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國順、何石松、劉醇鑫,客語發音學,五南,台北市,民國九十一年。
﹝2﹞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客家語言能力認證基本詞彙─初級〈四縣版〉,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台北市,民國九十五年。
﹝3﹞何大安,聲韻學中的觀念和方法,二版,大安出版社,台北市,民國八十五年。
﹝4﹞靳洪剛,語言發展心理學,五南,台北市,民國八十三年。
﹝5﹞古國順等編著,台灣客語概論,五南,台北市,民國九十四年。
﹝6﹞羅肇錦,台灣的客家話,臺原出版社,台北市,民國七十九年。
﹝7﹞羅肇錦,語言與文化,國文天地雜誌社,台北市,民國七十九年。
﹝8﹞教育部國民教育司,幼稚園課程標準,正中書局,台北市,民國七十六年。
﹝9﹞教育部,國民小學課程標準,教育部編印,台北市,民國八十二年。
﹝10﹞曾世杰,聲韻覺識、唸名速度與中文閱讀障礙,心理出版社,台北市,民
國九十三年。
﹝11﹞楊國樞,兒童發展,桂冠圖書,台北市,民國七十九年。
﹝12﹞李連珠,全語言幼稚園-教學之理論與實務,光佑,台北縣,民國八十六
年。
﹝13﹞Steven Pinker著,語言本能,洪蘭譯,商周出版,台北市,民國九十五
年。
﹝14﹞Ken Goodman著,全語言的「全」,全在哪裡?,李連珠譯,信誼,台北
市,民國八十七年。
﹝15﹞Kathleen Graves著,語言課程設計與理論,陳丁琪、黃瀅娟 譯,湯姆生,
台北市,民國九十五年。
﹝16﹞蔡清田,課程發展行動研究,五南,台北市,民國九十三年。
﹝17﹞陳淑琴,幼兒語文教材教法,光佑,台北縣,民國八十九年。
﹝18﹞賴惠美,「幼稚園適用的注音符號教學法」,幼教資訊雜誌,第217期,48~53頁,2008。
﹝19﹞曾世杰、王素卿,「音素覺識在中文閱讀習得歷程中的角色:個案研究」,
台東大學教育學報,第14期,1~28頁,2003。
﹝20﹞蘇姿云,「童謠教學對幼兒聲韻覺識影響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民國93年。
﹝21﹞林惠美,「幼兒客家語音韻覺識訓練課程發展、實施與評估之研究」,國
立新竹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民國97年。
﹝22﹞陳怡安,「讀寫分享教學對提昇幼兒中文音韻覺識成效之研究」,台南女
子技術學院,碩士論文,民國94年。
﹝23﹞江政如,「聲韻覺識與中文認字能力的相關性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
碩士論文,民國88年。
﹝24﹞方金雅,「多向度詞彙評量與教學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民國90年。
﹝25﹞林明寬,「「注音符號」的腦側化與中文字詞閱讀的關係」,輔仁大學,
碩士論文,民國83年。
﹝26﹞詹益智,「母語音韻覺識在英文拼字與讀字上所扮演的角色」,國立政治
大學,碩士論文,民國93年。
﹝27﹞郭力寧,「押韻字對台灣學童學習英語新字的影響」,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碩士論文,民國96年。
﹝28﹞蘇宗文,「英語語音覺知能力訓練對英語低成就者字彙閱讀表現之探討」,
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民國92年。
﹝29﹞劉于綺,「幼稚園客語教學實施情形與其困境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
碩士論文,民國97年。
﹝30﹞王素卿,「中文閱讀習得歷程中聲韻覺識角色之探究」,國立台東師範學
院,碩士論文,民國90年。
﹝31﹞新竹市學前教育網:http://www.kids.hc.edu.tw/index.asp
﹝32﹞行政院客委會網站:http://www.hakka.gov.tw
﹝33﹞星洲日報:http://www.sinchew.com.my/node/63254
﹝34﹞教育部網站:http://pub.mlc.edu.tw/files/003171/e.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