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2) 您好!臺灣時間:2025/03/16 15:2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蕭世璋
研究生(外文):XIAO, SHI-ZHANG
論文名稱:少年暴力犯與一般少年心理特質之比較分析
指導教授:盧欽銘盧欽銘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U, GIN-MI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央警察大學
系所名稱:警政研究所
學門:軍警國防安全學門
學類:警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82
畢業學年度:7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0
中文關鍵詞:少年暴力犯一般少年心理特質平均數標準差年齡警政法庭學
外文關鍵詞:POLICE-ADMINISTRATIONFORENSIC-SCIENC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4
  • 點閱點閱:40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乃為比較少年暴力犯與一般少年在自我概念、人格適應上的差異,及探討年齡高低對少年暴力犯心理特質的優劣情形是否有顯著影響,並冀望藉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為促使家庭、學校、司法機關、社會大眾等各界人士重視對青少年良好心理特質的培養,做好犯罪預防及治療工作,裨益日後能減輕少年罪行的嚴重問題。本研究之對象包括少年暴力犯組(新竹少年監獄,九三名;桃園少年輔育院,三四名;台北少年觀護院,八名)與一組少年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設高中,九六名;台北市立雙園國中,三六名,弘道國中,四六名)二組,其教育程度均為受國中教育以上者。研究工具為林邦傑氏編製之﹁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及朾永河氏編製之﹁柯氏性格量表﹂,所有受試者均採團體施測方式蒐集各樣本組自我概念及人格適應的心理特質資料。
各樣本組測驗卷經評分後,算出各組的平均數與標準差,再以組別與年齡為自變項進行變異數分析。結果發現:(一)就自我概念而言,除自我批評外,其餘各項自我分數的比較結果為少年暴力犯比一般少年低劣,低齡受試者比高齡受試者差。(二)就人格適應而言,少年暴力犯除性壓抑量尺外,其各項量尺分數的表現均呈現比一般少年有較不良人格適應;在信心量尺和自我強度量尺上,低齡受試者比高齡受試者差,其餘各量尺上,高低齡組間之差異則不明顯。縱觀本研究結果,約有七五%的研究假設可獲得支持。
本研究內容包含五章:第一章緒論,第二章理論基礎與文獻探討,第三章方法與步驟,第四章結果之分析與討論,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由於受到研究對象、研究範圍和變項控制等因素的限制,故研究結果與發現可適用於推論者,為類似於新竹少年監獄、桃園少年輔育院及台北少年觀護所等處之少年暴力犯的自我概念和人格適應二項心理特質。
封面
口試委員
謝誌
論文摘要(中)
論文摘要(日)
論文摘要(西)
目次
圖表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名詞詮釋
第三節 研究假設
第二章 理論基礎與文獻探討
第一節 有關暴力與暴力犯罪的理論
第二節 自我概念對犯罪行為的影響
第三節 人格適應對犯罪行為的影響
第三章 方法與步驟
第一節 研究範圍
第二節 研究對象
第三節 研究工具
第四節 實施程序與資料整理
第四章 結果之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各樣本組自我概念之比較分析
第二節 各樣本組人格適應之比較分析
第三節 討論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第二節 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刑罰邊際效用之運作
口試委員建議
論文全文-1
論文全文-2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