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效能液相屬析法對1979年四月至同年十一月來高雄醫學院神經精神科求診之癲 病人選擇其中接受Diphenylhydantoin(OPH)及Phenobarbital(PB) 合併療法 之病患85例從事DPH 和PB血中濃度之定量研究。 在特殊層析條件下(Chromatographic Conditions),層析結果顯示PB、DPH 及其 內部標準Propylparaben(PP) 之阻延時間(Retention Time)分別是3.5、5、 7.5 分鐘,而全部曾析時間一次可在8 分鐘內完成,甚為迅速。 全部85例病人之PB血中濃度平均值為22.3±8.4μg/ml(5.1-47.6μg/ml )DPH 血中濃度平均值為4.9±1.5μg/ml(1.6-21.6μg/ml)。 本研究癲 病病人發作之控制,可能只依賴PB之有效濃度者佔多,因DPH 之血中濃 度平均值比一般認為有效的濃度10-20μg/ml 為低。此可能研究所給與之DPH 劑量尚不足以完全控制其發作,而DPH 要達到有效濃度所需之劑量,個人差異大、 小量時不易達到有效濃度。但己達到代謝飽和狀態時,即少許增加劑量就會引起血 中濃度大幅度之增加,因此本研究病人所用的DPH 量可能大多還未達到有效濃度。 PB之代謝率與血中濃度成正比,故劑量足夠時,易達到有效濃度。 在本研究中女性病人之PB和DPH 血中濃度均比男性為高(P<0.05) 。罹病超過3 年與否,其DPH 血中濃度並無有意義之差別(P>0.05) ,但罹病超過3 年之患者 其PB之血中濃度較高(P<0.05) 症候性癲 無論是DPH 或PB其血中濃度都比原發 性癲 病為高。(P<0.05)。 在本研究之條件下,癲 控制之良寙取決於PB而非 DPH 之血中濃度,不同之發作型態,其PB之血中濃度並無差別(P>0.05) 但部份 性發作比原發性發作之DPH 血中濃度值為高。 #2811865 #28118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