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專著
(一)「金姑看羊」相關說唱與戲曲文本(依出版年代排列)
1.吳守禮:國立北京大學中國民俗學會─民俗叢書第四輯《金花女、蘇六娘潮州戲文研究》,臺北:中國民俗學會,1972年。
2.新竹竹林書局:《改編金姑看羊歌(上)(中)(下)》,新竹:竹林書局,1987年。
3.泉州地方戲曲研究社編:《泉州傳統戲曲叢書•第六卷:梨園戲•下南劇目(中)》,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0年。
4.廈門文德堂:《金姑趕羊歌》全一冊(哀情唱歌集),收錄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俗文學叢刊》第365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2001年。
(二)古籍(依朝代排列)
1.む宋め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2.む清め張廷玉撰:《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3.楊家駱主編:《清史稿》,台北:鼎文書局出版社,1981年8月。
(三)其他戲曲與說唱文本(依類別及年代排列)
1.《最新戲情相褒歌》,嘉義:捷發出版社,1932年。
2.《萬能機關真正談天說地歌下本》,嘉義:玉珍書局,1933年。
3.《三伯英臺賞百花歌下本》,嘉義:玉珍書局,1935年。
4.《三伯英台歌集》,新竹:竹林書局,1957年。
5.《盤古開天闢地歌》,新竹:竹林書局,1971年。
6.慶振軒主編:《河西寶卷與敦煌文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四)近人專著(依出版年代排列)
1.張金鑑:《中國吏治制度史概要》,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
2.楊越等輯:《明本潮州戲文五種》,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85年。
3.郭英德:《明清文人傳奇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4.燕仁:《中國民間俗神》,臺北:漢欣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
5.陸志平、吳功正:《小說美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
6.孫文良:《中國官制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7.尹選波:《中國明代教育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
8.吳捷秋:《梨園戲藝術史論(上)》,台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94年。
9.傅謹:《戲曲美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10.文崇一:《歷史社會學:從歷史中尋找模式》,台北:三民書局,1995年。
11.翟學偉:《中國人的臉面觀》,台北:桂冠圖書,1995年。
12.王璦玲:《明清傳奇名作人物刻畫之藝術性》,臺北:臺灣書店,1998年。
13.沈起煒、徐光烈:《中國歷代職官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
14.古鴻廷:《清代官制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15.蔡文輝:《婚姻與家庭─家庭社會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3年。
16.艾永明:《清朝文官制度》,北京:商務圖書館,2003年。
17.王健旺:《台灣的土地公》,臺北: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
18.李尚英:《科舉史話》,台北:國家出版社,2004年11月。
19.馬書田:《全像中國三百神》,臺北:林鬱文化,2004年。
20.黃晨淳:《媽祖的故事》,臺中:好讀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21.劉海峰:《科舉學導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
22.常建華:《婚姻內外的古代女性》,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23.余秋雨:《觀眾心理學》台北:天下遠見出版社,2006年。
24.李祥林:《戲曲文化中的性別研究與原型分析》,臺北:國家出版社,2006年。
25.鄭海峰:《中國古代官制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26.徐麗紗、林良哲:《從日治時期唱片看台灣歌仔戲:上冊【探索篇】》,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7年。
27.徐麗紗、林良哲:《從日治時期唱片看台灣歌仔戲:下冊【資料篇】》,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7年。
28.董芳苑:《臺灣人的神明》,臺北:前衛出版社,2008年。
29.曾子良:《臺灣歌仔四論》,臺北:國家出版社,2009年。
30.廖忠俊:《臺灣的媽祖宮與觀音寺古蹟》,臺北:允晨文化,2010年。
31.施炳華:《歌仔冊欣賞與研究》,臺北:博揚文化出版,2010年。
32.本肇居士:《中國神譜─中國民間宗教信仰之理論與實務》,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2年。
33.余新忠:《中國家庭史第四卷明清時期》,廣東:人民出版社,2013年。
34.何炳棣著、徐泓譯注:《明清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社,2013年。
二、學位論文(依照出版年代排列)
1.紀國智:《市民文學貞節觀之研究-以宋元明戲曲小說為探討中心》,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2.鍾易玲:〈明本潮州戲兩種:《金花女》、《蘇六娘》戲文音樂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3.廖鴻裕:《明代科舉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4.賴怡蓉:〈呂柳先的說唱音樂藝術研究─以《金姑看羊》為主要對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三、期刊論文(依照出版年代排列)
1.周純一:〈從萬曆刊本金花女到歌仔簿金姑看羊─金花女故事探討〉,《民俗曲藝》第54期,1988年7月,頁24。2.詹雙暉:〈從明本《荔鏡記》《金花女》看白字戲的形成─兼談外來劇種在鄉社祭祀小戲衍變成地方劇種過程中的作用〉(《汕頭大學學報》第27卷第5期,2011年),頁38。
3.周純一:〈「臺灣歌仔」的說唱形式與應用〉,《民俗曲藝》第71期,1991年5月。4.曾子良:〈台灣閩南語說唱文學─歌仔的內容及其反映之思想〉,《民俗曲藝》第54期,1988年7月。5.陳歷明:〈明本潮州五種戲文與南戲的流傳〉,《文史知識》第九期,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四、網路資料
1.陳兆南:〈傳統唸歌歌仔先——呂柳先〉,台灣民間文學歌仔冊資料庫,查詢網址:http://koaachheh.nmtl.gov.tw/khng-koa-a/t02/02傳統唸歌歌仔先——呂柳先.pdf
2.周純一:〈台灣歌仔之音樂文化研究〉,台灣民間說唱文學歌仔冊資料庫,查詢網址:http://koaachheh.nmtl.gov.tw/khng-koa-a/03n/%E5%8F%B0%E7%81%A3%E6%AD%8C%E4%BB%94%E4%B9%8B%E9%9F%B3%E6%A8%82%E6%96%87%E5%8C%96%E7%A0%94%E7%A9%B6.pdf
3.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劇種概況〉,查詢網址http://www.liyuanopera.com/Jzgk.html
4.王順隆:〈談台閩「歌仔冊」的出版概況〉,(王順隆網站,文章最後修改時間為2002年5月29日),查詢網址:http://sun-liong.myweb.hinet.net/ong.htm
5.王順隆:〈閩南語「歌仔冊」的進化過程─從十一種全本《孟姜女歌》的語詞•文體來看〉,(王順隆網站,文章最後修改時間為2002年5月29日),查詢網址:http://sun-liong.myweb.hinet.net/ong.htm
6.閩南語唸唱歌仔戲:《金姑看羊1》(從12分08秒開始,12分07秒前為《青竹絲奇案》後段),查詢網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AxODk2NDIw.html. 《金姑看羊2》,查詢網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I4NjY0NTQ4.html.
7.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查詢網址:http://the.nmth.gov.tw/cht/Detail.aspx?id=229
8.廣東潮劇院:《金花女》,查詢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qobTpNlagw
9.台灣民俗文化工作室:〈台灣外台戲中的神仙角色〉,查詢網址:http://www.folktw.com.tw/drama_view.php?info=26
10.:《最新烏白蛇借傘歌》,廈門:會文堂,收錄於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館楊雲萍文庫:http://cdm.lib.ntu.edu.tw/cdm/compoundobject/collection/kua-a-tsheh/id/27609/rec/12
11.《新刻金姑看羊歌》,嘉義:捷發書局,收錄於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館楊雲萍文庫:http://cdm.lib.ntu.edu.tw/cdm/compoundobject/collection/kua-a-tsheh/id/31517/rec/4
12.《最新金姑看羊劉永新歌》,上海:開文書局,收錄於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館楊雲萍文庫:http://cdm.lib.ntu.edu.tw/cdm/compoundobject/collection/kua-a-tsheh/id/28067/rec/2
13.《新刻金姑看羊劉永新歌》,珠玉林,收錄於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館楊雲萍文庫:http://cdm.lib.ntu.edu.tw/cdm/compoundobject/collection/kua-a-tsheh/id/28084/rec/3
五、影音資料
1.蘭陽戲劇團:《錯配姻緣DVD》,宜蘭:蘭陽戲劇團,1999年。
2.呂柳先:《懷古台灣鄉土民謠 金姑看羊》,台北:月球唱片廠股份有限公司,局版台音字第0041號,出版年份待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