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鴉片戰爭以後,國勢一落千丈。中外學者在論及經濟發展遲緩原因時,大都認 為「文化障礙」及「政府的因循不振」實為兩大主因。行政學者如高斯(John Gaus )、雷格斯(Fred Riggs)及邁爾(R.S.Milne )等人皆強調二者交光互影的影響。例如,邁爾認為開發中國家有效行政的主要障礙 是文化。」然筆者認為所謂「過去」、「現在」、「未來」不過是時間上的轉瞬,一 種分類方式而已,事實上是無法分割的。何況文化傳統是個複雜的整體,是阻力抑助 力,操之在「人」。如學者所言,開發中國家行政體系若非社會的全部,亦佔了大部 分。因此行政體系除受到文化的影響外,亦因肩負塑造文化環境及實體環境的責任。 誠如大學所云:「湯之盤銘曰:『苟日新,又日新』。康誥:『作新民。』詩曰:『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是故,如何在舊有的基礎上,因應環境變化,從事新的變革 ,此即筆者探討「行政適 」 。本文分為五章,各章節要點如下: 第一章「緒論」:敘述經濟發展、行政改革、行政發展、發展行政及行政適應等相關 概念。並說明研究動機、研究範圍、架構、方法及其限制。 第二章:探討「影響經濟發展的因素」。分別敘述傳統文化及實體環境的變遷,對我 國行政適應的影響。 第三章:探討「經濟行政體系結構的適應」,分為決策機關設計機關及執行機關三個 方面探述,藉以瞭解行政體系寺經濟發展在結構上所作的適應情況。 第四章:探討「經濟行政體系功能的適應」,分為指導性功能、輔助性功能以及管制 功能三部分探述,藉以瞭解行政體系對經濟發展在功能上所作的適應情況。 第五章:「結論」。論述未來經濟發展的行政適應問題與展望,並試擬一行政適應模 型,藉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