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92.114) 您好!臺灣時間:2023/03/31 12:3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古宏海
研究生(外文):Gu, Hong-Hai
論文名稱:17B-Ureide類固醇對蝌蚪性腺發育的影響
指導教授:許識雲
指導教授(外文):Xu, Zhi-Yu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防醫學院
系所名稱:生物形態學研究所
學門:生命科學學門
學類:生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69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類固醇蝌蚪性腺不孕性腺抑制劑內分泌生物形態學
外文關鍵詞:17B-UREIDEBIOMORPHIC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1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根據性類固醇誘導性腺分化的理論, 雌性素及雄性素是分別誘導卵巢及睾丸發育的因
子。本實驗的目的在以17B-Ureide類固醇處理變態期的牛蛙蚪,驗證Hsu 及Wang(198
0)所得不孕性腺的結果是否可以再次獲得?以及探討不孕性腺的形成過程:進一步為
該理論提供更有力的證據。
本實驗分兩部分進行,第一個實驗是采用變態TK Ⅴ-Ⅵ期牛蛙雌、雄科蚪,經17B-
ureide類固醇作為期二個月共十二次的腹腔注射,於停止給藥、飼養三個月及五個月
後犧牲。其卵母細胞遭到破環;多卵巢逐漸退化,轉成中間性腺,其中部份轉成睾丸
,造成正常卵巢所佔比率低(18.9%)。而對照組正常卵巢總數與即將形成或已形成之
睾丸總數的比率正常(1:1)。
第二個實驗是取變態TK XI-XII 期牛蛙雌科蚪,以同樣抑制劑每三天注射一次,經一
個月或兩個月後,卵母細胞有明顯的損環而退化,有的卵巢出現結締組織,不孕性腺
已在形成中,中間性腺及睾丸則無。對照組科蚪卵巢全部正常。
故本實驗結果與Hsu 及Wamg的實驗結果大致上相符,支持性類固醇誘導性腺分化的學
說。此外,以雌科蚪作實驗對象時,得有卵巢退化,以及不孕性腺的形成。不過,科
蚪性腺受該抑制劑作用後,其內分泌功能如何,則有待進一步的探討。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