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希望透過抽象模式與羅吉斯模式對北淡走廊捷運系統引進後,將對各種運具之衝 擊作探討,以了解捷運系統應該設計之標準。並利用此兩個模式預測之結果作比較, 以了解何者適合用來預測未來捷運系統之運量。 本文因採用總體模式(抽象)與個體模式(羅吉斯),因此,所需資料計有: 1.總體資料: (1)人口:行政院主計處提供。 (2)就業人口:行政院勞調會提供。 (3)所得:由台北市家庭收支調查報告得來。 (4)歷年運量資料由下列機關提供: 1鐵路局。 2台汽第一運輸處。 3各家客運公司及台北市公車聯產中心。 4指南客運。 2.個體資料: (1)發問卷給中、小學校,讓學生帶回去給家長填,然後,再收回來。 (2)訪問調查。 從本文獲知,抽象模式不適合應用於起迄運量不明確之走廊上,且應該各種運具皆有 其個別之預測模式。 捷運系統規劃時,除了需考慮到旅客之方便性外,尚須注意公車系統與捷運系統間之 配合,此外也該充分發揮其準時到達目的地之長處,才能爭取到較多旅客。 至於當捷運系統興建完成後,其所節省之時間與大多數旅客贊同之合理票價關係如下 : 1.當能為其節省五分鐘時,其合理票價為五元。 2.當能為其節省十分鐘時,其合理票價為十元。 3.當能為其節省廿分鐘時,其合理票價為十五元。 4.當能為其節省廿分鐘時,其合理票價為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