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及參考書目
台中縣立文化中心《東勢客語故事集(一至七冊)》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3年至2002年出版。
Charles N. Li & Sandra A. Thompson/著、黃宣範/譯《漢語語法》台北:文鶴出版社,2007年1月。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輯《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年,頁179-239。
王錦慧《「往」、「來」、「去」歷時演變綜論》台北:里仁書局,2004年2月。
北京語言學院語言教學研究所編《現代漢語補語研究資料》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2年10月。
西槙光正編《語境研究論文集》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2年11月。
何大安等編《山高水長:丁邦新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2006年12月。
吳福祥主編《漢語語法化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12月。
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5月第一版,1999年1月增訂版。
屈承熹《漢語認知功能語法》台北:文鶴出版社,2006年8月。
屈承熹《漢語篇章語法》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6年9月。
房玉清《實用漢語語法》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1992年。
林英津等編《漢藏語研究:龔煌城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2004年12月。
馬慶株《漢語動詞與動詞性結構》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87年。
陳昌來主編《現代漢語三維語法論》上海:學林出版社,2005年3月。
湯廷池《英語認知語法:結構、意義與功能(下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8月。
湯廷池《國語語法研究論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8月。
湯廷池《漢語詞法句法三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10月。
湯廷池《漢語詞法句法五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9月。
湯廷池《漢語詞法句法四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10月。
項夢濱《連城客家話語法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1997年7月。
馮勝利《漢語的韻律、詞法與句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7月。
趙元任《趙元任全集(第一卷:中國話的文法)》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10月出版。
齊滬揚《現代漢語短語》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1月。
劉小梅《國、閩、客語的動態文法體系及動態詞的上加動貌語意》台北:文鶴出版社,1997年5月。
劉月華《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5月。
劉月華《趨向補語通釋》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8年6月。
劉承慧《漢語動補結構歷史發展》台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4月。
鄭良偉《台、華語的接觸與同義語的互動(台語、華語的結構及動向Ⅱ)》台北:遠流出版社,1997年10月。
鄭秋豫編輯《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第四輯:語言類型)》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7年4月。
羅肇錦《客語語法》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8月初版,1988年9月修訂再版。
[法]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著,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法]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著,龔卓軍譯《眼與心:身體現象學大師梅洛龐蒂的最後書寫》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07年10月。
佘碧平《梅羅-龐蒂歷史現象學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3月。
龔卓軍《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台北:心靈工坊,2006年9月。
方經民〈地點域/方位域對立和漢語句法分析〉《語言科學》,2004年11月,第3卷第6期(總第13期),頁27-41。
方經民〈漢語空間方位參照的認知結構〉《世界漢語教學》,1999年第4期(總第50期),頁32-38。
連金發〈《荔鏡記》趨向式探析〉《語言暨語言學》,第七卷第四期,2006年10月),頁755-797。陸儉明〈動詞後趨向補語和賓語的位置問題〉《世界華語教學》,2002年第1期(總第59期),頁5-17。
賀洁〈也談「VP+去」〉《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7卷第5期,2006年10月,頁80-82。
藍純〈從認知角度看漢語的空間隱喻〉《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年第4期(總第120期),頁7-15。
顏秀珊〈「去」字句在臺灣國語及閩南語中的使用對比〉《臺灣語言教學與研究》第四期,2002年12月,頁63-80。
顧陽〈論元結構理論介紹〉《國外語言學》,1994年第1期,頁1-11。
董忠司〈東勢客家語音系統略述及其音標方案〉收錄於《客家語研討會論文集》新竹: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1994年6月,頁19.1-18。
江俊龍《台中東勢客家方言詞彙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指導教授:竺家寧博士。林鴻義《臺灣地區複合趨向詞與賓語的探討---以處所賓語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指導教授:郭進屘博士。郭維茹《指示趨向詞「來」、「去」之句法功能及歷時演變》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指導教授:梅廣博士。陳光明《現代漢語動相標誌的研究》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指導教授:湯廷池博士。陳怡君《閩南語指示位移動詞「來」、「去」語意及格式之研究》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指導教授:連金發博士。蕭惠玲《華語「下去」與臺灣閩南語「落去」的比較研究》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指導教授:鄭縈。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網址:http://hakka.dict.edu.tw/,查詢日期:2008年09月16日上午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