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hony Reid著;孫來臣、李塔娜、吳小安譯,2010,《東南亞的貿易時代:1450-1680年(第二卷:擴張與危機)》。北京:商務印書館。
Giles Milton著;王國璋譯,2001,《荳蔻的故事─香料如何改變世界歷史?》。台北:究竟出版社。
Ivan Light, Steven J. Gold, 2000, Ethnic Economies. California: Academic Press.
Lynne G. Zucker, 1986, ”Production of Trust: Institutional Sources of Economic Structure, 1840-1920.”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8:53-111.
Lucien Guyot著;劉燈譯,2006,《香辛料的歷史》。台北:玉山社。
Nicholas Tarling編;王士祿、李晨陽、胡華生、朱振明等譯,2003,《劍橋東南亞史》。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Partha Dasgupta, 1988, “Trust as a Commodity.” Pp.49-72 in Trust: Making and Breaking Cooperative Relations, edited by Diego Gambetta. Oxford: Basil Blackwell.
Pierre Bourdieu, 2005, “Principles of an Econamic Anthropology.” Pp.75-89 in The Handbook of Economic Sociology, edited by Neil J. Smelser and Richard Swedberg.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Philip A. Kuhn, 2008, Chinese among others : emigration in modern times. Lanham :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Uwe Flick著;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譯,2007,《質性研究導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井出季和太,1941,《南洋と華僑》。東京:三省堂。
中島宗一編,1991,《南洋叢書第三巻:英領マレー》。東京:慶應書房。
田中恭子,2002,《国家と移民―東南アジア華人世界の変容》。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会。
島田正郎,1963,《アジア歴史と法》。東京:啟文社。
唐松章,1999,《マレーシア‧シンガポール華人史概説》。東京:鳳書房。
綾部恒雄、永積昭編,1983,《もっと知りマレーシア》。
王賡武著;張奕善譯,2002,《南洋華人簡史》。台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朱燕華、張維安編著,2001,《經濟與社會:兩岸三地社會文化的分析》。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李國梁,2002,〈近年來華僑華人經濟問題研究的進展和思考〉。《暨南學報》,24(1):1-8。
李恩涵,2003,《東南亞華人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林瑜蔚,2007,《新加坡當舖業與客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徐正光主編,2000,《歷史與社會經濟: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張禮千、姚枏,1943,《檳榔嶼志略》。上海:商務印刷館。
張奕善,1994,《東南亞史研究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張維安,2000,〈台灣客家族群的社會與經濟分析〉。收錄於徐正光主編,2000,《歷史與社會經濟: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頁179-207。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張少寬,2003,《檳榔嶼華人史話續編》。馬來西亞:南洋田野研究室。
張翰璧、張維安,2010,〈馬來西亞浮羅山背(Balik Pulau)的客家族群分析〉。收錄於黃賢強編,2010,《第三屆族群、歷史與文化亞洲聯合論壇——華人族群關係區域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
張紹勳,2004,《研究方法:精華本》。台中:滄海書局。
陳志明,1990,〈華裔和族群關係的研究─從若干族群關係的經濟理論談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1-26。曾嬿芬,2001a,〈族群與經濟〉。收錄於朱燕華、張維安編著,2001,《經濟與社會:兩岸三地社會文化的分析》,頁157-167。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曾嬿芬,2001b,〈族群資源與社會資本:洛杉磯華人創業過程的研究〉。收錄於張維安編,2001,《台灣的企業組織結構與競爭力》,頁263-295。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葉祥松,2001,〈略論東南亞華人經濟〉。《當代亞太》8:51-56。
游茗鈞、陳麗玉,2010,〈豆蔻芬芳引客來─推廣精緻農業提高價值〉。光華日報,第十二版,8月5日。
劉文榮,1988,《馬來西亞華人經濟地位之演變》。台北:世華經濟出版社。
蕭靜淑,2003,《砂拉越興化族群行業發展史之研究(1912-1990)》。台北: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顏清煌,2005,〈一百年來馬來一閜的華人商業(1904-2004)〉。收錄於顏清煌著,2005,《海外華人的社會變革與商業成長》。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韓方明,2002,《華人與馬來西亞現代化進程》。北京:商務印書館。
檳州中華總商會編,1978,《檳州中華總商會鑽禧紀念特刊》。檳城:檳州中華總商會。
龔宜君,1997,〈東南亞華人經濟成就與跨國商業網絡初探〉。《中研院東南亞區域研究計劃東南亞研究論文系列》第六號。
大英百科全書線上閱讀版本:http://www.britannica.com/
香港天文台:http://www.hko.gov.hk/contentc.htm
浮羅山背地裡:http://seekiancheah.blogspot.com/2009/05/blog-post_5367.html
馬來西亞觀光局:http://www.promotemalaysia.com.tw/default.aspx
馬來西亞統計局:http://www.statistics.gov.my/portal/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frontpage&Itemid=1&lan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