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62)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17 00:0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玉美
研究生(外文):Yu-mei Li
論文名稱:浸信會聖詩《世紀頌讚》的曲目分析與探討—以華人詩歌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Analysis on Baptist Church Hymnal Century Praise: A Case Study of Chinese Hymns
指導教授:江玉玲江玉玲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u-ring Chi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音樂學系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音樂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94
中文關鍵詞:世紀頌讚浸信會聖詩華人詩歌
外文關鍵詞:Century PraiseBaptist Church HymnalChinese hymn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576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8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回顧臺灣浸信會使用聖詩本的歷史,自1948年迄今已逾六十載,期間所使用時間最長的聖詩本,當屬1973年編輯出版的《頌主新歌》。2001年,浸信會出版社有感於時代的需要,出版了新聖詩本《世紀頌讚》。在浸信會新舊聖詩本使用的交替之際,本研究將先從了解《世紀頌讚》的相關編輯沿革開始,對其整體結構作出概括性的檢視。接著,從《世紀頌讚》所包含的461首詩歌曲目中,以詞曲的來源或創作者為華人的46首詩歌作為研究對象,依照其歌詞或曲調的來源及創作類型的不同,歸類為華人創作曲調、華人創作歌詞、華人創作詞曲、使用民歌曲調等四大類別,逐首進行詩歌在詞、曲方面的溯源、分析與探討。
最後,則依照歌詞、曲調、詞曲關聯性等三個面向,從整體的角度進行綜合性的檢視,是否收錄在《世紀頌讚》中的這些華人詩歌曲目具備有特定的傾向、風格或功能,並提出觀察與建議。
Since 1948, six decades have past while looking back on the history of using hymnals in Taiwan Baptist Church. During this period, the hymnal New Songs of Praise released in 1973 had been in use for the longest time. In anticipation of the changing needs of the new century, Chinese Baptist Press decided to republish a new hymnal Century Praise in 2001.
First,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history of editing the hymnal Century Praise while also structurally examining it.
Secondly, this study surveys the 46 Chinese hymns in Century Praise’s entire collection of 461 hymns, in an attempt to analyze their lyrical and tonal origins via classifying them into four categories such as hymns of Chinese-wrought tune, Chinese-wrought lyrics, Chinese-wrought lyrics and tune, and adaptation-from-folksong melody.
Finally, this study also comprehensively examines whether theses Chinese hymns in Century Praise possess specific tendencies, styles or functions, along the dimensions of lyrics, tun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yrics and tune.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9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9
第二節 研究對象、範圍與方法 21
第三節 文獻探討 23
第二章 《世紀頌讚》的檢視與分析 27
第一節 《世紀頌讚》的編輯與內涵 27
第二節 《世紀頌讚》中的華人詩歌曲目 33
一、曲目分類 33
二、詩歌出處 36
第三章 華人詩歌的分析與探討 41
第一節 華人創作曲調的詩歌 42
一、概述 42
二、曲目分析 43
1.【我的心稱頌主】(072) 43
2.【神未曾應許】(075) 47
3.【神愛世人】(185) 52
4.【主是我力量】(368) 54
5.【一主一信一浸】(514) 56
6.【憑信心領主餐】(521) 58
7.【哈利路亞】(552) 65
8.【憐憫頌】(559) 68
9.【願主賜福保護你(第三調)】(563) 70
10.【但願上主全能神】(566) 74
11.【阿們頌(降E大調)】(572) 78
第二節 華人創作歌詞的詩歌 80
一、概述 80
二、曲目分析 81
12.【又是一年過去】(311) 81
13.【孝親歌】(440) 86
第三節 華人創作詞曲的詩歌 90
一、概述 90
二、曲目分析 92
14.【讓讚美飛揚】(024) 92
15.【有一位神】(038) 96
16.【慈愛天父】(071) 99
17.【讚美之泉】(074) 101
18.【天藍藍】(087) 104
19.【頌主歌】(104) 106
20.【明星燦爛】(151) 108
21.【聖夜靜歌】(154) 111
22.【祂是那羔羊】(195) 113
23.【我們齊來讚美主】(207) 117
24.【願那靈火復興我】(252) 119
25.【歸家喜樂】(324) 122
26.【離了我,你不能做甚麼】(329) 125
27.【主,我願愛你】(336) 128
28.【上帝的兒女何等有福】(367) 130
29.【我的禱告】(379) 132
30.【祢知道我愛祢】(380) 135
31.【晚禱歌】(384) 138
32.【來上主日學】(431) 140
33.【基督教會神所立】(463) 141
34.【信徒起來】(486) 143
35.【我在這裡,請差遣我】(494) 146
36.【中華歸基督】(499) 148
37.【麥秋已過】(500) 150
第四節 使用民歌曲調的詩歌 152
一、概述 152
二、曲目分析 153
38.【詩篇一百五十篇】(026) 153
39.【真神造天地】(043) 156
40.【耶和華是我牧者】(065) 162
41.【天恩歌】(084) 169
42.【主愛小孩】(162) 174
43.【大哉,天父獨生愛子】(286) 176
44.【我深愛耶穌】(342) 178
45.【仁慈真神,我們天上父】(381) 180
46.【詩篇一百三十三篇】(465) 186
第四章 綜合分析與探討 189
第一節 依歌詞分析 189
一、依寫作手法分析 189
二、依主旨分析 194
三、依來源分析 197
四、依年代分析 199
五、依字數韻律分析 201
六、依詩歌分類分析 204
第二節 依曲調分析 207
一、依特色分析 207
二、依調性分析 212
三、依來源分析 215
四、依年代分析 217
五、依編曲方式分析 219
第三節 詞曲關聯分析 221
一、從詞曲內容的關聯性進行分析 221
二、從詞曲來源與年代的關聯性進行分析 223
第五章 結論 225
參考書目 241
附  錄 253
附錄1 《世紀頌讚》曲目與詞曲作者一覽表 253
附錄2 與《世紀頌讚》華人詩歌曲目相關之漢文版詩歌集對照表 269
附錄3 與《世紀頌讚》華人詩歌曲目相關之漢文版詩歌集介紹 270
附錄4 電子郵件回覆記錄 277
附錄4-1a 與浸信會出版部的聯繫1 278
附錄4-1b 與浸信會出版部的聯繫2 279
附錄4-1c 與浸信會出版部的聯繫3 280
附錄4-1d 與浸信會出版部的聯繫4 281
附錄4-2 與《世紀頌讚》編輯聯繫 282
附錄4-3 與【我深愛耶穌】(342)編曲者聯繫 283
附錄4-4 與《頌主新歌》編輯者聯繫 284
附錄5 訪談記錄 285
附錄5-1 訪談陳康博士 285
附錄5-2 訪談張真光院長 288
參考書目
一、詩歌本
說明:因詩歌本的版本繁多,為配合內文查考方便,故以詩歌本書名排序。

《天人短歌》
1950蘇天佑。〈天人短歌與編著人〉,《天人短歌(第一全集)》。香港:基督教天人出版社。頁14-15(第十二版)。
蘇佐揚編著。《天人短歌(第一全集)》。香港:基督教天人社(第十二版)。
1962蘇佐揚。《天人短歌(三百八十首)》。香港:基督教天人社(第十五版)。
1989蘇佐揚。《天人短歌500》。香港:基督教天人社(第二十二版)。
《天人聖歌》
1961蘇佐揚。《天人聖歌(第一集)》。香港:基督教天人社(第五版)。
《世紀頌讚》
2001凌忍揚編。《世紀頌讚(中文版)》。香港:浸信會出版社。
凌忍揚編。《世紀頌讚(中英雙語版)》。香港:浸信會出版社。
《世華2008華人聖樂選粹》
2008世華聖樂促進會編。《世華2008華人聖樂選粹》。臺北市:天恩出版社。
《杖竿短歌集》
1950馬革順。《杖竿短歌集》。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1981馬革順。《杖竿短歌集》。香港:浸信會出版社。
《恩頌聖歌》
1991蔡張敬玲編譯。《恩頌聖歌》。香港:福音證主協會。
《旅美音樂家蕭泰然創作臺語聖詩專輯“主禱文”》
1998蕭泰然作曲。《旅美音樂家蕭泰然創作臺語聖詩專輯“主禱文”》。臺北市:榮光出版社。
《神的應許(中文創作聖詩)》
1980楊伯倫。《神的應許(中文創作聖詩)》。香港:愛明出版社。
《得勝之歌》
2004陳贊一╱梅廣文合著。《得勝之歌》(歌書+附試聽版CD)。香港:迎新有限公司。
《普天頌讚》
1936聯合聖歌委員會編訂。《普天頌讚》。上海:廣學會。
1977普天頌讚編輯委員會編訂。《普天頌讚》。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1986普天頌讚編輯委員會編訂。《普天頌讚(中英文版)》。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2006普天頌讚新修訂版編輯委員會編訂。《普天頌讚(新修訂版)》。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華人聖頌》
1992羅炳良編。《華人聖頌》。香港:福音證主協會。
《萬民頌讚》
1995駱維道編、譯、著。《萬民頌讚》。臺南市:臺南神學院「鄉音樂坊」。
《聖詩》
1937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聖詩委員會編。《聖詩》。臺南市:臺灣教會公報社(1954年重刷)。
1964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音樂委員會編。《聖詩》。臺南市:人光出版社。
2009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會音樂委員會編。《聖詩》。臺北市:使徒出版社。
《聖詩創作集:廿一首中國讚美新詩》
1989韋黛蓓編。《聖詩創作集:廿一首中國讚美新詩》。臺北市:臺灣浸信會神學院。
《聖詩選編》
2001北京基督教缸瓦市堂編。《聖詩選編》。香港:香港中華文化出版社。
《頌主新歌》
1973紀哲生、麥堅理編。《頌主新歌》。香港:浸信會出版部社。
1989紀哲生主編。《頌主新歌(中英雙語)》。香港:浸信會出版社。
《頌主聖詩》
1955頌主聖詩編譯委員會編訂。《頌主聖詩》。香港:道聲出版社。
1994頌主聖詩修訂委員會編。《頌主聖詩》。香港:道聲出版社。
《願那靈火復興我(楊伯倫創作聖詩第二輯)》
1984楊伯倫。《願那靈火復興我(楊伯倫創作聖詩第二輯)》。香港:香港聖樂服務社。
《讓讚美飛揚》
1995游智婷。《讓讚美飛揚》。臺北市:福鴻國際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起版權屬讚美之泉所有)。
《靈歌新集》
1999楊耀漢。《靈歌新集》。香港:香港浸信會神學院。
《靈韶詩集》
1992楊伯倫。《靈韶詩集》。香港:香港聖樂服務社。
《讚美》
1985以琳基督徒中心聖樂組編。《讚美》。臺北:基督教以琳書房。
《讚美詩(新編)》
1983讚美詩(新編)編輯委員會編。《讚美詩(新編)》(簡譜本)。南京:中國基督教協會。
1985讚美詩(新編)編輯委員會編。《讚美詩(新編)》(線譜本)。南京:中國基督教協會。
《讚神聖詩》
1918華北大會選輯。《讚神聖詩》。上海:廣協書局。
1938華北大會選輯。《重訂讚神聖詩曲譜》。上海:廣協書局(第六版)。


二、專書、期刊、論文
說明:為方便讀者一次查詢,茲將網路資源一併歸入本項目。
Al Smith Ministries
2008“Al Smith Biography”. LivingHymns.org. http://www.livinghymns.org/bio.htm (Accessed 2008/11/05).

Aufdemberge, C. T.
1997“Draw Nigh and Take the Body of the Lord”. Christian worship:Handbook. Milwaukee:Northwestern Publishing House, p. 331.
Bingham, Rowland V.
[No date]“Annie Johnson Flin:The Triumphant Story of Annie Johnson Flint”. Christianbeliefs.org. http://christianbeliefs.org/biographies/a-j-flint.html (Accessed 2008/10/09).
Bird, F. M.
1957“American Hymnody IV. Baptists”. A Dictionary of Hymnology. London:John Murray.
Bradshaw, Paul
2002The New Westminster Dictionary of Liturgy & Worship. Louisville:Westminster John Knox.
Brink, Emily R.
2008“Glimpses of Recent Chinese Hymnody:Including a Review of the 2006 Edition of Hymns of Universal Praise”. The Hymn:A Journal of Congregational song, 59(2).
Chew, Geoffrey & Foley, Edward
2007“Amen”. Grove Music Online ed. L. Macy. http://www.grovemusic.com (Accessed 2008/06/07).

Crocker, Richard L.
2007“Kyrie eleison”. Grove Music Online ed. L. Macy.
http://www.grovemusic.com (Accessed 2007/06/07).

Cyberhymnal
[No date]“Blest Be the Tie That Binds”. Cyberhymnal. http://www.cyberhymnal.org/htm/b/b/bbtttb.htm (Accessed 2008/11/21).
“Carl P. Daw, Jr.”. Cyberhymnal. http://www.cyberhymnal.org/bio/d/a/w/daw_cp_jr.htm (Accessed 2008/10/20).
“Donald Paul Hustad”. Cyberhymnal. http://www.cyberhymnal.org/bio/h/u/s/hustad_dp.htm(Accessed 2008/10/27).
“Hal H. Hopson”. Cyberhymnal. http://www.cyberhymnal.org/bio/h/o/p/hopson_hh.htm (Accessed 2009/02/19).

“Jeremiah Ingalls”. Cyberhymnal. http://www.cyberhymnal.org/bio/i/n/g/ingalls_j.htm (Accessed 2008/11/28).
“John William Dadmun”. Cyberhymnal. http://www.cyberhymnal.org/bio/d/a/d/dadmun_jw.htm (Accessed 2008/11/29).
“Peter C. Lutkin”. Cyberhymnal. http://www.cyberhymnal.org/bio/l/u/t/lutkin_pc.htm (Accessed 2009/02/19).

“William M. Runyan”. Cyberhymnal. http://www.cyberhymnal.org/bio/r/u/n/runyan_wm.htm (Accessed 2008/11/05).
“John M. Neale”. Cyberhymnal. http://www.cyberhymnal.org/bio/n/e/a/neale_jm.htm (Accessed 2008/12/01).
“What God Hath Promised”. Cyberhymnl. http://www.cyberhymnal.org/htm/w/h/whatgodh.htm (Accessed 2008/11/05).
Davies, J. G.

1972A Dictionary of Liturgy & Worship. New York:Macmillan.

1986The New Westminster Dictionary of Liturgy & Worship. Philadelphia:Westminster Press.
Ellis, Christopher
2006“Baptist in Britain”. The Oxford History of Christian Worship.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560-573.
Eskew, Harry & Pemberton, Carol A.
2007“(1) Lowell Mason (i)”. Grove Music Online ed. L. Macy. http://www.grovemusic.com (Accessed 2008/06/05).

Glover, Raymond F.
1990The Hymnal 1982 Companion, Vol. Three B. New York:The Church Hymnal Corporation.
Glover, Raymond F. & Weil, Louis
1990“Draw nigh and take the Body of the Lord”. The Hymnal 1982 Companion, Vol. Three A. New York:The Church Hymnal Corporation, p. 616-617.
Granade, S. Andrew & Wu, Anping
2007“Unity in Song:The Creation of an Indigenous Chinese Hymnody through Hymns of Universal Praise”. The Hymn:A Journal of Congregational song, 58(2).
Guthrie, D.╱中國神學研究院譯
1996〈羅馬書〉,《聖經新辭典下冊》。香港:天道書樓。頁498-502。
Jones, T. H.╱中國神學研究院譯
1997〈大衛〉,《聖經新辭典上冊》。香港:天道書樓。頁353-357。
Julian, John
1957A Dictionary of Hymnology. London:John Murray.
Luff, Alan
1990Welsh Hymns and Their Tunes. London:Stainer & Bell.
Marretta-Schär, Luise
2007“Nägeli, Hans Georg”. Grove Music Online ed. L. Macy. http://www.grovemusic.com (Accessed 2008/06/05).

Martin, R. P.╱中國神學研究院譯
1996〈主餐〉,《聖經新辭典下冊》。香港:天道書樓。頁74-78。
McKinney, B. B.
1940The Broadman Hymanl. Nashville:Broadman Press.
McKinnon, James W.
2007“Alleluia:I. Latin rite”. Grove Music Online ed. L. Macy.
http://www.grovemusic.com (Accessed 2007/06/07).

Music, David W.
2007“Baptist church music”. Grove Music Online ed. L. Macy. http://www.grovemusic.com (Accessed 2007/07/10).

Music, David W., Price, Milburn, & Reynolds, William J.

1999A Survey of Christian Hymnody. 4th ed. Carol Stream:Hope Publishing Company.
Pegg, Carole
2009“Folk music”.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Music Online. http://www.oxfordmusiconline.com/subscriber/article/grove/music/09933(Accessed 2009/08/31).
Singapore Bible College
2008“Dr. Cainan Mui”. Singapore Bible College. http://www.sbc.edu.sg/component/option,com_contact/catid,53/Itemid,3/lang,en (Accessed 2008/11/24).

Skoglund, John E.
1986“Baptist Worship”. The New Westminster Dictionary of Liturgy & Worship. Philadelphia:Westminster Press, p. 78-81.

Southwestern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
[No date]“Music Special Collections:McKinney Collection”. Southwestern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 http://www.swbts.edu/index.cfm?pageid=666 (Accessed 2008/10/27).
Stevenson, W. A.
1957“English Baptist Hymnody”. A Dictionary of Hymnology. London:John Murray.
The Hymnary.org
2007“Draw Nigh and Take the Body of the Lord”. The Hymnary.org. http://www.hymnary.org/hymn/EH1916/330 (Accessed 2008/12/21).
The Southern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
[No date]“Ronald Turner”. The Southern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 http://www.sbts.edu/Academics/Faculty/Church_Music_and_Worship/Ronald_Turner.aspx (Accessed 2008/10/31).
Wasson, D. DeWitt
1998Hymntune index and related hymn materials. Lanham, MD:Scarecrow Press.
Wikipedia
2008a“Albert Hay Malotte”. 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 Albert_Hay_ Malotte (Accessed:2008/10/19).
2008b“Antiphonary of Bangor”. 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Antiphonary_of_Bangor (Accessed 2008/12/01).
2008c“Benediction”. 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Benediction (Accessed 2008/12/21).
2008d“Edelweiss(song)”. 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Edelweiss_(song) (Accessed 2008/10/24).
2008e〈趙紫宸〉,《維基百科》網站。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B6%99%E7%B4%AB%E5%AE%B8&variant=zh-tw(上網日期2008/10/18)。
2008f〈讚美詩新編〉,《維基百科》網站。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AE%9A%E7%BE%8E%E8%A9%A9%E6%96%B0%E7%B7%A8&variant=zh-tw(上網日期2008/09/15)。
2009“Priestly_blessing”. 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Priestly_blessing (Accessed 2009/02/18).
Winward, S.
1972“Liturgical Book 5. Baptist.” A Dictionary of Liturgy & Worship. New York:Macmillan, p. 84-85.
中國基督教靈修學院
2008〈陳贊一牧師〉,《中國基督教靈修學院》網站。http://www.iscc.com.hk/00index.htm(上網日期2008/11/24)。
中華基督教會崇拜音樂學院
2009〈Worksop:Dr. Richard Lin〉,《中華基督教會崇拜音樂學院》網站。http://www.cccmi.org/workshop.html(上網日期2009/4/19)。

王神蔭
1950a〈中國讚美詩發展概述(上)〉,《基督教中國詩班聯盟論壇》網站。http://www.5aisb.com/bbs/dispbbs.asp?BoardID=91&ID=12725&replyID=7234&skin=1(上網日期2008/09/17)。

1950b〈中國讚美詩發展概述(下)〉,《基督教中國詩班聯盟論壇》網站。http://www.5aisb.com/bbs/dispbbs.asp?BoardID=91&ID=12725&replyID=7234&skin=2(上網日期2008/09/17)。
1968《聖詩典攷》。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1993《讚美詩(新編)史話》。上海:中國基督教協會。
世紀音樂網
2002〈世紀頌讚〉,《世紀音樂網》網站。http://www.ssjj.com/musiclist/4150.html(上網日期2008/10/31)。
江玉玲
2004《聖詩歌:臺灣第一本教會聖詩的歷史溯源》。臺北縣:臺灣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2005〈臺語《聖詩》中的「世界音樂」初探〉,《關渡音樂學刊》,3,頁41-76。
2005《臺語聖詩與韻文詩篇》。臺北市:道聲出版社。
2006〈十九世紀末西學東漸中的音樂史料—淺譚杜嘉德樂理書的伯德雷恩藏本〉,《臺灣音樂研究》,3,頁1-20。
2006〈宗教改革家慈運理的音樂觀與音樂創作〉,《關渡音樂學刊》,4,頁93-116。
行政院新聞局
1980《中華民族歌謠選集:第一集》。臺北市:中國出版公司。
何守誠
2002《聖詩學啟導本》。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吳文仁
1998《從邊疆到福爾摩沙:浸信會在臺五十年史》。臺北市:中華浸信會。
巫玉揆
2007〈吳明節牧師對中國文化的貢獻〉,《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元朗生命堂》網站。http://www.life.org.hk/news-page8.htm(上網日期2008/10/8)。
李世崢
2007〈走近著名指揮家馬革順教授〉,《養心齋原創》網站。http://libanaba.ccblog.net/archives/2007/24846.html(上網日期2008/11/05)。
李抱忱
1970《李抱忱作品演唱會歌曲全集》。屏東市:天同出版社。
李振邦
1979《宗教音樂:講座與文集》。臺北市:天主教教務協進會。
周聯華
1959〈從約翰斯彌特組織教會三五○週年說起-浸會開創時期的簡史〉,《守望》,4(5),頁3。
林 列
1991《聖詩合參》。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邵慶彰
2007〈作者簡介〉,《祂創始祂成終—邵慶彰牧師回憶錄》。《宇宙光全人關懷》網站。http://www.cosmiccare.org/Book/Pas_create.asp(上網日期2008/10/23)。
信望愛資訊中心
2000a〈天韻成員:葉薇心〉,《天韻合唱團》網站。http://www.fhl.net/main/2000/ortv/hm02.htm(上網日期2008/12/08)。
2000b〈天韻簡介與歷史〉,《天韻合唱團》網站。http://www.fhl.net/main/2000/ortv/hm01.htm(上網日期2008/12/08)。
胡忠銘
1995《聖詩的認識與應用》。臺南市:人光出版社。
韋人、韋明鏵
1985《揚州清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香港國際音樂學校
【年代不詳】〈校長及導師簡介:陳康博士〉,《香港國際音樂學校》網站。http://www.hkiim.edu.hk/nav.php?main=0&sub=2(上網日期2009/04/29)。
孫寶玲
2003〈書評.《世紀頌讚》〉,《山道期刊》,10,頁145-148。
浸信會出版社
1993《浸、神、紅字版現代標點和合本聖經》。香港:浸信會出版社。
基督教資料中心編輯委員會
2006《2007-2008年臺閩地區基督教堂會、宣教機構一覽表》。臺中市:基督教資料中心。
基督教環球佈道會
2006〈創辦人簡介〉,《基督教環球佈道會》網頁。http://www.weml.org.hk/v_chairman.htm(上網日期2008/12/19)。
崇基學院神學院
2006〈講員簡介:駱維道牧師〉,《香港中文大學崇基神學院牧養專題研討會》網頁。http://www.cuhk.edu.hk/theology/download/THE3235.doc(上網日期2007/09/24)。

張真光
1998〈回顧五十年來的臺灣浸信會教會音樂〉,《從邊疆到福爾摩沙:浸信會在臺五十年史》。臺北市:中華浸信會。頁197。
1999〈從《守望》雙月刊看浸信會的聖樂工作〉,《台灣浸信會神學院》網站。http://www.tbtsf.org.tw/doc/meet/sub7.doc(上網日期2007/09/24)。
梁茂春
1999《香港作曲家:三十至九十年代》。香港:三聯書店。
盛宣恩
1961〈新編聖詩集籌備工作開始〉,《守望》,7(1),頁13。
第九屆大會籌備委員會
1998《第九屆亞洲浸信會婦女大會手冊》。臺北市:臺灣浸信會女傳道會聯會。
許信雄
2007《九年一貫國小生活第一冊》。臺北縣:康軒文教事業。
郭乃惇
1986《臺灣基督教音樂史綱》。臺北市:橄欖文化基金會。
陳正治
2008《修辭學》。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陳恆容
2005《論加爾文的音樂觀—以日內瓦詩篇的形成及發展為例》。碩士論文。臺北市:私立輔仁大學宗教研究所。
陳雅君
2008〈第145首【主耶穌,我讚美你】〉,《陳雅君的博客(junzi’S Blog)》網站。http://www.fuyinblog.com/User0/114/Show.asp?/_articleid/8864.html(上網日期2008/10/29)。

陳羅以
2002《基督教聖詩概覽》。香港:道聲出版社。
麥穗的空間
【年代不詳】〈新編讚美詩第16首慈父上帝歌〉,《曠野博客BLOG》網站。http://blog.kuanye.net/?action/viewspace/itemid/16842.html(上網日期2008/11/19)。
費琳(Linda E. Phillips)╱楊方麗玲譯
1998〈第一位來臺的美南浸信會宣教士—明俊德教士〉,《從邊疆到福爾摩沙:浸信會在臺五十年史》。臺北市:中華浸信會。頁73-76。
2004〈臺灣浸信會宣教工作中的女宣教士(一九四八至一九九八)〉,《臺灣浸信會學術年刊》,6,頁17-37。
黃于純
2006《馬丁路德的宗教音樂及其在臺灣的應用—以臺北市士林區為例》。碩士論文。臺北市:私立東吳大學音樂研究所
黃永熙
1998a〈聖樂雜錦:燕京大學與普天頌讚-李抱忱〉,《基督教文藝出版社》網站。http://www.hkcclcltd.org/article_music.php?bas0=1(上網日期2008/09/18)。
1998b〈聖樂雜錦:燕京大學與普天頌讚-范天祥及范天祥夫人〉,《基督教文藝出版社》網站。http://www.hkcclcltd.org/article_music.php?bas0=1(上網日期2008/09/18)。
1998c〈聖樂雜錦:燕京大學與普天頌讚-梁季芳〉,《基督教文藝出版社》網站。http://www.hkcclcltd.org/article_music.php?bas0=1(上網日期2008/09/18)。
楊伯倫
1997〈聖樂耆宿黃永熙〉,《世界華人基督教促教會》網站。http://www.waccm.org/Articles/Heyward%20Wong.pdf (上網日期2008/12/10)。
2007a〈神的應許(音樂)〉。《聖樂作曲家-楊伯倫先生的音樂分享》網站。http://yeungpaklun.blogspot.com/2007/01/blog-post_4375.html(上網日期2008/11/05)。
2007b〈聖樂作家:楊伯倫簡介〉,《聖樂作曲家-楊伯倫先生的音樂分享》網站。
http:// yeungpaklun.blogspot.com/2007/01/blog-post_10.html(上網日期2008/11/05)。
2007c〈願那靈火復興我〉,《聖樂作曲家-楊伯倫先生的音樂分享》網站。http://yeungpaklun.blogspot.com/2007/12/blog-post_28.html(上網日期2008/11/05)。
楊國駿
2004《二次大戰後泰國與印尼華人社會地位之比較》。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楊培然
2000〈屏東浸信會四十週年歷史腳蹤〉,《中華基督教屏東浸信會成立四十週年紀念特刊》。屏東市:屏東浸信會。頁67-78。
萬國宣道詠團
【年代不詳】〈簡介:指揮葉成芝先生〉,《萬國宣道詠團》網站。http://www.anchk.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category&layout=blog&id=34&Itemid=54&lang=zh(上網日期2009/4/11)。

葉氏兒童音樂實踐中心
2008〈音樂總監:葉惠康博士〉,《葉氏兒童音樂實踐中心》網站。http://www.yipshk.com/b5_about02.php#(上網日期2009/04/11)。
僑務委員會
2008《中華民國僑務統計年報》。臺北市: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
臺灣浸信會神學院
2009a〈院史簡介〉,《臺灣浸信會神學院》網站。http://www.tbtsf.org.tw/profile-1.htm(上網日期2009/03/18)。
2009b〈學制師資手冊〉,《臺灣浸信會神學院》網站。http://www.tbtsf.org.tw/book/handbook.htm(上網日期2009/04/29)。
劉曉亭
2009〈新時代新觀念:新酒要裝在新皮袋〉,《GOOD TV 好消息衛星電視台》網站。http://www.goodtv.com.tw/default.phtml(上網日期2009/09/15)。
樊祖蔭
2003《中國五聲性調式和聲的理論與方法》。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蔡鈴敏
1999〈浸信會在臺灣〉,《今日華人教會》,218,頁40-41。
駱維道
1992《教我頌讚:追求適況的教會音樂》。臺南巿:人光出版社。
顏廷階
1992《中國現代音樂家傳略》。臺北市:綠與美出版社。
顧明明
2002a〈明星燦爛〉,《古今聖詩漫談》網路版。
http://www.mbcsfmm.org/chinese/library/hymncampanions/187.html(上網日期2008/11/1)。
2002b〈神未曾應許〉,《古今聖詩漫談》網站版。http://www.mbcsfmm. org/chinese/library/hymncampanions/057.html(上網日期2008/11/01)。
2002c〈感謝主恩歌〉,《古今聖詩漫談》網站版。http://www.mbcsfv.org/chinese/library/hymncampanions/199.html(上網日期2008/10/20)。
讚美之泉事工
2008a〈關於讚美之泉〉,《讚美之泉》網站。http://www.sop.org/Home/Content.aspx?CID=1(上網日期2008/12/08)。
2008b〈關於我們:游智婷牧師〉,《讚美之泉》網站。http://www.sop.org/Home/Staff.aspx(上網日期2008/12/08)。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