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砂埧、蝕溝控制、跌水等水工構造物,水流多係經由溢流堰口或上游渠床往下傾洩 成自由跌流(投潭水),以高動能沖擊下游溪(渠)床,造成嚴重之局部沖刷而危及 構造物安全。通常處理此問題是在構造物下游建造靜水池與護坦,輔以副埧或尾檻等 設施,以使產生水躍消能。採用卵石護坦代替混凝土靜水池,過去曾用於公路排水溝 渠之跌水工或涵管下游,頗具成效,但在較大落差之水工構造物尚甚少採用。 本研究目的在依據水力學原理,進行水工模型試驗,觀察研析投潭水對構造物下游卵 石渠床之沖淤現象,相關位置及消能效果,並建立一卵石護坦之設計準則,藉供有關 參考應用。其優點為:可就地取材,毋需技術性工人,施工簡便,節省工程費。 本研究獲致以下之結論及建議: 一、達到動態平衡時,卵石渠床沖淤剖面幾何形狀之無因次量ys /Hd 、ym /H d 、Lb /Hd 、Ls /Hd 、Li /Hd 、Lm /Hd 及Le /Hd 等均可用無因 次參數Nd (q/gHd )及相對粒徑G(D/Hd )來推估,並建立圖解及數 學模式,即 (1)ys /Hd =0.276 ND . G . (2)ym /Hd =0.383 ND . G . (3)Lb /Hd =4.345 ND .G . (4)Ls /Hd =3.420 ND . G . (5)Li /Hd =4.159 ND . G . (6)Lm /Hd =4.786 ND . G . (7)Le /Hd =4.720 ND . G . 二、建議之卵護坦採舖石深度Y 為最大刷深y 之1.5倍;舖石底長X 為最大刷深距 離L 與沖淤反曲點距離L 之半;卵石面長度X 為舖石底長X 加2.25倍最大刷深。 三、本研究試驗僅限於二維性清水流動,故對堰口兩側之三維性水流效應,宜配合垂 直翼牆消除之。 四、若卵石護坦下之基礎土質為細沙或沈泥等物質,為防止沙土自護坦縫隙內洗出, 開挖之基地上宜舖設一層濾石層。 五、實地情況之流動為含滓水或土石流,故土石流之撞擊效應為進一步研究工作之一 。 六、本研究試驗收據雖僅為防砂埧之一種溢流洩水類型,及一種形狀之卵石,但同樣 原理當可應用於其他型式之構造物,例如跌水、各型節制埧、攔河堰埧或懸出式洩水 道等下游靜水池護坦之設計施工。他種形狀或性質之石材亦可嘗試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