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之根本思想兼愛。孟子曰:「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可以為 証。非攻則從兼愛衍出者,亦節其消極方面之理論。若「節用」、「節葬」,亦出 於兼愛,蓋墨子言愛則必與利相連而言也。 本論文第一章言墨子之生平及墨子書各篇作者之探究。其中有關墨子之姓名, 歷來眾說紛紜,以為墨子非性墨。故略述姓氏之演變,且舉孔子弟于姓氏來源,浮 遊性甚大,以論証墨子以師之姓為姓,故其姓墨名翟,殆無可疑矣! 第二章兼愛通論。兼愛之理論有二十其一深植放入性之仁,而較重理智之層面 ,依之判斷事物,親愛人類。其二超越人間之理論根據--天志。天志之思想來源 。可追溯至書詩中有關天帝愛民之記載,此即墨子天志之所出也。進而剖析儒墨義 利之辨及兼愛、仁愛。始知儒墨之相非,皆因義理之混淆也,故仁愛、兼愛其歸於 一也。 第三章論墨子主非攻又許誅非矛盾也。墨子言誅,郎「有義伐不義」。此與孔 孟所言亦相雷同也。 第四章墨子之政治理想,為欲建一兼愛社會,此一理想社會以尚同為組織法, 任用賢人治之。且墨子主天子為民選,此先秦其他思想家,未嘗言及者。進而從政 治、社會、經濟三方面此較兼愛社會與大同社會,始信儒墨二家所言並無二致也。 今者天下戰國也,各國若能秉兼愛思想,愛利其民,則可登人類於康衢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