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44.192.38.49) 您好!臺灣時間:2023/02/01 14:22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論文連結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古綺靚
研究生(外文):
Chi-ching Ku
論文名稱:
臺北市客家歌謠班推動客家文化成效之研究-以台灣客家山歌團為例
指導教授:
陳定銘
指導教授(外文):
Ting-ming Chen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中央大學
系所名稱:
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
學門:
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
民族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8
中文關鍵詞:
客家文化
、
客家社團
、
客家歌謠班
、
台灣客家山歌團
相關次數:
被引用:
13
點閱:1091
評分:
下載:268
書目收藏:2
本研究透過臺北市客家歌謠班「台灣客家山歌團」之個案研究,析探其在推動客家文化的成效與困難。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透過文獻分析、參與觀察與深度訪談等方法進行,並實地參與「台灣客家山歌團」2012年的表演活動,也使用MAXQDA質化分析軟體整合歸納研究成果。研究發現:「台灣客家山歌團」在歷年來辦理的客家文化活動,對客家文化的推動上有顯著的成效與影響,包括:凝聚客家族群向心力、客家師資培訓的成效、提昇表演藝術型態、改變客家固有印象、達成客家文化傳承的目的。而客家山歌團在推動客家文化之困難:缺乏年青人的參與、部分團員客語能力不足、場地限時使用、政府經費補助有限、經營管理與經費不足、優秀人才流失等。
The case study explore Taipei Hakka folk songs classes " Taiwan Hakka Folk Song Chorus " of its effectiveness and difficulties in promoting Hakka culture. This study used qualitative research, literature analysis,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interviews, and the author participated in "Taiwan Hakka Folk Song Chorus " in 2012. The research used MAXQDA qualitative analysis software to integrate and summarize research results. This study found that "Taiwan Hakka Folk Song Chorus" in handling Hakka cultural events over the years,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and influence in promoting Hakka culture, which is including the coherence of the Hakka ethnic, effectiveness of the Hakka teacher training to enhance the performing arts patterns, changing Hakka stereotype, and reaching the purpose of Hakka cultural. The difficulties in promoting Hakka culture are including the lack of involvement of young people, the Hakka language skills shortage of some members, limitation of space-use, inadequate government funding, ineffective management, and the brain drain problem, etc.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謝辭 iii
目錄 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4
第四節 研究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客家社團意涵與運作 9
第二節 客家歌謠定義與推廣 19
第三節 相關文獻檢閱 28
第三章 台灣客家山歌團概述 39
第一節 台灣客家山歌團運作情形 39
第二節 台灣客家山歌團演出情形 42
第三節 年度活動概述 5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7
第一節 資料蒐集與處理 57
第二節 台灣客家山歌團活動分析 61
第三節 推動客家文化之成效與困難 74
第四節 未來發展方向 10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3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13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19
參考文獻 123
附錄 129
一、 中文部分
丘昌泰(2005)。臺灣客家族群自我隱形化行為:顯性與隱性客家人的語言使用與族群認同。發表於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客家學院主辦之2005年全國客家學術研討會。
丘昌泰(2009)。臺灣客家社團與族群認同。載於丘昌泰、江明修(主編),客家族群與文化再現(頁3-23)。臺北:智勝。
古國順(1995)。客家歌謠的本質與語言藝術。載於國立清華大學客家語學術研討會,臺灣客家語論文集(頁229-240)。臺北:文鶴。
台灣客家山歌團(2011)。慶祝中華民國建國百年暨台灣客家山歌團成立二十週年團慶山歌戀演唱會手冊。
台灣客家山歌團(2012)。山歌劇「牽聲打呢.大家看戲」表演手冊。
江明修(2009)。研究方法論。臺北:智勝。
何瑞珍(2012)。非營利組織傳揚客家文化之研究-以新竹縣客家文化發展協會客語童詩創作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吳榮順、謝宜文(1999)。客家山歌。高雄:高雄縣立文化中心。
呂錦明(1995)。客家歌謠的演唱與賞析。載於鄭英敏(主編),鄉土音樂(頁142-154)。臺北:北市教研中心。
呂錦明(1999)。臺灣北部的客家音樂。民俗曲藝,120,167-189。
呂錦明(2012)。客語薪傳師培訓課程講義。作者自編。
宋淑貞(2009)。高雄市「客家歌謠班」之現況、發展與文化傳承。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中敬(2010)。客家社團與溝通媒介之研究-以臺灣客家教師協會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李珺樺(2009)。臺北縣客家社部門互動與網絡分析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周美雪(2000)。臺灣客家傳統歌謠的語言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林功尉(2011)。 非營利組織與推廣地方文化活動之探討-以屏東縣五個客家社團為例。屏東科技大學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林韻娟(2010)。客家歌謠在六堆地區國民小學班級與社團音樂教學之個案研究。屏東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臺北:果實。
邱郁芬(2012)。臺北市客家文化治理策略之研究-以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范揚松(1994)。客家族群特性與企業家性格之會通與轉化。載於徐正光、彭欽清、羅肇錦(編),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頁363-380)。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徐正光(2002)。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臺北:正中。
徐瑜瀅(2009)。高高屏地區實施「客語生活學校」學生對客家歌謠態度調查研究。屏東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張介立(2006)。臺北縣客家社會團體推動客家文化活動現況與問題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定銘(2012)。客家社會企業與社會網絡分析。臺北:智勝。
陳樺潔(2011)。新北市客家社團公民社會化之研究:CIVICUS公民社會指標的初探。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彭欽清(2002)。臺灣客家社團之發展。載於徐正光等,臺灣客家族群史(社會篇)(頁117-184)。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黃立涵(2006)。客家歌謠之多媒體於教學應用研究。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新生(1987)。媒介批評-理論與方法。臺北:五南。
黃麗華、許光麃(2006)。客家文化推展之探討-以臺南市客家文化協會為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系刊,6,29-39。
楊兆禎(1974)。客家民謠「九腔十八調」的研究。臺北:育英。
楊佈光(1983)。客家民謠之研究。臺北:樂韻。
楊國鑫(1998)。臺灣客家創作歌曲的形成與發展。論文發表於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文化研究中心籌備處舉辦之「中央大學客家民族文化」研討會,桃園縣。
楊淑菁(2004)。客家音樂與舞蹈。臺灣戲專學刊,9,333-346。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4),17-23。
萬智宇(2006)。客家族群社區參之研究-以南桃園地區社區發展協會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葉至誠(2000)。社會科學概論。臺北:揚智。
葉至誠、葉立誠(2005)。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
葉瓊枝(2009)。客家山歌歌詞研究-以數字為句首的山歌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與政策研究所在職碩士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廖繼暉(2011)。臺中市客家社團參與客家公共事務協力關係之研究-以哈客文化藝術節為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建宏(2010)。客家社團成員參與行為意向之研究-以解構式計畫行為理論觀點。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劉榮昌(2010)。戰後客家流行音樂的發展與形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鄭天澤(2002)。全國客家社團基礎資料調查與登錄研究報告。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鄭榮興(2004)。臺灣客家音樂。臺中:晨星。
賴彥澄(2012)。客家族群都會隱形化與公民參與-以臺北市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顏寧、黃詠光、吳欣隆譯(2009)。Kathy Charma(著)。建構扎根理論。臺北:五南。
羅美香(2012)。客家社團社會資本與組織發展關聯之研究-以新北市板橋客屬會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羅筱蕓(2008)。傳統客家歌謠唱腔之研究-以畢業音樂會中傳統客家歌謠為例。中國文化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二、 英文部分
Lofland, J., & Lofland, L. H. (1984). Analyzing social settings (2nd ed.). Belmont, CA:Wadsworth.
Lofland, J., & Lofland, L. H. (1995). Analyzing social settings (3rd ed.). Belmont, CA:Wadsworth.
三、 網站部分
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相關網站
(1)文化活動統計:http://www.hac.taipei.gov.tw/lp.asp?ctNode=34520&CtUnit=19334&BaseDSD=7&mp=122021
(2)文化活動補助申請情形:
http://www.hac.taipei.gov.tw/lp.asp?ctNode=34519&CtUnit=19333&BaseDSD=7&mp=122021
(3)法規資訊:
http://www.hac.taipei.gov.tw/lp.asp?ctNode=26392&CtUnit=14536&BaseDSD=7&mp=122021
(4)支付或接受之補助:
http://www.hac.taipei.gov.tw/ct.asp?xItem=23640494&CtNode=53031&mp=122021
(5)龍耀臺北.牽成客家活動
a.比賽訊息
http://hakka78.mmhot.tw/?ptype=fck
b.最新消息
http://hakka78.mmhot.tw/?ptype=say
(6)客家文化季刊:
http://www.hac.taipei.gov.tw/lp.asp?ctNode=53022&CtUnit=22169&BaseDSD=7&mp=122021
(7)黃正宗,祖宗前的誓言,客語復興元年,臺北市客語傳承工作計劃
http://www.hakka.taipei.gov.tw/hakka-lib/magzine/2004spring/focal.htm
客家委員會相關網站
(1)客語薪傳師總覽:
http://www.hac.taipei.gov.tw/lp.asp?ctNode=53022&CtUnit=22169&BaseDSD=7&mp=122021
(2)客家音樂戲劇人才資料庫:
http://musicdrama.hakka.gov.tw/
全球客家經貿平臺
(1)客家社團
http://hi-taiwan.ecserver.com.tw/eip/front/bin/cglist.phtml?Category=100007
2009臺灣傳統音樂年鑑網http://rimh.ncfta.gov.tw/2010_taiwan_traditional_music_yearbook/tw/directory/d4.html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
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客家歌謠在六堆地區國民小學班級與社團音樂教學之個案研究
2.
高高屏地區實施「客語生活學校」學生對客家歌謠態度調查研究
3.
客家社團成員參與行為意向之研究─以解構式計畫行為理論觀點
4.
臺北縣客家社團部門互動與網絡分析之研究
5.
臺北縣客家社會團體推動客家文化活動現況與問題之研究
6.
客家歌謠之多媒體於教學應用研究
7.
客家山歌歌詞研究-以數字為句首的山歌為例
8.
客家族群社區參與之研究─以南桃園地區社區發展協會為例
9.
非營利組織傳揚客家文化之研究-以新竹縣客家文化發展協會客語童詩創作為例
10.
台中市客家社團參與客家公共事務協力關係之研究—以哈客文化藝術節為例
11.
客家社團與溝通媒介之研究—以台灣客家教師協會為例
12.
臺北市客家文化治理策略之研究-以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為例
13.
戰後客家流行音樂的發展與形構
14.
新北市客家社團公民社會化之研究:CIVICUS公民社會指標的初探
15.
客家社團社會資本與組織發展關聯之研究―以新北市板橋客屬會為例
1.
丘昌泰(2005)。臺灣客家族群自我隱形化行為:顯性與隱性客家人的語言使用與族群認同。發表於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客家學院主辦之2005年全國客家學術研討會。
2.
呂錦明(1999)。臺灣北部的客家音樂。民俗曲藝,120,167-189。
3.
范揚松(1994)。客家族群特性與企業家性格之會通與轉化。載於徐正光、彭欽清、羅肇錦(編),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頁363-380)。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4.
徐正光(2002)。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臺北:正中。
5.
黃麗華、許光麃(2006)。客家文化推展之探討-以臺南市客家文化協會為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系刊,6,29-39。
6.
楊兆禎(1974)。客家民謠「九腔十八調」的研究。臺北:育英。
7.
楊淑菁(2004)。客家音樂與舞蹈。臺灣戲專學刊,9,333-346。
8.
(7)黃正宗,祖宗前的誓言,客語復興元年,臺北市客語傳承工作計劃
1.
客家文化館運作之政策網絡分析-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與桃園縣客家文化館之比較
2.
客家元素融入客家美食指標建構之研究:以桃園市客家認證餐廳為例
3.
年輕創作者眼中的客家意象:以發現客家─2014客家微電影得獎作品為例
4.
臺灣客家認同之研究:以《客家風雲雜誌》和《客家雜誌》為探討中心
5.
臺北市客家歌謠班發展與變遷之研究
6.
非客家庄與客家庄認證客家餐廳意象形塑與氣氛營造之分析-以雙北市與苗栗縣為例
7.
臺灣中部東勢地區客家山歌之研究
8.
高雄市「客家歌謠班」之現況、發展與文化傳承
9.
客家布袋戲與客家文化傳承:以「戲偶子劇團」為例
10.
台灣客家山歌的認知隱喻探析
11.
文化展示與客家論述:以苗栗客家文化園區為例
12.
泰國客家女性與客家文化推動之研究: 以泰國客家之音啟芳論壇為例
13.
客家飲食文化與客家意象對客家美食購買意願之研究
14.
台灣客家山歌的運用分析研究
15.
客家山歌歌詞研究-以數字為句首的山歌為例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