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蘭苗與成株於人工氣候室日/夜溫30/15℃,25/20℃,30/25℃ 及溫室中栽植,並進行不同施肥濃度與次數,研究溫度對蝴蝶蘭生長,開花之影響及 其需肥性。蝴蝶蘭生長量可以葉面積增加量表示,由葉長×葉寬×0.742估算而 得,其面積增加量均以30/25℃以生長最佳且葉形轉為細長,白花成株於30/ 25℃快生長四個月後移入低溫,經25/20℃處理30天後100%抽梗,10 4天後發育至開花,移入20/15℃處理者需65天達100%抽梗 205天至 開花,花莖與花序長度均較25/20℃處理者短且誘致25%畸形梗,但所抽花梗 數比25/20℃者為多,30/15℃則抑制蘭株抽梗,至10月下旬,日長漸短 抽梗50%,抽梗後67天開花,但花朵數較多,若冬季移至自然低溫下,會促進花 序繼續分化,顯示30/25℃有利花朵之發育,但似抑制花序之分化。於15-3 0℃生長之蝴蝶蘭花梗多著生於第五葉液且花梗發育期間葉片緩慢生長與分化,而環 境溫差變化大時蝴蝶蘭易受寒害。 高溫配合充分施肥可有效促進兩梗生長,因此30/25℃下配合兩星期一次全濃度 Johnson 四氏營養液生長最佳,25/20℃下配合星期一次全濃度或1/2全濃度 而20/25℃下無論任何肥料處理生長均差,栽培介質則以泥炭十真珠砂(1:1 )較水苔,蛇木,蛇木+泥碳+真珠砂(2:1:1)為優。
|