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參考文獻
1.陳振祥、李吉仁(1997)。ODM的成因與策略運作
2.江顯新(1994)。實用國際行銷學
3.吳青松(1999)。國際企業管理─理論與實務
4.陳振祥、李吉仁 (1997),ODM 的成因與策略運作-水平式產業下的策略聯盟型態
5.黃克煒(2007)譯,原田進著「設計品牌」
6.曾漢壽(2008)讓台灣品牌站上國際舞台代工與品牌篇
7.謝宏仁、吳奎克(2008)。超越代工困境:資訊產業之品牌OBM策略引領希望或幻影?。
8.黃揚期 (2005)品牌與代工的經營策略研究
9.徐世同編譯( 2014) 策略品牌管理第四版
10.金恩,金恩堯合譯(2006),Marshall King 著,「品牌就是王牌」,前景文化事業。
11.陳更生、林唐裕(1899)。「OEM?還是自創品牌?」」台灣經濟研究月刊
12.楊千、鄭淑文(2001)。自有品牌與OEM的迷思以宏碁為例。中華管理學報13.瞿宛文(2006)。台灣後起者能藉自創品牌升級嗎?。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14.陳詩豪、孫盈哲(1989),「從經濟學的觀點看自創品牌」,台灣經濟研究月刊
15.曾國雄、鄧振源(1989),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中國統計學報。16.曾國雄、鄧振源(1989),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下),中國統計學報。17.李吉仁(1996),「國際分工與廠商策略選擇/ODM 的策略架構」,第五屆產業管理研討會/台灣產業之創新與國際化。
18.徐婉萍(2005)。自有品牌開發對客戶權益的影響分析以電腦代工業為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19.ODM策略之理論架構與實證(1996)。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系。
20.陳振祥(1996),ODM 策略之理論架構與實證,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21.謝崇文(2002),國際代工策略與模式之選擇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2.李俊毅(2006)自有品牌與代工製造模式併存的關鍵性資源分析,銘傳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23.陳榮緯(2008)代工併行自有品牌的經營策略分析–以王將牌瓦斯器具暨廚房家電公司為例
24.張秀屏(2000),自創品牌策略,核心資源類型對品牌權益績效關係之研究-國際化企業策略聯盟之實證,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5.鄭愷中(2004)台灣資訊產業代工廠商自創品牌之研究,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6.詹文良(1992),從不同觀點分析自創品牌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7.張浩鈞(2000),質化多準則評估方法及其有效性之衡量,碩士論文,華梵大學工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8.葉建佑(2003),技術分析法則之績效研究-美國個股之實證,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
29.鄭文英(1994),分析層級程序法中屬性權重的統計估計之探討,博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30.美國行銷協會(AMA)www.ama.org.com
英文參考文獻
1.Aaker, David A.(1996)Building Strong Brands, New York:The Free Press
2.Bernstein, D. (2003).Corporate brands – back to basics.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3.Blackett, T(1991)“The valuation of brand,” Marketing Intelligence & Planning
4.Kotler﹐Philip﹐(2003)﹐“AFrameworkforMarketingManagement”2nded﹐PrenticeHall.
5.Keller, K. L.(1993)”Conceptualizing, measuring, and managing customer-based brand
i.equity,” Journal of Marketing. Chicago
6.Kolter, P.(1994).Marketing Management: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NY:Prentice Hall
7.L.G.Vargas (1990) "An overirw of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its application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8.Managing Brand Equity”, Upper Saddle River, NJ:Prentice-Hall, Inc., 1998.
9.Onkvisit, S. and J. J. Shaw. (1989). The International Dimension of Branding: Strategic Consideration and Decisions.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
10.Porter, M. E.(1985)Competitive Advantage: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New York:The Free Prss
11.Satty, T. L.(1977)”A Scaling Method For Priorities in Hierarchical Structures,” Journal of Management Psychology
12.T.L,Saaty and L.G.Vargas(1982) The Logic of Priorities, Boston
13.T.L,Saaty (1990) "How to Make a Decisio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4.Wernerfelt, B.(1984)“A Resource-Base View of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5.Wernerfelt,B(. 1989)“FirmCriticalResource toCorporateStrategy,”Journal of General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