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丑歲暮湘東長沙馬王堆第三號漢墓出土,隨之發得一批殉葬簡帛,於隸書本 老子前抄有四篇佚書,篇末題款分別為經法、十大經(註一)、稱、道原。未幾, 唐立庵氏就此撰文,名曰「『黃帝四經』初探」(以下簡稱「初探」),茲將該文 重要論點綜述如下: 一、四篇佚書系一書全貌,而是書印漢書藝文志諸子略道家類著錄之黃帝四經 。 二、是書思想體係完整,立論主刑名,外數以玄虛,所謂陽道陰法是也。 三、是書著成時代上限或早至西元前四世紀,至遲不得過秦一統天下。 隨即唐氏復撰文,名曰「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的研究─兼論其與漢初儒 法鬥爭的關係」(以下簡稱「再探」),重申彼說,惟更明言: 一、本書作者或為鄭、韓之隱者。 二、本書著成時代上限不過楊朱,下限不得逾申不害,即戰國初中葉之交,西 元前四百年前後。(註二)。 三、本書為黃老學派之代表作,而黃老學派乃自老子學派發展出之新型法家。 余伏讀良久,心有未安,擬就唐氏所言及諸點為之考辨。然此中實有數難:世 未有不識書所云為何而論書者,然本書湮沒數千載,年前方出土,既無各種版本、 他書引文可相校補,復無古注疏足資曉義,臨文一無傍依,凡誤脫倒衍,辟奧窒礙 之處,率待自解自校,此一難也。非通諸子,無以明一子,現存諸子雖歷經清人以 降墾治,然所獲特在考據訓詁,訓詁明,義理未必即明;膚廓漸朗,義蘊尚多潛滯 ,而近代綜述諸子哲學能自成系統之作尚勘,梯藉實乏,此二難也。通經論子皆不 得不及史,所謂讀其書當知人論世矣二況本文涉及時代考訂?然諸子史料多付闕如 ,如史記,有關墨子生平不過二十四字;老子傳記多倘幌不明,屢用或曰疑似之辭 ,至若本書作者,背景,殆全不可知,此三難也。惟章學誠以為士子為學宜自闢蹊 徑,不貴趨蹈流習,余素服膺斯言,故三難當前,仍不揣鄙陋,奮筆自厲。其間論 點雖自知多有可議,要亦一家之言,冀海內外大雅不吝誨政,是所感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