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度拉(Albert Bandura,1925-)為美國心理學界著名的學者。他的社會學習論( Social learning theoty)係以客觀的實證方法,以學習心理學為基礎,研究人類社 會行為的形成和變化。班度拉稱自己的理論為交互決定論(Reciprocal deter min- rism),亦即主張經由個人內在因素,行為因素、和環境因素三方面交互影響,決定 繁異的社會行為。班度拉建構其理論體系的目的在解釋、預測、進而改善人的社會行 為。 本研究的目的有四:(一)說明班度拉研究過程中各項實驗研究的成果與重要觀點; (二)綜觀班度拉的主要著作,歸納其著作思想大要;(三)研討班度拉的社會學習 論,理出其思想體系;(四)解釋班度拉社會學習論在幼稚教育上的意義。 本研究以文獻探討與理論分析為主。文獻資料包括班度拉的實驗研究報告,專題文章 ,著作;與童心理學幼稚教育的學術著作;和其他心理學者對班度拉理論之評介。 本研究的內容共計六章。首章緒論之後,介紹班度拉的生平和班度拉曾經從事的實驗 研究主題,包括行為的觀察學習,法則的觀察學習,觀察學習過程、情境辨識與延容 模倣、恐懼行為的矯正、自我增強行為、自我效能知覺、和切近目標等。第三章扼要 敘述班度拉主要著作的內容,計有青少年攻擊行為之研究,社會學習與人格發展,行 為改變原則,攻擊行為的社會學習論分析,和統整的社會學習論等五本著作。第四章 有系統的介紹班度拉社會學習論的思想體系,從社會學習方式,社會學習之前提因素 和增強因素,到社會學習的認知霧丸、最後說明社會學習與行為改變的關係,第五章 解釋社會學習論對幼稚教育的啟示,就幼稚教育觀念的更新,幼教師資的素養,教材 內容的設計,和教育方法的運用,提出改進見意。最後一章係筆者根據研究目的,研 究過程提出討論與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