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68.16) 您好!臺灣時間:2023/04/02 02:1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蘇淑芬
研究生(外文):Su, Shu-Fen
論文名稱:鏡花緣研究
指導教授:臺靜農臺靜農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Tai, Jing-No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78
畢業學年度:65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中國文學文學
外文關鍵詞:CHINESE-LITERATURELITERATUR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2
  • 點閱點閱:108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我國文學,歷世以儒家思想為主幹,抒情詞曲視之為小道,描寫社會之小說
更為輕視,所謂「致遠恐泥,是以君子弗為,然弗滅也。」雖不能滅,亦不過供
茶餘飯後之談資而已。亦有高才卓識如李卓吾、袁中郎等,不受傳統思想拘束,
視小說不特有文學價值,且以為小說在民間所發揮之教化力量,遠過於四書五經
,然一般文人猶未能具此觀念。
清世尚樸學,重經典考據似不宜小說之發展,然小說如上苑瓊葩,保有其燦
然清新的生命,無論形式上,藝術上都達到成熟之境,為清代文壇增進不少光彩
。然致力於研究小說者頗少,猶不免以小道視之。
近世文學觀念進步,小說為文學之一種體製,學者從事於此道研究者亦多。
然大都著重於水滸傳、紅樓夢、聊齋誌異等鉅著。
鏡花緣一書,其藝術價值,或以為遜於水滸、紅樓夢等書,有被冷落之感。
然李汝珍生於清乾隆時,博聞多才、經史文學,無所不通,不特精於音韻,且精
於方術加藥物等。故其作品所涵至廣,致有龐雜之譏,然不無研究之價值。今試
作鏡花緣之整體探討與研究。
第一章:李氏之生平與博學,兼及著作。按季氏僅官中州六年,無顯赫仕蹟
可考,故正史無傳,海州文獻錄,海州直隸縣志,僅載其兄汝璜之事,且所載甚
簡,加以詩文散佚,故生平事蹟湮沒。至胡適先生「鏡花緣引論」、孫佳訊先生
「鏡花緣補考」二篇專文,對李氏事蹟頗有所考,本章所言,即據此二篇,另證
日人太田辰夫「鏡花緣考」爬梳整理而成。
第二章:李氏的時代背景。李氏身經乾隆、嘉慶、道光三朝,是清代由極盛
漸漸衰弱,以至西方勢力侵入,對作者思想影響頗鉅。
第三章:李氏的寫作動機。為科舉失意,對社會陋習的不滿,及勸世萬善而
作。
第四章:李氏受儒道釋思想影響。李氏思想植根於儒家的忠孝,道家的成仙
,釋的因果論、善惡說,為三家合流的思想。
第五章:用寓言式諷刺的創作精神,作者豐富的想像力,將古籍記載的國家
,注入新鮮的血液,賦予諷刺社會陋習的意義。
第六章:鏡花緣所提出的各項問題,李氏敢於發人所未發,言人所不敢言,
斥責纏足,提倡女子教育等婦女問題,及批評中國社會陋習,一片赤誠,自為卓
識。
第七章:李氏所受西洋文明的影響,當時土大夫一味的排斥西洋文明,與李
氏大膽接受其精華,成一大對比。李氏尚且加以想像,表現在小說中,實富科學
性與突破性。
第八章:鏡花緣的評價。鏡花緣雖沒有紅樓夢般,有引人入勝的浪漫故事,
或纏綿悱惻的男女愛情,完整的巧妙佈局,但鏡花緣有其不可抹煞的優點,如(
一)豐富的想像力,(二)反對科舉,(三)提出理想的社會,如關心婦女問題
,他的見解是促進社會改進的原動力。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