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1) 您好!臺灣時間:2025/03/16 12:3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徐繼達
研究生(外文):Xu, Ji-Da
論文名稱:台灣農工部門技術進步之研究
指導教授:陳希煌陳希煌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 Xi-Hu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經濟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經濟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71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台灣農工部門流量存量勞動節約型資本節約型商業經濟
外文關鍵詞:FLOWSTOCK1951-1970BUSINESSECONOMIC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16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文主要矼究目的乃是(1)探討技術變動理論重點。(2)運用實證模型分析台灣
農工業技術進步之項獻效率。(3)評估我國經濟成長與發展、產業結構演變及未來
努力的方向。
以往已有許多國內學者從事研究,但仍有幾點不足之處,(1)多偏重外生技術進步
探討,缺乏對內生技術的分析。(2)對資本、勞動投入處理均採流量(Flow)方式
,未運用存量(Stock )及工時資料,且實證時間數列較短。(3)多偏於農工單一
部門研究,未能將兩者配合加以比較分析。鑒於此乃延長時間計30年(民國40年
∼69年),進行實證評估及測試。本文以外生技術變動三類模型(Solow 、Denisi
on、David ),及內生技術變動二類模型(Arrow 、Kaldor),採用D-C、C.E
.S.兩種生產函數進行實證研究,就外生技術變動而言,台灣農業部門大致是勞動
節約型,但工業部門屬於資本節約型,而後者每佃平均技術進步率大約是前者四倍,
可是早期農業資本與勞動替代彈性較工業為佳,近年來則以工業較好,顯示台灣經濟
重心的移轉。以內生技術變動而言,發現農業部門並無顯著成效,而工業技術水準卻
因此提昇。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