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81)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05 06:5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岡緯
研究生(外文):Lin Kang Wei
論文名稱:義勇消防人員管理研究-以新北市政府消防局第二大隊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Voluntary Firemen Management-A Case of Fire Department’s Second Crop in New Taipei City
指導教授:章忠信章忠信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ang, Chung-Hsin
口試委員:王學銘鍾育明
口試委員(外文):Wang, Hsio-MinChung, Yu Ming
口試日期:2015-01-23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大葉大學
系所名稱: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其他商業及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5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6
中文關鍵詞:志願服務義勇消防人員參與動機組織承諾
外文關鍵詞:Voluntary Servicevolunteer firemanparticipation motivation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40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台灣地區的位置及地理環境不穩定,自然環境條件惡劣,每當颱風侵襲,大量豪大雨急降而下,河流水量突然大增且急劇。加上經濟發展快速,各種火災、緊急救護、為民服務案件次數直線攀升,民眾仰賴消防人員的救援協助越來越多。『政府資源有限,民力資源無窮』,為解決正式消防人員不足的問題,招收義消人員投入救災行列,暫時解決當前災害現場人手不足的問題。因此,有效管理義消人員使其投入危險的搶救工作,便是民力運用的重要課題。
義勇消防隊為台灣成立最久的志願服務組織之一,台灣地區及福建地區總計義勇消防人員總共35,017人。本研究從討論義勇消防人員其參與動機與組織承諾之關係,期望能從研究結果提出義勇消防人員的管理方針,提供各消防機關改善管理義勇消防人員之參考,同時使政府機關更能妥善運用民力資源,確實發揮災害搶救功效。
本研究採以問卷方法進行調查研究,以新北市政府消局第二大隊所屬義勇消防人員、婦女宣導人員、鳳凰志工人員為研究群組,共發出300份問卷,回收291份問卷,有效問卷287份,將回收之問卷資料採用敘述性統計分析、信度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研究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義勇消防人員的參與動機以社會服務構面最高,義勇消防人員的組織承諾以繼續服務構面最高。參與動機因有無子女、年資、職業、家庭月收入及擔任職位的不同,而具有極顯著差異。義勇消防人員的組織承諾因年資、宗教信仰、職業、家庭月收入及擔任職位的不同,具有極顯著差異。參與動機對組織承諾各層面之間均有顯著正相關,且具有影響力。
  
關鍵字:志願服務,義勇消防人員,參與動機,組織承諾

Location and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f instability in Taiwan. Harsh natural conditions. Whenever typhoons, whenever typhoons, while the drop of a large number of heavy rain, the river water and the sudden increase sharply. Coupled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 variety of fire, emergency ambulance, the number of cases to serve the people straight up, people rely more and more firefighters and rescue assistance. "The Government of limited resources, the financial resources of infinite resource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formal firefighters, fire fighters put into relief righteousness recruit ranks temporarily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current labor shortage in the disaster site. Therefore,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righteous fire fighters put it dangerous rescue work, the use of their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issue.
Volunteer Fire Department was established in Taiwan, one of the oldest voluntary organizations. Taiwan and Fujian total of 35,017 people in total volunteer firefighters. In this study, volunteer firefighters from discussing their participation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tiv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The results expected from the proposed management approach of volunteer firefighters. Provide all fire management agencies to improve the volunteer firefighters of reference. While allowing government agencies to properly use their resources more resources to really play the disaster rescue effect.
In this study, a questionnaire method of mining research. A Case Study of Second Crops,Fire Department,New Taipei City Government affiliated volunteer firefighters, women advocacy officer, Phoenix volunteer staff for the study group. Issued a total of 300 questionnaires, recovered 291 questionnaires, 287 valid questionnaires. Questionnaire data will be recovered us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reliability analysis, ANOVA analysis, regression analysis, research and analysis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tivation to participate in community service volunteer firefighters highest surface structure, volunteer firefighters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to continue to serve the maximum dimensions.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because without children, seniority, occupation, family income, and held various positions, but with a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Volunteer firefighters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because seniority, religion, occupation, family income, and held various positions, with a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Motivation for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wer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various levels, and has influence.

Key words: Voluntary Service、volunteer fireman、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封面內頁
簽名頁
授權書
中文摘要 iv
ABSTRACT vi
誌謝 viii
目錄 ix
圖目錄 xii
表目錄 x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7
第三節 研究範圍 8
第四節 研究流程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志願服務的意涵 13
一、志願服務的定義 13
二、志願服務的特質 16
三、志願服務者的角色 17
第二節 義勇消防隊相關文獻探討及組織現況 19
一、義勇消防人員之定義 19
二、義勇消防隊組織組織發展史 21
三、義勇消防隊的組織成員及現況 26
四、新北市義勇消防隊組織現況 33
第三節 參與動機之意涵及理論 37
一、動機的定義 37
二、志工參與動機相關理論 39
三、志工參與動機之相關研究 43
第四節 組織承諾之意涵及理論 46
一、組織承諾的定義 46
二、組織承諾的相關理論 49
三、組織承諾的分類及構面 52
第五節 志工參與動機與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 54
第六節 小結 5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5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7
第二節 研究假說 58
第三節 研究變項之操作性定義 58
一、個人背景因素 58
二、參與動機 59
三、組織承諾 61
第四節 資料蒐集方法 63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64
一、敘述性統計分析 64
二、信度分析 64
三、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 65
四、迴歸分析(multiple regression) 6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6
第一節 新北市第二大隊義消人員基本資料分析與討論 66
一、問卷發放與回收分析 66
二、基本資料分析 66
第二節 義消參與動機與組織承諾現況分析 71
一、義勇消防人員的參與動機分析 71
二、義勇消防人員的組織承諾分析 74
第三節 義消背景因素與參與動機差異分析 77
第四節 義消背景因素與組織承諾差異分析 89
第五節 義消參與動機對組織承諾之迴歸分析 98
第六節 小結 10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6
第一節 結論 106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13
參考文獻 120
附錄一 128

圖1-1 研究流程圖 12
圖2-1我國義消年齡分佈圖 28
圖2-2 新北市政府消防局組織架構圖 34
圖2-3 新北市義勇消防總隊組織架構圖 35
圖2-4 組織承諾之前因與後果變項 50
圖 3-1 研究架構 57

表1-1 98年至102年天然災害損失統計表 2
表1-2 全國火災次數及火災損失統計表 3
表1-3 歷年執行緊急救護次數及護送傷患人數統計表 4
表1-4 102年統計全國消防人員人力數量及年齡分布 5
表2-1 國內外志願服務之定義與意涵。 14
表2-2 我國各及義勇消防人員配置人數 30
表2-3 新北市義勇消防人員統計表 36
表2-4 國內外各學者對動機的定義 38
表2-5 志工參與動機之構面要素整理 44
表2-6 學者對組織承諾的定義彙整 48
表2-7 志工參與動機與組織承諾的相關研究 54
表3-1 參與動機之衡量構面與題項 60
表3-2 組織承諾之衡量構面與題項 62
表4-1 新北市政府消防局第二大隊義勇消防人員基本資料分析 69
表4-2 新北市政府消防局第二大隊義勇消防人員參與動機分析表 73
表4-3 新北市政府消防局第二大隊義勇消防人員組織承諾分析表 76
表4-4 義消人員之性別對參與動機各構面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 78
表4-5 義消人員之年齡對參與動機各構面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 79
表4-6 義消人員之教育程度對參與動機各構面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 80
表4-7 義消人員之婚姻狀況對參與動機各構面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 81
表4-8 義消人員之有無子女對參與動機各構面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 81
表4-9 義消人員之服務年資對參與動機各構面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 82
表4-10 義消人員之宗教信仰對參與動機各構面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 83
表4-11 義消人員之職業對參與動機各構面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 84
表4-12 義消人員之家庭月收入對參與動機各構面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 85
表4-13 義消人員之單位對參與動機各構面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 86
表4-14 義消人員之擔任職位對參與動機各構面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 87
表4-15 義消人員之每月服勤時數對參與動機各構面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 88
表4-16 義消人員之性別對組織承諾各構面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 89
表4-17 義消人員之年齡對組織承諾各構面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 90
表4-18 義消人員之教育程度對組織承諾各構面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 91
表4-19 義消人員之婚姻狀況對組織承諾各構面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 91
表4-20 義消人員之有無子女對組織承諾各構面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 92
表4-21 義消人員之服務年資對組織承諾各構面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 93
表4-22 義消人員之宗教信仰對組織承諾各構面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 94
表4-23 義消人員之職業對組織承諾各構面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 94
表4-24 義消人員之家庭月收入對組織承諾各構面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 95
表4-25 義消人員之單位對組織承諾各構面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 96
表4-26 義消人員之擔任職稱對組織承諾各構面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 97
表4-27 義消人員之每月服勤時數對組織承諾各構面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 97
表4-28 組織承諾之「繼續服務構面」迴歸分析摘要表 99
表4-29 組織承諾之「服從規範構面」迴歸分析摘要表 100
表4-30 組織承諾之「情感付出構面」迴歸分析摘要表 101
表4-31 整體組織承諾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102
表4-32 義消參與動機之差異檢定總表 103
表4-33 義消組織承諾之差異檢定總表 103
表4-34 義消參與動機對組織承諾的影響情形 104



中文文獻
1、王金敦(2005)。中輟生輔導服務志願人員自我效能、工作壓力與持續服務承諾之研究(未出版)。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2、王寶英(2012)。志工工作壓力、組織承諾與服務品質關係之研究-以北部公共部門志工為例(未出版)。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健康產業管理研究所,基隆。
3、吳永安(2007)。志工參與動機與持續服務動力之研究—宜蘭縣榮欣志工團體個案分析(未出版)。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宜蘭。
4、吳承訓(2010)。企業志工與非企業志工之工作滿意度、組織承諾與組織公民行為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嘉義。
5、吳旻靜(1999)。人力資源管理策略對志願服務工作者組織承諾之影響-以台中市青少年福利機構為例(未出版)。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
6、吳美慧、吳春勇、吳信賢(1995),義工制度的理論與實施,台北:心理。
7、吳建明(2008)。非營利組織志工參與動機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台東縣救國團所屬社會基層(未出版)。台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台東。
8、吳國君(2008)。大學生參與校園志願服務的動機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南區大學院校志工為例(未出版)。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高雄。
9、吳靜吉(1994)。心理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10、邱明崇(2006)。學校志工的參與動機與關鍵成功因素之探討-以臺南縣國小為例(未出版)。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台南。
11、李章賜(2008)。志工參與動機、參與體驗與參與利益之研 究 -以福智文教基金會大專志工為例(未出版)。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雲林縣。
12、林正祥(2011)。志工參與動機、參與滿意度與持續參與意願之研究-以雲林縣義勇消防隊員為例(未出版)。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班,雲林。
13、周佑民(1997)。公務機關志工制度之研究-以台北市所屬各機關為例(未出版)。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台北市。
14、周新富(1991)。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承諾、教師效能信念與學生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
15、胡陽年(2009)。基層警察人員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台東縣警察局所屬分駐派出所為例(未出版)。國立台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台東。
16、洪靖婷(2009)。大專學生志工參與動機、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逢甲大學為例(未出版)。逢甲大學公共政策所,台中。
17、洪堯盛(2010)。彰化縣義勇消防隊人力資源管理之研究(未出版)。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班,台中。
18、翁招玉(2010)。成人教育志工工作價值、工作投入、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博士班,嘉義。
19、馬啟偉、張力為(1996)。體育運動心理學。臺北市:台灣東華書局。
20、馬慧君(1998)。志願服務工作者參與類型之初探-以埔里五個團體的志工為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2(1),157-194。
21、孫本初(2005),公共管理四版,台北:智勝。
22、孫名毅(2004)。非營利組織組織功能、工作特性與生命週期之研究--以義勇消防隊為例(未出版)。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
23、陳仁光(2007)。苗栗縣義勇消防隊員參與動機與工作滿足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育達商業技術學院-企業管理所。
24、陳弘毅(2003)。消防學,1-4 頁。台北:鼎茂。
25、陳光明(2011)。志工社會支持、參與動機與投入程度關係之研究:以福智文教基金會為例(未出版)。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系(所),高雄。
26、陳忠光(2012)。花蓮縣義勇消防隊員參與動機與組織承諾之研究(未出版)。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花蓮。
27、陳金貴(1994),美國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台北:瑞興。
28、陳金貴(2000)。退休公務人員參與志願服務之探討,人事月刊,第34卷第4期,頁13-23。
29、陳武雄(2004),志願服務理念與實務,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0、陳冠彰(2009)。志工人員參與動機、使命感對工作投入之影響-以鳳凰志工為例(未出版)。南台科技大學技職教育與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台南。
31、陳美如(2007)。國民小學學校志工參與動機之研究(未出版)。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碩士班,台中。
32、陳威翰(2010)。台中縣屯區社區大學志工參與動機與持續參與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台中。
33、陳海鳴、余靜文(2000)。企業文化發展與組織承諾的關聯性研究--被併購企業續留員工的觀點。管理與系統,7(2),249-270。
34、郭枝南(2002)。高雄市環保局清潔隊員工作動機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
35、曾士雄(2001)。學校義工個人特質、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高雄市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
36、曾華源、曾騰光(2003)。《志願服務槪論》,台北縣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7、黃玉湘(2002)。我國社區大學學員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38、黃芳謙(2003)。組織文化、組織承諾與組織變革態度之研究─以綜合高中為例(未出版)。大葉大學工業關係學系碩士班,彰化。
39、黃美琪(2005)。志願解說人員參與動機、組織承諾與神馳體驗間關係之探討(未出版)。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彰化。
40、黃雅芬(2004)。志願服務者參與動機與激勵制度對組織承諾影響之研究—以中央健康保險局志工為例(未出版)。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台南。
41、張月芬(2004)。家庭教育中心志工參與動機、內外控信念與其組織承諾之研究(未出版)。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
42、張志榮(2008)。醫療志工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地區醫學中心為例(未出版)。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屏東。
43、張美齡(2007)。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知識管理策略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
44、張清結(2006)。義消參與消防救災行為意向之研究(未出版)。亞洲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台中。
45、張春興、林清山(1990),教育心理學(22版)。臺北市:東華書局。
46、楊雅雲(2011)。非營利組織志工參與動機、組織承諾與工作滿足感之研究─以新竹縣慈濟志工為例(未出版)。明新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新竹。
47、雷飛鴻(1996)。辭彙。台南:世一文化。
48、劉淑瓊(2002)。運用志工參與社區總體營造參考手冊。台北:行政院青輔會。
49、鄧子正(2001),消防組織的組成與火場救災運作論析,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50、賴兩陽(2002)。志願服務基礎訓練教材。台北市:內政部。
51、賴依婷(2009)。生命線協談志工心理契約實踐情形、組織承諾與組織公民行為關連性之研究(未出版)。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台中。
52、賴毓芳(2011)。校園志工參與動機、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雲林縣國小為例(未出版)。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班,雲林。
53、謝景旭( 1993) 。台北市消防簡史。台北市: 台北市政府警察局消防大隊。
54、簡秀昭(1997)。公部門志願服務工作者管理之研究(未出版)。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台北。
55、蘇偉誠(2010)。我國義勇消防組織之衝突管理研究(未出版)。成功大學工學院工程管理碩士班,台南。
英文文獻
1、Buchanan, B. (1974). Building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The Socialization of Mangers in Work Organizations, 19, 533-546.
2、Fishbein, M. (1953). Reading in attitude theory and measurement. New York John Wiley, 257-279.
3、Herzberg, F. (1959). The motivation to work.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4、Herzberg, F. (1973). How do you motivate employees? Managing people at work: Reading in personnel. New York: Macmillan.
5、Kanter, R. M. (1968). “Commitment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 A study of commitment mechanisms in utopian communiti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 33, 499-517.
6、Keller, J. M. (1983). Motivational design of instruction. In C. M. Reigeluth (Ed.), Instructionaldesign theories and models: An overview of their current status. Hillsdale, NJ:Erlbaum.
7、Kotle, P.(1997).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9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8、Locke, E. A. (1969). Toward a theory of task motivation and incentive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3 (1), 57-89.
9、Maslow.A.H. (1971).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U.S.A:Harper & Row.
10、Mowday, R. T., Porter, L. W., & Steers, R. M. (1982). Employee- Organizational Linkage: The psychology of commitment, absemeeism, and turnover. New York:Academic Press.
11、Porter, L. W. & Smith, W. D. (1976).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Managerial Turnover. Organizational and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15, 87–98.
12、Porter, L.W., Steers, R.M. & Mowday, R.T, (1979). The Measurement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4, 224-247.
13、Sheldon,M.E.(1971). Investments and Involvement as Mechanisms Producing Commitment to the organiz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6,143-150.
14、Wiener, Y. (1982). Commitment in organizations: A normative view.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3, 418-429.
15、Williams, L. J. & Anderson, S. E.(1991). Job satisfa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s predictors of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and in-role behaviors. Journal of Management, 17, 3, 601-617
16、Willis,J,D. & Campbell, L.(1997).Exercise Psychology.吳文忠等(譯)。運動心理學。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
網站資料
1、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2014)(http://www.nfa.gov.tw/main/index.aspx?ID=)
2、內政部統計處(2014)(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x)
3、新北市政府消防局網站(2014)(http://www.fire.ntpc.gov.tw/web/Home?command=display&page=flash)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