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美國猶太小說家瑪拉末於修補匠中,闡述人類生存之價值在乎彼此間 的「愛」。他藉一個猶太修補匠的遭遇與其心路歷程,說明每個人生命中之禁錮與 突破取決於對人類之深切關懷。禁錮於自我,生命於是毫無意義;而肯定本身存在 的歷史價值,肩負起人之所以為人的責任,即能突破自我禁錮而與天地同存。 修補匠中主角雅克夫厭惡他所秉承之傳統與宗教,而揚棄家鄉的一切,到基輔 找尋新生,卻身陷囹圄。在有限的空間,雅克夫局限自我,卻浪漫地憧憬著將來 。他自一個有限跳至另一有限,飽嘗苦難。終於,在基輔牢獄中頓悟生存價值,突 破自我禁錮。 此篇主題在於表明修補匠雅克夫之心路歷程,從而說明雅克夫心靈的回歸,自 我價值的肯定,自我禁錮的突破,而與其源流再度溶合,印證了禪之三境界─看山 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