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核熱權力的出現,為了避免增大毀滅的危險性,企圖進行全面戰爭的意志也就毫無疑問的相對減低。在自由世界與共產集團相互對抗中,如果意圖採取嚇阻的方式來屈服敵人的意志,最多祇能使敵人不能達到其目的而已;並不能使自己完成積極的目的。就是換以談判,低盪等方式,最多也不過是獲得一種緊張情勢的緩和,決不能因此而解決共產集團對自由世界最終赤化的要求,而獲得安全的保障。所以為了對付共產集團長期鬥爭的策略;就必需有一個完善的戰略思想作為指導:使其能夠合於國家利益及國家目標,來策定戰略及行動路線。總統蔣公的間接路線戰略思想,提供了具體而有價值的概念,研討此項思想,目的即在尋求一套完整而又可以運作的戰略思想,來作為策定國家戰略的思考基礎;進而成為中國當前反攻復國戰爭的指導。 本論文共計七章十九節,約十七萬餘字。內容如下: 第一章:緒論。是在說明間接路線戰略的基本概念及其與直接路線戰略的分野,並敘述寫作本論文的動機和在研究過程中所遭遇的各項問題,以為進入正文以前對此一論題的基本認識。 第二章:分析總統 蔣公間接路線戰略的意義、特性、基礎、目的與手段,從其本質及現象描述出清晰的論廓。 第三章:敘述總統 蔣公間接路線戰略的指導概念,方針、原則,並對於戰略計劃的作為程序,動員準備的內容與方法作具體的說明。 第四章:說明總統 蔣公間接路線戰略的主要行動,乃是透過戰略性的思考,再加上戰略性的計劃作為,然後採取的行動。本章歸納出間接路線戰略在策定時所應有的原則思考。 第五章:根據總統 蔣公所提出的間接路線戰略指導要領,加以闡釋,以尋求使敵人不戰而屈居劣勢的行動準則,並規劃鬥爭的一切形式,以求取得戰略行動的成功。 第六章:探求總統 蔣公間接路線戰略的應用,分別解說作為戰略手段的政治作戰、黨政軍聯合作戰、戰地政務實施的內容,以明間接路線戰略行動上的運作。 第七章:結論。歸結筆者研究此一論文的心得,說明間接路線戰略體用上的意義:作為反共鬥爭的利器,當可獲得克敵制勝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