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王振德(1999)。資源教室方案。台北:心理。
王淑惠(2011)。由特殊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分析國小階段身障生在普通班接
受教學調整與考試調整情形。雲嘉特教,13,23-30。
台中市政府(2011)。臺中市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身心障礙資源班實施要點。中
華民國100年07月07日府授教特字第1000124396號函發布。
朱坤昱(2010)。國小普通班教師對特殊需求學生實施課程與教學調整之調查
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台中市。
李志光(2005)。高雄市國民小學不分類資源班實施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高雄市。
李翠玲(2001)。特殊教育教學設計。台北:心理。
李蕙蘭、蔡昆瀛(2009)。融合教育下特殊教育課程設計之探討。國小特殊教
育,47,39-50。
吳佳臻(2006)。國民中學特殊教育教師在職進修需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彰化市。
吳明隆(2011)。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新北市:易
習。
吳美蓉、徐翠繁、李芷蓉(2010)。普教老師與特教老師在國中英語課程調整
的合作模式之行動研究。桃園縣。
孟瑛如(2006)。資源教室方案:班級經營與補教教學。台北:五南。
林育毅、王明泉(2008)。從美國『IDEA2004高合格教師』看我國特教的師
資培育。教育與發展,25,107-113。
林怡秀(2008)。中部地區國小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數學課程與教學調整之調
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台中市。
林素貞(2007)。個別化教育計畫之實施。台北:五南。
林素貞(2009)。資源教室方案與經營。台北:五南。
邱上真(2004)。特殊教育導論:帶好班上每位學生。台北:心理。
侯佳玲(2005)。高雄市不分類資源班教師國語文科課程模式、教學目標、教
學內容、教學方法之選擇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
殊教育學系,高雄市。
莊虹姿(2008)。國民小學資源班教師對身心障礙學生評量調整意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彰化市。
張秀如(2011)。中部地區國中不分類身心障礙資源班國文科補救教學實施狀
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彰化
市。
張青紟(2005)。國民中學身心障礙資源班課程實施之現況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彰化市。
張郁樺(2004)。桃園縣國民中小學資源班實施現況知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桃園市。
張素貞(2004)。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知能分析和
方案規劃為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台北市。
張蓓莉(1991)。台北市國民中學資源班實施手冊。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特殊教育中心。
教育部(2003)。特殊教育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
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5)。師資培育法。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0)。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資格檢定辦法。
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1)。師資培育法施行細則。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1)。高中職以下階段之認知功能輕微缺損學生實施普通教育課程
領域之調整應用手冊。取自http://www.web.spc.ntnu.edu.tw。
教育部(2011)。國民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課程發展共同原則及課程綱要總綱。
取自http://www.web.spc.ntnu.edu.tw 。
教育部(2012)。教育部特教通報網100學年度一般學校各校安置班別學生數統
計(身障)。2012年5月10日,取自http://www.set.edu.tw/。
陳思融(2007)。全語文教學法與直接教學法對國中智障學生實用語文課程學
習成效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
系,高雄市。
陳明聰、張靖卿 (2000)。調整性評量的實際與挑戰。飛揚,6,16-24。
陳燕燕、洪榮照(2009)。中部地區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課程設計之
研究。特殊教育學報,29,57-86。
陳麗如、Zhang, D. (2004)。美國身心障礙者重要法案之陳述。台東特教,
19,41-47。
陳麗如、Bruder, M. B.、陳盈君和連心瑜(2011)。特殊教育需求滿足:從
調整與修改思考課程學習的需求滿足。台東特教,33,1-6 。
鈕文英(2006)。國小普通班認知障礙學生課程與教學調整方案之發展與成效
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15,21-58。
鈕文英(2008)。擁抱個別差異的新典範-融合教育。台北:心理。
黃建智(2011)。特殊需求學生課程的調整。雲嘉特教,13,55-60 。
黃慈雲(2004)。中部地區國民中學身心障礙資源班實施現況調查研究(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彰化市。
黃瑞珍(1997)。資源教室的經營與管理。台北:心理。
黃碧玲(2002)。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系所,台中市。
黃鳳慈(2007)。台南地區國民中學學習障礙學生評量調整措施之探討(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彰化市。
黃馨慧、王文玲、花敬凱(2006)。國民中小學資源班資深與新手教師課程設
計知能調查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東台灣特殊教育學報,8,215-235 。
溫元宏(2010)。台中縣國小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對數學學障學生教學現況調
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彰化
市。
楊惠甄(2000)。台北市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彰化市。
楊鏸容(2003)。雲林縣身心障礙資源班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嘉義縣。
董媛卿(2005)。補救教學-資源教室的運作。臺北:五南。
彰化縣縣政府(2003)。彰化縣資源班實施要點。中華民國92年3月14日府教特
字第092046543號函修正發布。
劉鉅棟(2001)。高雄市國民中學資源班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蔣明珊(2002)。普通班特殊需求學生課程調整之探討及其在國語科應用成效
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台北市。
蔣明珊(2006)。學習不落單-語文教室裡的課程調整。台北:心理。
盧台華(2004)。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在特殊教育之應用手冊。台北: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盧台華(2011)。從個別差異、課程調整與區分性教學理念談新修訂特教課程
綱要的設計與實施。特殊教育季刊,119,1-6。
賴明莉(2011)。國小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專業知能需求與職前師培課程內容
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彰化市。
謝昕潔(2009)。台中地區國民中學實施學習障礙學生評量調整措施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彰化市。
蘇雅芬(2004)。宜蘭縣國小資源班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台東市。
英文部份
Anonymous(2003). School accommodations and modifications
can make a difference. The Exceptional Parent, 77,
72–73.
Bigge, J. L., Stump, C. J., Spagna, M. E., &; Slilberman, R.
K. (1999). Curriculum, assessment, and instruction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Cormier, D. C., Altman, J. R., Shyyan, V., &; Thurlow, M. L.
(2010).A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on the effects of test
accommodations: 2007-2008 (Technical Report 56).
Minneapolis, MN: National Center on Educational
Outcomes.
Council for Exceptional Children (2004). The CEC
definitation of a Well-prepared special educational
teacher.Retrieved from http://www.azed.gov/highly-
qualified-professionals/files 2011/11/cec-well-
prepared.pdf
Fuchs, L. S., Fuchs, D., Hamlett, C., Eaton, S. B.,
Binkley, E., &; Crouch, R. (2000). Using objective data
sources to enhance teacher judgments about test
accommodations. Exceptional Children, 67, 67–81.
Gartin, B. C., Murdick, N. L., Imbeau, M., &; Perner, D. E.
(2002). How to use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with
students with developmental disability in general
education classroom. Arlington, VA: Council for
Exceptional Childre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471951).
Gervais, S. M. (2007). Accommodations &; modifications:
definitions and examples. Retrieved from
http://www.ssepac.org/_source/accommodation
modifications.pdf
Janson, I. B. (2002). The effects of testing accommodations
on students standardized test scores in a northeast
Tennessee school syste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3042421)
Johnstone, C. J., Altman, J., Thurlow, M. L., &; Thompson,
S. J. (2006). A summary of research on the effects of
test accommodations: 2002 through 2004 (Technical
Report 45). Minneapolis, MN: NationalCenter on
Educational Outcomes.
Kleinert, H. L., Cloyd E., Rego, M., &; Gibson, J. (2007).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Yes, foreign language
instruction is important. 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39(3), 24–29.
Lee, S., Wehmeyer, M. L., Soukup, J. H., &; Palmer, S. B.
(2010). Impact of curriculum modifications on access
to the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Exceptional Children, 76, 213–233.
Mummaw, A. W. (2010). Classroom adaptations and
modifications for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Student ratings: A descripitive study.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3437990)
Nowacek, E. J., &; Mamlin, N. (2007). Gener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students with ADHD: What modifications
are made? Preventing School Failure, 51 (3), 28–35.
Salend, S. J. (2008). Determining appropriate testing
accommodation complying with NCLB and IDEA. 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40(4), 14–22.
Stirling, I. R. (2008). The use of accommodations for
special education students an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test score achieved.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1461594)
Wielderholt, J. L., Hammill, D. D., &; Brown, V. L. (1993).
The resource program organiznation and implementatiom.
Austin, TX: Pro-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