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許多重要史事的確立及演變,往往受到當代傑出人物睿智之啟發與影響。要瞭 解明初政治權力結構層之轉變關鍵,則需留意當時的「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 )。 明代自太祖罷相後,過渡時期雖會設四輔官,尋因功能效益不彰而廢棄。遂設殿閣大 學士以為補救,然皆僅備顧問而已。至成祖時代的內閣,地位亦僅止於此,自後歷經 仁,宣、英宗三朝,內閣地位、職權提升,成為實權之掌握者,此乃三楊相繼入閣, 在閣內卓越之表現,獲歷朝皇帝寵任所致。在英宗正統初期,內閣權勢雖然高漲,卻 為明代宦禍養成之始,斷喪明代元氣甚鉅。歸結其因,三楊之姑息養奸,以及太祖廢 相後,不健全之制度使然。 三楊於明初政治既具有舉足輕重之地位,本文乃試圖以三楊的事跡為經,所歷朝代為 繹,探討三人事全文計分六章,其要點如後: 第一章緒論。指出明初政治之重點所在,及三楊與明初政治之關係,並闡明本文研究 之動機、範圍、方法。 第二章三楊的傳略與品騭。探討三楊之家世、生平事略、學識才智,及人格特質,以 明三楊宦途起伏之根本原因。 第三章三楊與明初之內閣。明初內閣地位、職權之提升與轉變,乃由三楊輔政始,在 閣同心輔政,造成仁,宣及英宗初年的升平。本章之探討除先詳內閣形成、轉變之情 況外,並以三楊在閣時期之政治表現,促使內閣地位逐漸加重為重點。內閣制度結構 層之轉換,直接的就造成六部權力的蛻變,所以從三楊在閣時期所擁有的權限,及其 實質表現,可對明初政權之轉移,尋出一條脈絡來。 第四章三楊與四朝皇帝。三楊久任朝廷,固然由於當時政治清明,同時也因深獲當時 皇帝之寵任所致。本章旨在探討三楊與四朝皇帝之關係,及如何取得皇帝的信任與重 用,而為舉足輕重之角色。然三人寵遇有殊,此則端視其個人才能之表現、時代之需 要,以及皇帝之好惡,而互有起伏。 第五章三楊與宦官權勢的消長。英宗以幼衝即位,太皇太后委政三楊,然此時,卻隱 藏宦官擅權之危機。論者或以三楊下世,振始弄權,而謂若三人在,當不及此;或以 為三人依違中旨,內閣失柄,而釀成宦禍。本章即針對此探討三楊對王振之弄權,是 否負有姑息養奸之責,抑或在當時的客觀情勢下,已有莫可如何之定局。 第六章結論。總結各章所揭櫫之大要,並予三楊功業之得失,並予以一客觀之評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