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9)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4 10:1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妍君
研究生(外文):Lin, Yan-Jiun
論文名稱:國中學生美術館參觀經驗之研究-以台中市西區國中學生與國立台灣美術館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Experience of Visiting Museum of Fine Arts—Tak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chung West District and National Taiwan Museum of Fine Arts
指導教授:林仁傑林仁傑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美術學系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美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6
中文關鍵詞:國中學生美術館參觀經驗
外文關鍵詞: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the Museum of Fine Artsvisiting experienc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4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旨在調查台中市西區國中學生在美術館參觀經驗之現況,瞭解不同背景學生在美術館參觀經驗的差異情形,透過文獻分析與問卷調查法,以瞭解本區國中學生參觀國立台灣美術館參觀經驗。並以研究者編寫之「台中市西區國中學生美術館參觀經驗之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調查樣本人數共計565份有效問卷為525份,回收率為92.9%。使用描述性研究、卡方檢定分析、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論如下:

一、國中學生的美術館參觀經驗之現況。
(一)國中學生參觀美術館大多和家人及朋友的生活休閒活動有關,與父母參觀
為多,可見父母是扮演國中學生參觀經驗的重要角色。頻率上,國中學
生屬於偶而參觀者,也以自行參觀的學習方式為多。
(二)國中學生普遍滿意美術館的展覽環境,在滿意度上顯現正面的認同態度。
(三)國中學生對參觀美術館普遍認為並非重要的活動,雖然認同參觀美術館可
以增進藝術欣賞能力,但意願上缺乏積極主動的態度。
二、國中學生美術館參觀經驗參與情形之差異。
(一)不同性別在國中學生美術館參觀的參與情形有顯著差異。
(二)不同家庭社經背景在國中學生美術館參觀的參與情形有顯著差異。
三、國中學生美術館參觀經驗滿意度之差異。
(一)不同性別在國中學生美術館參觀的經驗滿意度無顯著差異。
(二)不同家庭社經背景在國中學生美術館參觀的經驗滿意度無顯著差異。
四、國中學生美術館參觀態度之差異。
(一)不同性別在國中學生美術館參觀態度有顯著差異。
(二)不同家庭社經背景在國中學生美術館參觀態度無顯著差異。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aichung West-District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experience of visiting Museum of Fine Arts, and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museum visits of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s. This study is conducted via documentary analysis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understand students’ experience of visiting National Taiwan Museum of Fine Arts. The research instrument is designing the questionnaire by the name of “The Experience of Visiting Museum of Fine Arts: Take Taichung West-District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urvey participants are 565 in total, with 525 valid questionnaires returned. The recovery rate is 92.9%. Statistical methods, includ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chi-square test, independent T test and one-way ANOVA, are used. Significant results are as followed
I.The status quo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experience of visiting the Museum of Fine Arts.
(A)Students regard museum visits mainly as leisure activitie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mainly with their parents. It’s apparent that parents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leading them to visit the Museum of Fine Arts. In terms of the frequency, students are occasional visitors and tend to visit the museum on their own.
(B)Generally speaki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satisfied with the environment of exhibitions in the Museum of Fine Arts and they have positive reviews of their visit.
(C)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end not to consider visiting the Museum of Fine Arts an important activity. Although they agree that museum visits can enhance the appreciation of arts, they are lacking in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the visit.
II.The differences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experiences of art museum visits and participation.
(A)There’s a striking difference in the participation in art museum visits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s.
(B)There’s a striking difference in the participation in art museum visits between students with varied family and social backgrounds.
III.The differences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ense of satisfaction of art museum visits.
(A)There’s no distinctive difference in the sense of satisfaction of art museum visits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s.
(B)There’s no distinctive difference in the sense of satisfaction of art museum visits between students with varied family and social backgrounds.
IV.The differences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ttitude toward art museum visits.
(A)There’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tudents’ attitude toward art museum visits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s.
(B)There’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tudents’ attitude toward art museum visits between students with varied family and social background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步驟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5
第五節 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美術館教育之理論基礎 9
第二節 美術館參觀經驗之研究 19
第三節 青少年觀眾 33
第四節 相關論文研究之分析 45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5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3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4
第四節 研究實施程序 60
第五節 資料處理 63

第四章 研究資料分析及討論 65
第一節 國中學生美術館參觀經驗之現況分析 65
第二節 國中學生美術館參觀經驗參與情形之差異分析 84
第三節 國中學生美術館參觀經驗滿意度之差異分析 95
第四節 國中學生美術館參觀態度之差異分析 97
第五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10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7
第一節 結論 107
第二節 建議 111

參考文獻 117

附錄一 國中學生參觀國立台灣美術館經驗之調查問卷(預試用) 123
附錄二 國中學生參觀國立台灣美術館經驗之調查問卷(正試用) 131
一、中文部分

專書
王秀雄等(1987)。台灣省立美術館目標與功能之研究。台灣省立美術館。
王秀雄(1998)。觀賞、認知、解釋與評價:美術鑑賞教育的學理與實務。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李惠加(1999)。青少年發展。台北:心理出版社。
呂憶皖(1998)。博物館非觀眾開發邁向二十一世紀博物館論文集。高雄:國立 科學工藝博物館。
別蓮蒂(2006)。〈青少年的博物館參觀行為與長期博物館良性關係建立〉,《博物館與青少年—2006年博物館館長論壇》。50-66。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林生傳(1994)。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書局。
林潔盈等(譯)(2001)。Falk, John H.& Dierking, Lynn D.著。博物館經驗。台北市:五觀圖書。(原著出版年:1992年)
林曼麗(2000)。台灣視覺藝術教育研究。台北:雄獅出版社。
席爾•古葉特(2006)。〈加強青少年與博物館〉,《博物館與青少年—2006年博物館館長論壇》。32-47。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曾于珍(譯)(2005)。Waidacher, F.著。博物館學-德語系世界觀點(HandbuchderAllgemeinen Museologie)。台北:五觀圖書。
黃光男(1997)。美術館行政。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黃光男(1998)。美術館廣角鏡。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黃光男(1999)。博物館新視覺。台北:正中書局。
黃鈺琴(2006)。美術館的魅力--21世紀美術館教育經驗分享。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黃淑芳(1997)。現代博物館教育—理念與實物。台北:台灣省立博物館。
黃永川、辛治寧(2006)。〈年輕觀眾─博物館有待開拓的一個市場〉,《博物館與青少年—2006年博物館館長論壇》。68-104。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陳瓊花(2004)。視覺藝術教育。台北:三民書局。
陳國寧(2003)。博物館學。台北:空大。
張譽騰等(譯)(2000)。Burcaw, G. Eills著。博物館這一行。台北市:五觀圖書。(原著出版年:1997年)。
張譽騰(2003)。博物館大勢觀察。台北:五觀圖書。
張譽騰(1987)。科學博物館教育活動之理論與實際。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2006)。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云媤(2007)。〈國中生對於美術館展覽的期望與偏好以台北市國中八年級學 生為例〉,《美感新勢力-2007藝術與教育學生論壇論文集》。1-20。台北: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趙惠玲(2005)。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劉玉玲(2002)。青少年心理學。台北:揚智出版社。
劉婉珍(2002)。美術館教育理念與實務。台北:南天書局。
劉婉珍(2011)。博物館觀眾研究。台北:三民書局。
蔡世蓉(譯)(2008)。並木誠士、中川里著。美術館的可能性。台北:典藏藝
術家庭。
蕭翔鴻(譯)(2006)。David Dean著。展覽複合體-博物館展覽的理論與實務。台北:藝術家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4年)。

期刊
于瑞珍(2001)。教育理論在博物館教育上的應用。博物館學季刊, 15(2),頁15-24。
王啟祥(1997)。高雄市中小學生對本館教育活動需求之研究。科技博物,1(1),頁44-62。
王啟祥(2002)。從休閒觀點析論博物館觀眾開發的困境與對策。博物館學季刊,16(4),頁124。
李麗芳(1997)。博物館學習與學校教育的互動。博物館學季刊,11(3),頁6。
李斐瑩(1999)。觀眾研究與二十一世紀博物館。美育,109:頁20~26。
李斐瑩(2007)。2006年台北市立美術館觀眾研究。藝術學報,80,頁1-26。
許功明、劉幸真(1998)。博物館參觀經驗之比較—以省美館與科博館為例。博物館學季刊,12(3),頁3-34。
劉德祥(2007)。博物館觀眾研究:研究方法回顧。博物館學刊,21(1),頁31-42。

論文
方惠玉(2004)。博物館家庭觀眾參觀行為之研究-以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201展示廳為例。臺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古佳代(2010)。國中生參與服務學習之鶯歌陶瓷博物館導覽經驗研究。國立彰
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怡彣(2014)。國中生校外教學認知、滿意度、學習成效與重遊意願之研究~以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為例。南台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林泱秀(2004)。國小兒童美術館參觀經驗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依蓁(2004)。家庭觀眾參觀過程中環境脈絡與參觀經驗之研究-以美濃客家文物館為例。臺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薇棋(2014)。國中生對科學博物館與臺灣美術館之地方依附與忠誠度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科學教育碩士論文。
袁金玉(2000)。國中生博物館經驗之個案研究:以台北市北投國中的一群學生為例。國立台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瓊心(1999)。博物館家庭觀眾參觀行為與親子互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榮祥(2004)。國中生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解說人員成效探討-以劇場教室之礦物單元為例。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如禎(2010)。美術觀眾的學習發現:國立台灣美術館常設展成人觀眾參觀經驗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
楊惠琴(2004)。記憶、學習與意義建構:國小學童博物館經驗之個案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慶宗(2001)。博物館觀眾參觀經驗之研究--以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淑惠(2000)。國中生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生命科學廳展示設施之解說效果研究。私立東海大學景觀學系碩士論文。
蔡佳真(2016)。如何吸引國中生參觀博物館?-以特展為討論案例。私立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碩士論文。
鄭璧珣(2010)。博物館之人權教育與生命教育:以國中生參觀台灣HOLOCAUST紀念館為例。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錢萬儀(2004)。高雄市國小學童科學博物館參觀經驗之研究-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示廳為例。國立臺南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Erikson, E.(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Norton.
Falk J. H. (1998). Visitors:Who does, Who Doesn't and Why. Museum News, 77(2):38~43.
Hood, M.G.,(1983). Staying away : why people choose not to visit museum. Museum News, 6 (4) : 50-57
McManus P. M. (1991). Making sense of Exhibits, in Kavanagh, G.1991, Museum Language:Objects and Texts, Leicester Univ. Press, 34-46

三、網站資料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網站。網址http://www.cam.org.tw/。網路瀏覽日期2017年6月23日。
台中市西區向上國民中學。網址http://www.hsjh.tc.edu.tw/。網路瀏覽日期2017年6月23日。
全國博碩士論文網。網址http://etds.ncl.edu.tw/theabs/index.html。網路瀏覽日期2016年8月1日。
周妙齡(2006)。「博物館與青少年—2006年博物館館長論壇」後記。取自網址http://www.cam.org.tw/big5/publish_038.htm#202。網路瀏覽日期2016年8月1日。
教育部網站。網址http://www.edu.tw/。2016年8月 1日。網路瀏覽日期2017年6月23日。
國立台灣美術館網站。網址http://www.ntmofa.gov.tw/。網路瀏覽日期2017年6月23日。
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 網站。網址http://icom.museum/。網路瀏覽日期2017年6月23日。
Google地圖。https://www.google.com.tw/。網路瀏覽日期2017年6月30日。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美感教育中美術館的角色定位-以青少年美術館教育活動為例
2. 臺灣藝術博物館之品牌形象研究—以臺北市立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為例
3. 地方美術館的設置與發展-以宜蘭美術館為研究案例
4. 運用聯合分析法探討博物館觀眾參觀美術館偏好之研究-以國立臺灣美術館為例
5. 兒童觀眾在兒童美術館互動學習之研究:以國立台灣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為例
6. 雙北地區國民中學女性教師情緒智力管理與管教行為關係之研究
7. 美術館教育性展覽之家庭觀眾展示說明閱讀行為研究-以國立臺灣美術館「跟著線條去旅行」教育展為例
8. 博物館視覺標識系統探討-以台北市立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為例
9. 多彩多姿的兒童視界- 以高雄市立美術館兒童美術館為例
10. 青少年參與國立臺灣美術館教育推廣活動-「藝術駐點員」之經驗
11. 十二年國教框架下服務學習的美麗與憂愁:從基層人員觀點探究服務學習現況
12. 大學美術館展覽之教育推廣活動研究-以北師美術館為例
13. 美術館特展做為美術史詮釋方式之研究-以國立台灣美術館「台灣美術家刺客列傳系列展」為例
14. 公立地方美術館的藝術展覽規劃:台東美術館案例研究
15. 探究空間博物館化後的旅客參觀經驗- 以桃園國際機場第二航廈候機室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