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永明延壽的生平時代與道蹟 第一節 永明延壽禪師史傳 第二節 永明之時代與佛教界 第三節 永明之行狀與道蹟 第二章 永明之宗教觀 第一節 緣起 第二節 永明宗教論 第三節 永明之明宗與釋教 第四節 永明禪教一致說 第五節 永明禪淨一致說 第三章 永明教義 第一節 知識論之建立 第二節 本乎因明比量 第三節 本乎法性法相 第四章 根識境三和「識相」與識根之探討 第一節 六根識性─異熟與長養 第二節 唯根獨勝與有法十如 第三節 識根之不決定義 第四節 識根性之常知與妄意 第五章 識性之反省 第一節 心、識、智、智 第二節 識性作用─識力與持業 第三節 五蘊功能即識性 第四節 真唯識性與妄識 第六章 一念生「根識五蘊」 第一節 色蘊與識變 第二節 受蘊與情攝 第三節 相蘊與想像、解像 第四節 行蘊與造作 第五節 識蘊與了別 第七章 真唯識性與唯識真知 第一節 唯識真性 第二節 萬法唯識 第三節 憶持識、初識、亂識 第四節 唯識觀與如理思惟 第五節 真唯識量 第六節 真知與如實智 第八章 根識對「境」之考察 第一節 境界之意義 第二節 根識緣境 第三節 意根緣法境 第四節 外境虛妄 第五節 境從識生 第六節 心境不二即溝界智境 第七節 境處即身受念處 第八節 境界即法界性境 第九節 智境一如 第十節 心境之「有無」義 第九章 所緣境與因緣行相 第一節 因緣行相 第二節 因緣與因緣依 第三節 十二因緣 第十章 所緣境與等無間緣 第一節 心心所之等無間緣 第二節 等無間緣依 第三節 等無間滅即力用 第四節 念 第五節 念念相續 第六節 無念 第七節 一念 第十一章 有法(法界)與所緣緣 第一節 所緣緣之法理、常義 第二節 若有法者 第三節 有法是帶己相心 第四節 相應內所慮託 第五節 親疏所緣緣 第六節 所緣緣即法界 第七節 所緣緣與第八識 第八節 所緣緣與第七識 第九節 所緣緣與第六識 第十二章 力用與增上緣 第一節 增上緣即力用 第二節 增上緣依 第三節 緣起力 第四節 心力慧光之增上緣 第十三章 因果與緣起 第一節 總持因緣 第二節 六、十、五果 第三節 因果與法界 第四節 因果與緣起 結論 參考書目 目錄 中文摘要 口試合格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