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改善洋菇菌種之品質並延長其保存期限,將菌種脫濕使水分活性下降誠屬必須。 菌種之生長特性深受水分活性所影響,特別是ATP 、呼吸、生長速率及灰分含量。 本實驗即以此來探討菌種於貯藏期間之生長活力變化之情形。 從最大保水力及脫濕曲線來看,麥粒具較高之保水能力;顆粒則脫濕易,速度也快 。 洋菇(Agaricus bisporus) 品系547,F,111 及高溫菇(Agaricus bitorquis)品 系G;經一個月的培養,然後置於22℃,相對濕度60∼70﹪,貯藏五個月。菌種之 總重量漸減,但水分活性高達0.98以上。以水分含量而言,麥粒菌種逐月增加,範 圍由13﹪(111)至64﹪(547);顆粒菌種卻逐漸下降,範圍由6﹪(111)至15﹪(547) ,此水分之來源可推論係由於菌體量的增加,呼吸旺盛及生長強勢所產生之代謝水 所致。此亦與灰分百分比的增加相關,表示基質中有機成分為增殖的菌體所消耗。 菌落生長速率及過氧化酵素活性以年輕菌種較高,呼吸速率及細胞ATB 含量,洋菇 品系 F及111 者以貯藏第二個月為最高,而品系547 及高溫菇品系G,則繼續升 高至第五個月,表示有較強的生長趨勢。故以洋菇菌種之三品系而言,其生長活力 的高低次序為547 ,次為 F,再次為111 ,高溫菇品系G則與547 較近似。另由 實驗顯示顆粒菌種之菌體量比麥粒菌種為少。 以七種控制水分活性的鹽類,範圍為0.33至0.98Aw,將菌種脫濕達90天。結果顯示 較適合洋菇生長之水分活性約在0.96左右。 另之脫濕法,乃以無菌空氣將菌種風乾,其結果水分活性由0.98降至0.83,但呼吸 速率及細胞ATP 含量則顯著降低,表示此種處理會減低菌種生長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