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主要探討鄰苯二胺與鄰苯二亞胺鈷錯化合物的合成與其化學轉換,其中鈷能以( Ⅱ)或(Ⅲ)價的氧化態存在,配位基可能以中性或帶負一價狀態存在。在第二章中 ,我們作出一系列的反應,整理成 Scheme Ⅰ,其中〔Co(s-opdi)‧(opda)〕( ClO)為所有反應途徑的主要化合物(Key compound),各種產物分別經由元素分 析與光譜方法鑑定。 〔Co(Ⅲ)(CH(NH))‧Cl〕‧DMF即〔Co(Ⅲ)(s-opdi )‧Cl〕‧DMF錯合物的結晶構造,已由X-光單晶繞射數據的解析得知,其 結晶單斜晶系。空間群為P2/c,結晶參數為 a=13.062(8) A°b=7.604(3) A° c=17.571(11)A°β=108.87(6) ° z=4 。根據 208個變數,1113個(i> 2σ(I))繞射數據之最小平方差精算所得誤差指數R=0.065 及Rw =0.056 。錯合 物配位環境為五配位四方錐形,其中氯原子位於軸鍵上,另兩個鄰苯二亞胺配位基存 在的形式為自由基陰離子,位於四方底座。此外尚有一個DMF分子以溶合(Solvati on )的方式和錯合物共存。 在鍵結型態方面,當錯合物形成之後,配位基部呈現很大程度的非局部化,使錯合物 能穩定存在。有趣的是,經由以前文獻的報告,此類錯合物的配位基有三種可能存在 的鍵型:opda,s-opdi和opdi,至今,仍有不同的結論。本論文利用較準確的單晶繞 射數據和各種化學證據提供較合理的鍵結型態,對以前文獻上的某些疑點作了適當的 修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