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2)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11 23:0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欣儒
研究生(外文):LEE, HSIN-JU
論文名稱:臺灣各港口船舶交通流觀測與分析
論文名稱(外文):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Traffic Flows of the Vessels Entering/Exiting the Ports in Taiwan
指導教授:周建張周建張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OU, CHIEN-CHANG
口試委員:張啟隱周明道丁吉鋒劉中平周建張
口試委員(外文):Chang, KI-YINCHOU, MING-TAODING, JI-FENGLIU, CHUNG-PINGCHOU, CHIEN-CHANG
口試日期:2014-07-09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航運技術研究所
學門:運輸服務學門
學類:運輸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4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8
中文關鍵詞:航海航行安全船舶交通流
外文關鍵詞:AISGoogle Earth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54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研究是藉由船舶自動辨識系統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Google Earth及船舶交通管理 (Vessel Traffic Service, VTS) 觀測進出臺灣各國際商港 (高雄港、臺中港、臺北港及基隆港)的船舶航跡資訊,以分析各國際商港附近的船舶交通流型態。分析船舶交通流除了有助於瞭解各港口的船舶進出港情況,更重要的是提升港口服務品質、改善港口的交通制度,使船舶進出港口更有效率、更加安全,同時也對船員、船舶、貨物及海洋環境作了最好的保護。
本文透過Google Earth平台呈現各港港區的交通流狀態,並加入海難資料,可對進出港口的船舶流量與流向進行觀測、統計與結合海難資料並加以分析。研究分析結果發現,高雄港第一及第三錨泊區少有船舶停泊,少數船舶未依照分道航行規定航行,也有船舶一出防坡堤口就直接轉向未依規定直接跨越錨泊區。船舶大多數容易發生海難事故地點多數是在錨區外。
建議VTS塔台要加強監視管制作業以確保航行安全和進出港交通管理,強制監控船舶要依照提口外固定經緯度才能轉向,嚴格監控船舶進出港前動態,也能用於未來幫助防止海上事故的發生,致使船舶進出港發生不必要之海難事件,如:人員受傷、死亡、船舶損壞或貨物損害。建議將高雄港第一及第三錨區規劃成更有利於船舶使用之區域,又或是將防波堤的寬度擴大更利於大型船舶進出港安全航行。
關鍵字:航海、航行安全、AIS、Google earth、船舶交通流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Vessel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 Google Earth, and Vessel Traffic Service (VTS)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raffic flow of vessels entering and existing every international port in Taiwan. Analyzing traffic flow of vessels helps to understand the entering and existing circumstances of vessels. Moreover, it helps to improve the services and traffic system at the ports. Furthermore, it helps to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vessel entering and existing the ports to enhance the safety of seafarers, vessels, cargoes, and the marine.
Based on the traffic flow of vessel entering and existing every port and information of marine accidents through Google Earth, we can observe, analyze, and evaluate the navigation safety problems at the port. The finding shows there are only a few or sometimes there is even no ship stopping ashore at No. 1 and No. 3 anchorage areas of Kaohsiung port. There are also several vessels that don’t sail on regulated areas. In addition, sailing from one anchorage area into another is not permitted and this is done by a few ships. At last, marine accidents often occur outside of anchorage areas.
Control towers of VTS are recommended to enhance supervising system to ensure navigation safety and organizing the procedures of entering and existing ports. Strictly monitoring all the vessels to make turns only at the regulated latitude and longitude. Moreover, the directions of all ships before entering and existing ports should be strictly monitored. Monitoring is necessary to prevent marine accidents and accidents at the shores; for example, hurting and dying of seafarers and damaging of cargoes and ships. Therefore, organizing and regulating No. 1 and No. 3 anchorages areas of Kaohsiung ports are strongly suggested in order to favor entering and existing vessels. Expanding the anchorage areas for larger ships can also be done.
Keywords: Navigation, Safety of navigation, AIS, Google earth, traffic flows of the vessels

摘要-------------I
Abstract--------II
目錄-------------IV
表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範圍------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 3
第四節 研究流程-----------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6
第一節 海難事故分類 --------6
第二節 航行安全----------- 10
第三章 各港口船舶進出港現況 14
第一節 各港口概況----------14
第二節 分道航行制----------28
第三節 船舶進出港程序------ 34
第四章 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37
第一節 VTS------- 37
第二節 AIS------- 39
第三節 Google Earth------ 44
第四節 資料蒐集----------- 46
第五節 資料分析結果 --------5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98
第一節 結論---------------98
第二節 建議-------------- 100
參考文獻----------------- 104
一、中文部分-------------- 104
二、英文部分-------------- 106
三、網址部分-------------- 106
附錄一 船舶到達/離開港口核對表(甲板部)------ 108
附錄二 臺灣地區各港口進出港船舶資料---------- 110
(一)進港船舶--------------110
(二)出港船舶--------------124


一、中文部分
1.中國船級社,2013,IMO航行安全分委會第59次會議(NAV59)要點快報。
2.尹章華、周和平,2003,海事行政法概要,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運研究中心。
3.李仁甫,2011,台灣地區港口及鄰近水域航行安全之研究,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海事資訊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4.吳永將,2009,岸基航路監測與預警,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通訊與導航工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5.吳志文,2001,以類神經網路探討船舶事故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6.林茂盛、王傳基、郭俊良、林銘智, 2009,航行安全概要。
7.林彬,2001,高雄港分道航行制研究,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商船學系。
8.周和平,2002,國際海事法,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運研究中心。
9.周和平、尹章華,2000,海事行政法概要(修正版)。
10.海軍大氣海洋局航船布告,2012,刊物第三種,第182號航船布告附件。
11.許文楷,2010,船舶在港口航行安全之研究,運輸計畫季刊,第二十九卷,第三期,頁301~322。
12.莊文傑、江中權,2003,台灣四周海域海流數值模擬研究 (一)-基隆港海域潮汐與潮流之數值模擬研究,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13.莊文傑、江中權,2003,台灣四周海域海流數值模擬研究 (二)-高雄港海域潮汐與潮流之數值模擬研究,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14.莊文傑、江中權,2003,台灣四周海域海流數值模擬研究 (三)-基隆港海域潮汐與潮流之數值模擬研究,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15.許傳宗、羅逢源、柯明德,2009,航海儀器概要,教育部。
16.陳彥宏,2013,海峽兩岸海上航行安全議題,臺灣海事安全與保安研究學刊,第四卷,第二期,頁19~46。
17.臺北港船舶交通服務指南,2009,臺北港船舶交通服務指南基港北字第0993010075號函修訂。
18.楊家翶,2010,AIS船舶交通流分析之網路化服務平台,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通訊與導航工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19.盧水田、周榮智、徐永浩、謝玲安、王鴻樁、蔣克定、陳籐、劉吉雄、陳來發,1986,船舶管理與安全,航行員晉升訓練叢書。
20.盧能宗,2007,港口航行安全之服務品質研究 ─ 以高雄港為例,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航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1.鍾祥華,2007,臺灣周遭海域船難事故分佈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資訊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二、英文部分
1.Tetreault, B.J. “Expanded use of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 for maritime domain awareness (MDA).” Navigation Technology in Vessel Traffic Services (VTS),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Port Infrastructure, 2010, pp.789-796。
2.Ingo H., “AIS Adding New Quality to VTS Systems.” Journal of Navigation Vol. 53, 03, pp. 527-539, 2000。
3.Kao, S.L., Lee K.T., Chang K.Y. and Ko, M.D., “A Fuzzy Logic Method for Collision Avoidance in Vessel Traffic Service.” The Journal of Navigation, Vol. 60, pp. 17-31, 2007。
三、網址部分
1.中華民國海軍大氣海洋局,航行指南,2013年10月,http://navy.mnd.gov.tw/Publish.aspx?cnid=2597&p=48371&Level=1
2.中華民國交通部,2013年11月,http://www.motc.gov.tw/
3.臺灣海事安全與保安研究會,2013年11月,http://www.safetysea.org/
4.臺中港務分公司,2014年3月,http://tc.twport.com.tw/chinese/
5.海洋數位典藏海洋運輸,2014年2月,http://meda.ntou.edu.tw/martran/?t=3&i=0048
6.高雄港務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11月,http://www.khb.gov.tw/
7.高雄港務分公司,2013年11月,http://kh.twport.com.tw/chinese/
8.港灣環境資訊網,2014年5月,http://isohe.ihmt.gov.tw/Welcome.aspx
9.基隆港務分公司,2013年1月,http://kl.twport.com.tw/chinese/
10.基隆港務分公司臺北港營運處,2013年2月,http://kl.twport.com.tw/tp/
11.Google, 2013年8月, https://www.google.com.tw/
12.Google Earth, 2013年8月,http://www.google.com.tw/intl/zh-TW/earth/
13.IMO , 2013年10月,http://www.imo.org/Pages/home.aspx
14.Navigation Rules Online, 2013年9月,http://www.navcen.uscg.gov/?pageName=navRulesContent#rule6
15.U.S.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 2013年10月,http://www.navcen.uscg.gov/?pageName=vtsMain
16.World Vessel Traffic Services Guide, 2013年11月, http://www.worldvtsguide.org/VTS-Finder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