄(民)。《設計本事—日治時期(1895-1945)台灣美術設計案內》。新北市:遠足文化。
11.姚村雄(民102)。《圖解台灣製造:日治時期商品包裝設計》。台中市:晨星出版。
12.熊谷博人(民104)。《江戶紋樣歲時手帖》。台北市:台灣東販。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