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3 10:2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簡妤珊
研究生(外文):Carol Jean
論文名稱:文化內涵度與文化融合度對文化影響力關係之研究—中國大陸獲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創意網絡五城市之比較分析
論文名稱(外文):Relationship among Culture Content, Culture Convergence and Culture Influence-Comparison Study on the Five China’s Culture and Creative Cities in the UNESCO Creative Cities Network
指導教授:呂鴻德呂鴻德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orng-Der Le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原大學
系所名稱:企業管理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4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8
中文關鍵詞:文化融合度文化影響力文化內涵度文化創意城市文化創意產業
外文關鍵詞:Cultural and Creative CityCulture ContentCulture Influence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Culture Convergenc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47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文化創意城市的發展,需具備相關文化創意之要素,包括城市的歷史文化資源、包容多元文化的城市氛圍、城市居民對獨特文化的尊重與認同、居民生活方式具有共同價值觀與共識、吸引創意人才匯集的相關基礎建設、各種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機會等。藉由不斷挖掘城市的文化內涵及增強文化融合之相關要素,同時有效地傳播城市的文創產品,並再透過政府提出一系列相關政策加以扶持與帶引作用,將有助提升城市的文化影響力,進而將城市文化獨特性弘揚至國際,對於城市、居民及企業都可帶來極大助益。
本研究欲探討中國大陸獲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創意五城市,同時將五座城市分為三個創意城市網絡類型和兩個不同城市級別,探討其在「文化內涵度」、「文化融合度」及「文化影響力」之關係。而在經過相關文獻研究與探討後,選出相關變數加以研究,包含:(1)將「文化內涵度」區分為「資源內涵」、「氛圍內涵」、「素質內涵」;(2)將「文化融合度」區分為「文化共識」、「文化包容」、「文化整合」;(3)將「文化影響力」區分為「文化吸引」、「文化輻射」、「文化滲透」。此外,本研究透過問卷調查方式,進一步分別探討和檢視中國大陸文化創意五城市在文化內涵度、文化融合度及文化影響力之異同。本研究回收的有效問卷共256份,透過相關統計分析並歸納研究結果後,得到以下結論:
1. 文化內涵度與文化融合度具有明顯的相關性
2. 文化內涵度和文化融合度會影響文化影響力
3. 不同創意城市網絡類型在文化內涵度、文化融合度及文化影響力皆無明顯的差異
4. 中國大陸五城市在文化內涵度及文化融合度上有明顯的差異
5. 不同城市級別在文化內涵度及文化融合度有明顯的差異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city, it needs to have the relevant elements of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which includes the resources of city's history and culture, the city atmosphere of inclusive multicultural, urban residents respecting and cognizing their unique culture, urban residents lifestyle with common values and consensus, the associated infrastructure to attract creative talent pool, and a variety of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etc. Through continuous excavate the culture content and enhance the culture convergence of the city's relevant elements, while effectively disseminate the city's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Then, through government, proposed a series of policies to support and lead the effect. It will promote to enhance the city’s cultural influence, besides, the city cultural uniqueness can be further promote to international, bringing great helpful for city, residents and businesses.
The study aims to discuss the five China’s culture and creative cities in the UNESCO Creative Cities Network and it also divide into three types of creative cities network and two levels of cities. Besides, the study also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ulture Content, Culture Convergence and Culture Influence.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review, the study selected related variables which are (1)resources intension, atmosphere intension, and quality intension;(2)cultural consensus, cultural integration, and cultural toleration;(3)cultural radiation, cultural penetration, and cultural attraction.
This research adopt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hich collected 256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ulture Content, Culture Convergence and Culture Influence of five China’s culture and creative cities. It can find that:(1)The degree of “Culture Content” and “Culture Convergence” has obvious relevance;(2)The degree of “Culture Content” and “Culture Convergence” will affect “Culture Influence”;(3)Different types of Creative Cities Network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degree of “Culture Content”, “Culture Convergence” and “Culture Influence”;(4)Five China’s culture and creative cities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degree of “Culture Content” and “Culture Convergence”;(5)Different city levels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degree of “Culture Content” and “Culture Convergence”.

摘要 I
Abstract II
致謝詞 III
目錄 IV
圖目錄 VI
表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文化創意產業相關文獻之探討 5
第二節 文化創意城市相關文獻探討 9
第三節 文化內涵度相關文獻探討 15
第四節 文化融合度相關文獻探討 16
第五節 文化影響力相關文獻探討 17
第三章 中國大陸文化創意城市現況探析 19
第一節 中國大陸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現況與前景 19
第二節 中國大陸文化創意城市發展剖析 30
第四章 研究方法 4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1
第二節 研究假設 42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方法 44
第四節 變數定義與衡量 46
第五章 資料分析與結果 48
第一節 基本數據敘述性統計分析 48
第二節 文化內涵度與文化融合度之相關分析 51
第三節 文化內涵度與文化影響力之迴歸分析 52
第四節 文化融合度與文化影響力之迴歸分析 54
第五節 創意城市網絡類型與文化內涵度之變異數分析 56
第六節 創意城市網絡類型與文化融合度之變異數分析 58
第七節 創意城市網絡類型與文化影響力之變異數分析 60
第八節 中國大陸五城市與文化內涵度之變異數分析 62
第九節 中國大陸五城市與文化融合度之變異數分析 64
第十節 中國大陸五城市與文化影響力之變異數分析 66
第十一節 城市級別與文化內涵度之t檢定 68
第十二節 城市級別與文化融合度之t檢定 70
第十三節 城市級別與文化影響力之t檢定 72
第六章 研究結論與後續研究建議 74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4
第二節 研究貢獻與管理意涵 79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建議 82
參考文獻 84
附錄【文化內涵度與文化融合度對文化影響力關係之研究】調查問卷 88

圖目錄
圖4-1 本研究之研究架構示意圖 41

表目錄
表2-01 各國文化創意產業之名稱與定義 7
表2-02 各國文化創意產業分類與範疇一覽表 8
表2-03 文化創意城市相關文獻探討彙整表 10
表2-04 創意城市發展規模 11
表2-05 文化創意城市之類型 11
表2-06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類型 12
表2-07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創意城市網絡一覽表 14
表2-08 文化內涵度相關文獻探討彙總表 16
表2- 09 文化融合度相關文獻探討彙總表 17
表2-10 文化影響力相關文獻探討彙總表 18
表3-01 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綱要「九大重點工程」 20
表3-02 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綱要「五大政策」 20
表3-03 十二五時期文化產業倍增計畫具體目標 21
表3-04 十二五時期公共文化服務國家基本標準 22
表3-05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十二五主要指標 23
表3-06 文化部信息化發展綱要之發展目標 24
表3-07 2012中國大陸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 26
表3-08 2005-2012年文化創意產值與其占GDP比重 28
表3-09 2012年中國大陸文化文物機構數及從業人員數 28
表3-10 2012年中國大陸文化區域市場成長率 29
表3-11 2012年中國大陸文化產業市場發展彙整表 29
表4-01 本研究之研究假設彙總表 42
表4-02 本研究之研究假設相關變數彙總表 45
表4-03 文化內涵度變項衡量指標彙總表 46
表4-04 文化內涵度變項衡量指標彙總表 46
表4-05 文化影響力變項衡量指標彙總表 47
表5-01 本研究中國大陸文化創意五城市資料分析表 49
表5-02 本研究企業成立年數資料分析表 49
表5-03 本研究企業規模資料分析表 50
表5-05 文化內涵度與文化融合度之相關分析 51
表5-06 文化內涵度與文化影響力之迴歸分析 53
表5-07 文化融合度與文化影響力之迴歸分析 55
表5-08 創意城市網絡與文化內涵度之變異數分析 57
表5-09 創意城市網絡與文化融合度之變異數分析 59
表5-10 創意城市網絡與文化影響力之變異數分析 61
表5-11 中國大陸五城市與文化內涵度之變異數分析 63
表5-12 中國大陸五城市與文化融合度之變異數分析 65
表5-13 中國大陸五城市與文化影響力之變異數分析 67
表5-14 不同級別文化創意城市與文化內涵度之t檢定 69
表5-15 不同級別文化創意城市與文化融合度之t檢定 71
表5-16 不同級別文化創意城市與文化影響力之t檢定 73
表6-01 本研究假設檢定結論彙總一覽表 74

一、中文參考文獻
1.中國大陸社會科學院(2013),2013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新基準:建設可持續競爭力理想城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2013),中國統計年鑑2012。
3.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2009),中國現代化報告2009。
4.王克嬰(2010),比較視城的國際創意城市發展模式研究,山東社會科學,(4)。
5.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2013),中國大陸文化產業年度發展報告。
6.任遠、鄔民樂(2006),城市流動人口的社會融合文獻述評,人口研究,頁87-94。
7.何小台、范揚松、黃丙喜、解崙(2013),創意人一定要懂的7堂EMBA課。
8.吳莊瑩(2006),中國文化產業國際競爭力研究,福建範大學碩士論文。
9.吳賜德(2003),型塑台北創意城市-台北需要一場文化大革命,典藏出版。
10.吳穗泉(2013),文化融合度與文化內涵度對文化影響力關係之研究:台灣五都文化創意產業關鍵成功因素觀點剖析,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學位論文。
11.李月明(2009),對外文化傳播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構建,攀登雙月刊,28(1),頁124-128。
12.阮儀三(2004),論創意產業發展的城市基礎。
13.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2011),兩岸城市文化創意產業競爭力調查報告。
14.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2013),兩岸文創耀寰宇:兩岸文化創意產業競爭力調查報告。
15.南京航空航太大學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2009),城市文化競爭力及其評價指標。
16.胡曉鵬(2010),文化創意產業的地區發展模式研究,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0(1),頁25-30。
17.徐進鈺(2003),邁向學習性經濟中的創意型城市:兼論台北的機會與限制,研考雙月刊,27(4),頁66-75。
18.財團法人智庫(2004),台灣文化指標第二階段研究期末報告。
19.盛壘(2007),從國際創意城市的特徵看中國創意城市的發展,城市,2007(10),頁30-33。
20.陳少峰、朱嘉(2009),中國文化產業十年,金城出版社。
21.陳至柔(2013),文化內涵度與文化創造力對文化影響力關係之研究:中國大陸九大文化創意城市比較分析,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學位論文。
22.楊思嘉(2012),兩岸文化創意城市文化內涵度與文化發展力關係之研究:上海、北京、杭州、深圳、台北五城市之比較分析,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學位論文。
23.楊富強(2005),創意都市模糊綜合評估體系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24.楊裕富(1998),設計的文化基礎:設計、符號、溝通,台北市:亞太圖書。
25.經濟部工業局(2008),2008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台北:經濟部工業局。
26.漢寶德 (2006),漢寶德談文化,台北:典藏藝術家庭。
27.劉奇葆(2013),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專題報導。
28.劉宜君(2004),提升城市競爭力治理途徑之研究,政策研究學報,(4),頁47-80。
29.厲無畏(2006),創意產業:城市發展的新引擎,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
30.德勤(2013),中國兩岸三地文化產業研究報告2013。
31.鄭博文、邱鴻遠、郭文俊(2009),文化創意產業對發展文化觀光之驗證:以高雄市為例,城市發展,8,頁81-111。
32.澳門基金會(2013),澳門藍皮書:澳門經濟社會發展報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241-241。
33.聯合國貿易暨發展會議與開發計畫(2013),2013創意經濟報告。
二、中譯專書
1.Charles, L.(2008),The Creative City: A Toolkit for Urban Innovation,創意城市,馬可孛羅。
2.Howkins, J.(2010),Creative Ecologies-where Thinking is a Proper Job,李明譯,創意生態:思考產生好點子,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3.John, H.(2003),The Creative Economy:How People Make Money from Idea,李璞良譯,創意經濟:好點子變成好生意,典藏藝術家庭。
4.Richard, F.(2007),創意階級的流走:人才的新全球競爭,寶鼎。
5.Smith, C.(2005),創意英國:英國前文化部長給年輕人的15場演講,李俊明譯,台北:五觀。
三、英文參考文獻
1.Caves, R. E.(2000), Creative Industries: Contracts between Art and Commer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Cordon, M. M.(1964), 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Drake, G.(2003), This Place Gives Me Space: Place and Creativity in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Geoforum, 34, pp. 511-524.
4.Florida, R.(2002),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And How It's Transforming Work, Leisure, Community and Everyday Life, New York: Basic Books.
5.Galloway, S. &; Dunlop, S.(2007), A Critique of Definitions of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in Public Polic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 13(1), pp. 17-31.
6.Garnham, N(1987), Concept of Culture: Public Policy and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Cultural Studies, 1(1), pp. 23-37.
7.Harvey, D.(1989),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An Enquiry into the Origin of Cultural Change, Oxford: Blackwell, 14.
8.Hospers, G. J.(2003), Creative Cities in Europe: Urban Competitiveness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Intereconomics, 38(5), pp.260-269.
9.Howkins, J.(2002), The Creative Economy: How People Make Money from Ideas. Penguin.
10.Kotler, P.(2009), Marketing Management, Pearson Education India.
11.Landry, C.(2000), The Creative City:A Toolkit for Urban Innovators, 1st Edition, London: Earthscan Publications Ltd.
12.Landry, C.(2008), The Creative City:A Toolkit for Urban Innovators, 2nd Edition, London: Earthscan Publications Ltd.
13.Park, R. E.(1974), Community Organization and the Romantic Tempe.
14.Throsby, C. D.(2001), Economics and Cul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四、網站參考文獻
1.Montréal http://mtlunescodesign.com/en/projet/UNESCO-Creative-Cities-Network/1
2.上海市人民政府 http://www.shanghai.gov.cn/
3.中國大陸經濟訊息網 http://www.cei.gov.cn/
4.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http://www.ccnt.gov.cn/
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http://www.stats.gov.cn/
6.中華民國文化部 http://www.moc.gov.tw/main.do?method=find
7.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http://www.boch.gov.tw/boch/
8.北京市政務門戶網站 http://www.beijing.gov.cn/
9.成都市人民政府 http://www.chengdu.gov.cn/
10.杭州台商協會 http://www.hztaixie.org/zcfg_show.asp?id=4619
11.杭州市人民政府 http://www.hangzhou.gov.cn/
12.杭州宣傳網 http://www.hzxcw.gov.cn/
13.深圳市人民政府 http://www.sz.gov.cn/cn/
14.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 http://www.unesco.org/new/zh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